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姜涛

作品数:108 被引量:346H指数:9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86篇期刊文章
  • 9篇学位论文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1篇文学
  • 6篇经济管理
  • 6篇政治法律
  • 6篇文化科学
  • 3篇社会学
  • 2篇语言文字
  • 2篇历史地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艺术
  • 1篇理学

主题

  • 33篇文学
  • 20篇诗歌
  • 19篇新诗
  • 12篇当代诗
  • 8篇代文
  • 7篇学史
  • 7篇文学史
  • 6篇当代诗歌
  • 6篇文学研究
  • 5篇当代文学
  • 5篇诗人
  • 5篇诗史
  • 5篇诗学
  • 5篇女神
  • 5篇青年
  • 4篇新文学
  • 4篇文化
  • 4篇文学消费
  • 4篇文艺
  • 4篇现代文

机构

  • 101篇北京大学
  • 5篇中央民族大学
  • 4篇福建师范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东京大学
  • 1篇华东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山东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作者

  • 101篇姜涛
  • 3篇冷霜
  • 3篇洪子诚
  • 3篇陈新旺
  • 3篇吴晓东
  • 3篇张桃洲
  • 3篇王洪波
  • 3篇刘守芬
  • 3篇李国华
  • 1篇伍明春
  • 1篇汪文顶
  • 1篇耿占春
  • 1篇赖彧煌
  • 1篇孙绍振
  • 1篇孟繁华
  • 1篇西渡
  • 1篇朱羽
  • 1篇唐晓渡
  • 1篇敬文东
  • 1篇高翔

传媒

  • 15篇文艺争鸣
  • 8篇中国现代文学...
  • 6篇文学评论
  • 6篇汉语言文学研...
  • 5篇南方文坛
  • 5篇文艺研究
  • 4篇北京大学学报...
  • 4篇江汉大学学报...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2篇华中师范大学...
  • 2篇写作
  • 2篇文艺理论与批...
  • 2篇现代中文学刊
  • 2篇江汉学术
  • 2篇新文学评论
  • 1篇首都师范大学...
  • 1篇语文学习
  • 1篇中文自学指导
  • 1篇学术月刊
  • 1篇当代文坛

