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琳

作品数:125 被引量:409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4篇期刊文章
  • 38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43篇轻工技术与工...
  • 20篇农业科学
  • 15篇医药卫生
  • 10篇生物学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9篇水产
  • 19篇病毒
  • 16篇基因
  • 14篇耐药
  • 14篇副溶血性
  • 14篇副溶血性弧菌
  • 12篇金枪鱼
  • 12篇贝类
  • 11篇水产品
  • 10篇引物
  • 10篇食品
  • 10篇噬菌体
  • 10篇诺如病毒
  • 10篇耐药性
  • 10篇菌体
  • 9篇牡蛎
  • 8篇荧光
  • 8篇探针
  • 6篇食源
  • 5篇蛋白

机构

  • 125篇中国水产科学...
  • 3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6篇上海海洋大学
  • 11篇大连工业大学
  • 7篇獐子岛集团股...
  • 5篇青岛大学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安井食品...
  • 1篇华中农业大学
  • 1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国家水产品质...
  • 1篇青岛市疾病预...
  • 1篇陕西省水产研...
  • 1篇山东华宇工学...
  • 1篇威海长青海洋...
  • 1篇山东省海洋资...

作者

  • 125篇姚琳
  • 112篇江艳华
  • 99篇王联珠
  • 69篇李风铃
  • 54篇郭莹莹
  • 53篇翟毓秀
  • 47篇朱文嘉
  • 31篇谭志军
  • 21篇李娜
  • 13篇郭萌萌
  • 11篇宋春丽
  • 10篇卢立娜
  • 7篇李晓庆
  • 6篇李烨
  • 6篇张奇
  • 5篇马丽萍
  • 5篇吴海燕
  • 5篇王鹏
  • 4篇殷邦忠
  • 4篇尚德荣

传媒

  • 28篇食品安全质量...
  • 18篇中国渔业质量...
  • 6篇食品科学
  • 6篇微生物学通报
  • 4篇渔业科学进展
  • 3篇中国食品卫生...
  • 3篇生态毒理学报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2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科学养鱼
  • 1篇分析化学
  • 1篇中国生物制品...
  • 1篇农业工程学报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食品研究与开...
  • 1篇中国工程科学
  • 1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中国食品学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南方水产科学

年份

  • 5篇2025
  • 4篇2024
  • 7篇2023
  • 13篇2022
  • 7篇2021
  • 10篇2020
  • 16篇2019
  • 14篇2018
  • 5篇2017
  • 11篇2016
  • 5篇2015
  • 7篇2014
  • 8篇2013
  • 7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10
1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背景]副溶血性弧菌是全球范围重要的食源性病原菌,能引起急性肠胃炎。群体感应系统LuxS/AI-2影响细菌的生物学特性,为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控制技术提供了新的途径。[目的]探讨群体感应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对海产品中分离的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利用自杀质粒同源重组技术敲除信号分子AI-2合成关键基因luxS,构建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通过比较野生株与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曲线、AI-2活性、运动能力、生物膜形成能力和耐药性,分析LuxS/AI-2系统对副溶血性弧菌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构建了副溶血性弧菌Vp2009027的luxS基因缺失株,野生株和luxS基因缺失株的生长无明显差异,luxS基因的缺失导致AI-2合成受阻、运动能力和生物膜形成能力增强、四环素耐药性降低。[结论]luxS基因对副溶血性弧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为进一步研究副溶血性弧菌的传播机制和研发控制技术提供基础。
江艳华王婷林才云王鹏王鹏李风铃王联珠王联珠谭志军
关键词:副溶血性弧菌LUXS基因生物膜
基于16S rRNA基因鉴别犬牙南极鱼的引物和探针以及方法
基于16S rRNA基因鉴别犬牙南极鱼的引物和探针,引物包括一对扩增引物,分别包括SEQ ID No.1和SEQ ID No.2所示的核苷酸序列。探针包括SEQ ID No.3所示的核苷酸序列,5’端携带有荧光报告基团,...
姚琳曲梦王联珠江艳华李风铃郭莹莹谭志军卢立娜
文献传递
一种海洋食品中GII型诺如病毒NASBA检测引物、探针和检测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海洋食品中GII型诺如病毒NASBA检测引物、探针和检测方法,正向引物序列为SEQ ID NO1,反向引物序列为SEQ ID NO2,GII型诺如病毒检测用分子信标探针引物序列为SEQ ID NO3,检测...
周德庆赵峰马丽萍苏来金刘慧姚琳 孟松松
文献传递
基于Qβ噬菌体的甲肝病毒装甲RNA标准参考样品的研制被引量:1
2019年
【背景】目前食品中甲肝病毒分子的检测缺乏安全、稳定的RNA标准参考样品,影响了检测结果的科学性与准确性。【目的】基于Qβ噬菌体装甲RNA技术构建内含甲肝病毒检测靶标的装甲RNA (Hepatitis A virus armored RNA,AR-HAV),并开展初步定值、均匀性、稳定性研究,为HAV分子检测提供标准参考样品。【方法】人工合成包含Qβ噬菌体成熟酶编码基因、衣壳蛋白编码基因、包装位点、HAV检测靶标cDNA序列的核酸片段QGBHAV,并亚克隆到pET-28a(+)中构建重组质粒pET-QGBHAV,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感受态细胞进行原核表达,利用超速离心、丙烯葡聚糖凝胶层析柱纯化AR-HAV后电镜观察。通过实时荧光RT-PCR对AR-HAV进行初步定值及均匀性和稳定性研究。【结果】SDS-PAGE结果表明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有约14.1 kD的目的蛋白表达;纯化后的AR-HAV无杂蛋白和残留质粒;电镜下可见结构完整、大小约为25nm的病毒样颗粒;定值结果显示,AR-HAV中检测靶标RNA的含量为(2.57±0.12)×107 copies/μL;均匀性分析结果为F=1.23
姚琳逄凤娇张奇庞倩倩李风铃江艳华王联珠翟毓秀
关键词:甲肝病毒实时荧光RT-PCR
防腐剂对牡蛎中耐药菌群结构的影响
2025年
目的探究常用食品防腐剂对牡蛎中耐药共生菌的影响作用。方法以4℃冷藏为对照组,以分别经山梨酸钾、壳聚糖、乳酸链球菌素、ɛ-聚赖氨酸浸泡处理后进行4℃冷藏为实验组,通过耐药平板计数法分析不同食品防腐剂处理后牡蛎中耐药菌含量的变化情况,并通过16S rRNA扩增子高通量测序分析耐药菌群结构的变化。结果山梨酸钾与壳聚糖能显著降低单种与多重抗菌药的耐药菌数;乳酸链球菌素能显著降低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数、氯霉素耐药菌数、庆大霉素耐药菌数和同时耐受2、3、4种药物的耐药菌数;ε-聚赖氨酸能显著降低环丙沙星耐药菌数、复方新诺明耐药菌数、氯霉素耐药菌数、庆大霉素耐药菌数和同时耐受3、4种药物的耐药菌数。山梨酸钾与壳聚糖对四环素与环丙沙星耐药菌群的组成影响较大,乳酸链球菌素与ε-聚赖氨酸对复方新诺明耐药菌群的组成影响较大。结论本研究表明通过应用合适的食品防腐剂可以控制牡蛎中耐药菌的含量,食品防腐剂可以影响牡蛎中可培养耐药菌群的组成且不同防腐剂能抑制特定的抗菌药耐药菌,为建立牡蛎中耐药菌的控制措施提供了新思路。
宫钰洁吴书香王鹏姚琳曲梦李风铃王联珠江艳华
关键词:防腐剂牡蛎耐药菌菌群结构
水产养殖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问题
2011年
日前,有关"超级细菌(被命名为NDM-1)"的报道震惊全球,英国、日本、澳大利亚、比利时、美国、荷兰医疗机构相继发现感染"NDM-1"病例,这一话题在2010年9月10-12日的美国抗微生物制剂和化疗学科间会议上成为了焦点,引发了人们又一次对抗菌药耐药性的关注。据科研调查结果,我国临床抗菌药物的使用存在很多不合理现象。
宋春丽江艳华朱文嘉姚琳翟毓秀王联珠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耐药性水产养殖抗菌药物
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分离纯化、结构表征及体外抗氧化活性
2025年
以裙带菜岩藻聚糖硫酸酯为原料,采用自由基氧化降解法及强阴离子交换色谱技术,制备纯化得到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F-1和F-2。通过分子排阻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技术对F-1和F-2的化学组成和结构特征进行解析,探究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构效关系。结果表明:F-1和F-2主要由岩藻糖和半乳糖组成,分子质量分别为2790 Da和23510 Da,硫酸基质量分数分别为(27.05±0.95)%和(34.73±0.08)%,糖醛酸质量分数分别为(15.39±0.33)%和(6.76±0.38)%。F-1和F-2的糖苷键构型均为α型,且具有一定程度的乙酰化和硫酸化。综合比较不同质量浓度F-1和F-2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发现二者均可清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和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对铁氰化钾具有一定的还原能力,并呈现剂量依赖性。分子质量较小的F-1糖链上的糖醛酸、半乳糖含量相对较高,在相同剂量条件下其抗氧化活性优于F-2。该研究结果可为将低分子质量岩藻聚糖硫酸酯作为一种优良的天然抗氧化物质应用于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于凡郭莹莹李娜李娜朱文嘉姚琳朱文嘉王联珠
关键词:化学组成结构特征抗氧化活性
转基因鱼的安全性及检测技术被引量:1
2014年
转基因鱼是20世纪人类最重要的成就之一,对于鱼类育种具有重要意义,但一直以来转基因鱼的产业化进程并不顺利,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其安全性顾虑重重。因此,本文分别从食用和生态两个角度对转基因鱼的安全性进行了综述,分析了其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近年来围绕此问题开展的相关研究。然后对转基因鱼常用的检测技术进行讨论,并针对其安全监控提出建议,最后,对转基因鱼下一步的产业化趋势进行了展望。
李风铃江艳华姚琳王联珠翟毓秀
关键词:转基因鱼食用安全生态安全
用于快速检测溶藻弧菌的引物和探针、方法以及试剂盒
本发明提供用于检测溶藻弧菌的引物和探针,所述引物包括一对扩增引物,所述一对扩增引物中的上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包括或者是5’‑TAACTGCGGTTGTTTCGGT‑3’,下游引物的核苷酸序列包括或者是5’‑CCATCTTC...
曲梦江艳华耿倩倩崔正国郭莹莹朱文嘉李娜姚琳王联珠谭志军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1年
食源性致病微生物是影响全球食品安全和危害人体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对食源性致病微生物进行风险评估是保障食品安全、促进食品贸易和健全食品安全体系的重要手段,该项工作已成为制定食品安全标准和提供食品安全管理措施的重要依据。本文简要介绍了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内容及分类,对近年来国内外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提出目前我国微生物风险评估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开展食源性致病微生物定量风险评估的建议,以期为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风险评估的开展提供参考。
马丽萍姚琳周德庆
关键词:风险评估食源性致病微生物食品安全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