年份

  • 2篇2024
  • 6篇2023
  • 8篇2022
  • 8篇2021
  • 5篇2020
  • 6篇2019
  • 5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6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9
  • 4篇2008
  • 3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历史想象力”如何可能:几部长诗的阅读札记被引量:16
2013年
批评家陈超提出可从一种个人化"历史想象力"生成的角度,观察近二十年中国先锋诗歌的内在转化。沿着这一线索,本文以当下几部大体量长诗为考察对象,包括柏桦《水绘仙侣》与"史记"系列、西川《万寿》、萧开愚《内地研究》、欧阳江河《凤凰》,在作品评述的基础上,探讨"历史想象力"在新的历史情境中遭遇的顿挫及展示的可能,特别指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历史想象力",由于内在的思想逻辑,面对更大的历史对象或更为严肃的写作抱负,往往会落实为一种"稗史想象力",或重新征用超验的"升华"模式。当代诗歌的"历史想象力"如果要突破自身限度,须培养更坚实的认识骨干,恢复诗歌写作与思想、历史写作的内在有机性。
姜涛
关键词:先锋诗歌稗史
两个及两个以上时间的连续抽祥
姜涛
沈从文与20世纪20年代北京的文化消费空间
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北京时期的作品,作为摸索阶段的习作,虽然总体的文学水准不高,但也可读作一份特殊的城市史料:一方面,通过描写城市中漫游的"怯汉"形象,20世纪20年代北京新兴的文化消费空间及内在区隔,得到了生动展现。...
姜涛
关键词:文学消费
文献传递
检讨“真诚”之迷思:作为原理性的思考被引量:2
2017年
读洪子诚老师《材料与注释》的同时,我也在读钱理群老师的《岁月沧桑》,两本书讨论的对象刚好有所重叠,在视角、方法和问题意识上.也构成了一种参照。钱老师的书写得酣畅从容。有很强的自我投射和带人感.读的时候很容易被他强大的论述卷进去。洪老师的方式.似乎要更多抑制主观的参与,着重呈现历史现场中不同的姿态,但材料与注释的穿插,有时却能带来一种蒙太奇式的戏剧性。像1957年夏衍在作协党组扩大会议上爆炸性发言那一段.当不同当事人的叙述猝然对照在一起,读来就有惊心动魄之感。
姜涛
关键词:迷思真诚检讨蒙太奇式老师
沈从文与20世纪20年代北京的文化消费空间被引量:5
2012年
20世纪20年代沈从文北京时期的作品,作为摸索阶段的习作,虽然总体的文学水准不高,但也可读作一份特殊的城市史料:一方面,通过描写城市中漫游的"怯汉"形象,20世纪20年代北京新兴的文化消费空间及内在区隔,得到了生动展现。另一方面,在"有形"的空间之外,北京青年群体中的文学消费与再生产的循环,作为某种"无形"的空间,也内化为沈从文处理的对象。在《松子君》等作品中,他采用"间离"的手法,在模仿各类流俗文学体式的同时,又暴露了上述"无形"空间的封闭及造作,他的文化批判意识也由此埋下了线索。
姜涛
关键词:文学消费
“新诗集”与“新书局”:早期新诗的出版研究被引量:6
2003年
姜涛
关键词:新文化运动新诗出版工作《女神》
凯约嘉湖上一只小船的打翻——重审新诗发生“前史”的一次“偶然”被引量:2
2021年
在回顾"白话诗"或"文学革命"的发生史时,胡适特别强调一系列个别因素的作用,其中"凯约嘉湖上一只小船的打翻",就是一个颇有意味的"小事件"。由"小船的打翻"引发的诗歌写作及友人间的争论,最终将胡适"逼上"了"白话作诗"的道路。结合此前胡适提出的"作诗如作文"方案,重新梳理这场争论的前后过程,可以发现胡适最初"诗国革命"的构想中,包含了文与质、文与白、诗与文、问题与原理等多重张力,"救文胜之弊"是他思考的起点。然而,在友人的夹击下,胡适的思路越来越集中于语言形式层面,最终以收缩到"白话作诗"这一中心议题上。原有方案的弹性空间由此被挤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对新诗起点之美学及伦理内涵理解的简化。
姜涛
关键词:任鸿隽梅光迪白话诗
“错位”与“同步”:1948年“香港批判”的“国际左翼”资源被引量:1
2023年
1948年3月《大众文艺丛刊》在中国香港创刊,邵荃麟等依据《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及延安和解放区文艺实践经验,对抗战以来国统区的文学运动进行了整体检讨。一个较少被注意的面向是,《大众文艺丛刊》还刊发了多篇国际左翼阵营文艺理论方面的译文,这些文章大多发表于二战之后“冷战”形成的背景中,集中于批判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潮流,尤其以萨特及其存在主义为焦点。《大众文艺丛刊》同人试图将这些国际左翼的资源,作为“我们的参考”,引入对国统区文学倾向的批判中,其中或许存在某种错位。而在1948年“天地玄黄”的时刻,如何看待国统区与解放区乃至中国与世界、西欧与苏联这些不同空间中探索的“错位”与“同步”,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姜涛
关键词:萨特罗曼·罗兰
“世纪”视野与新诗的历史起点——《女神》再论被引量:9
2019年
《女神》作为新诗历史起点的判断,虽然已是文学史的定论,但其狂放自由的诗风,却不一定能得到后来读者的认同。要在当下语境中认识《女神》的“起点”意义,除了回到五四时代的“现场”,进行历史的“同情”之外,也有必要重构更为宏阔的理论视野。1923年,闻一多从“二十世纪底时代的精神”的角度,对《女神》的全面阐发,提供了一个可以持续展开的框架。以“世纪”的眼光,重新审视新诗的起点,也会为理解百年新诗总体的文化政治意涵,打开新的思考空间。
姜涛
关键词:《女神》闻一多
怎样重新领会“革命诗歌”的传统被引量:2
2022年
这次会议的论文主要集中讨论小说,没有涉及诗歌。因此,照田提前布置了任务,嘱托冷霜和我在“圆桌”上专门谈谈诗歌——这是一次“命题”发言。后来我和冷霜商量了一下,做了一下分工:我来谈现代诗歌的部分,一会儿冷霜会谈当代诗歌。这些年,我虽然一直在做新诗方面的研究和批评,但回头想来,对于左翼革命诗歌的脉络,自己的了解其实相当有限,大致只有一些轮廓性的甚至印象式的把握。
姜涛
关键词:现代诗歌当代诗歌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