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成像
  • 2篇大性
  • 2篇橄榄核
  • 2篇弥散
  • 2篇脑干
  • 2篇脑干脑炎
  • 2篇脑炎
  • 2篇继发
  • 2篇加权成像
  • 2篇肥大
  • 2篇肥大性下橄榄...
  • 1篇多发
  • 1篇多发性
  • 1篇多发性硬化
  • 1篇血性
  • 1篇胰岛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样

机构

  • 5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5篇贺丹
  • 5篇姚洁
  • 5篇张玉笛
  • 3篇刘宗杰
  • 2篇李艳华
  • 1篇颜立群
  • 1篇陈德强
  • 1篇王金艳
  • 1篇刘怀军
  • 1篇杨丽

传媒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2篇2011
  • 3篇2010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脑干脑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1例被引量:2
2010年
张玉笛贺丹姚洁
关键词:脑干脑炎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磁共振成像
DWI联合SWI在脑梗死与脑出血急性期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2
2010年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和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缺血性和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GE3.0T磁共振DWI和SWI序列,对69例急性脑梗死和26例急性脑出血患者的影像学资料进行对比观察。结果脑梗死急性期,DWI表现为均匀高信号;SWI表现为等信号,当继发出血性转化时,SWI可见小斑点片状低信号。脑出血急性期,DWI血肿中心区表现为极低信号,周围水肿区表现为稍高信号,部分发病6~12h的血肿,其边缘可见特异性环形线状低信号;SWI血肿中心区表现为均匀片状低信号,周围水肿区表现为高信号。定量分析显示各时间点(<6h、7~12h和13~24h)血肿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分别为3.65±1.04、3.72±0.67和3.78±0.84(×10-4),梗死区ADC值分别为6.22±1.12、5.79±2.04和4.85±0.84(×10-4),血肿区ADC值均低于梗死区ADC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时间点(<6h、7~12h和13~24h)血肿区相位(PV)值分别为-0.713、-0.710和-0.715,梗死后出血性转化区PV值分别为-0.338、-0.346和-0.332,血肿区PV值均低于梗死区PV值,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急性期和脑出血急性期DWI和SWI表现不同,DWI与SWI联合应用,是快速诊断和鉴别诊断急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方法,且对监测脑梗死后出血性转化(HT)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贺丹张玉笛姚洁刘宗杰李艳华王金艳
关键词:磁敏感加权成像脑梗死脑出血出血性转化表观弥散系数
抗ICAM-1抗体联合IGF-1治疗猫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有效性研究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抗ICAM-1抗体和IGF-1在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24只健康家猫,随机分成4组:对照组、抗ICAM-1抗体治疗组、IGF-1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6只动物,采用经眼眶入路夹闭大脑中动脉M2段的方法建立家脑猫缺血再灌注模型。于再灌注后3d和7d进行Ph ilips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磁共振T2W I高信号体积测量和TUNAL法凋亡细胞计数。结果联合治疗组7d时神经功能评分增加、最终梗死体积缩小、凋亡细胞数减少(分别为:40.83±4.36;0.49±0.06;21.59±7.28),明显优于抗ICAM-1抗体治疗组(分别为:55.83±3;1.03±0.08;34.03±0.08)和IGF-1治疗组(分别为:61.00±2.96;0.73±0.07;39.73±0.07),P<0.05。结论应用抗ICAM-1抗体和IGF-1治疗脑梗死,能够从多环节减轻和阻断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病理过程,显著提高脑梗死的疗效。
贺丹颜立群刘怀军姚洁张玉笛刘宗杰
关键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
Bickerstaff's脑干脑炎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附1例报告)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Bickerstaff's脑干脑炎(BBE)继发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HOD)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BBE继发HOD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例患者先以复视、构音障碍、口角歪斜等多脑神经受损症状及共济失调为主要表现,后出现饮水呛咳,伸舌受限,软腭、舌肌、面肌震颤及肌张力增高等延髓及锥体外系症状;头颅MRI示入院后第2d时脑干及小脑异常信号并强化,入院后第17d时出现延髓双侧下橄榄核区局限性肥大,且双侧下橄榄核区异常信号较前明显增大。结论 BBE继发HOD的临床表现以多脑神经受损症状、共济失调及锥体外系症状为主,影像学改变为脑干、小脑及下橄榄核区异常信号和下橄榄核区局限性肥大。
张玉笛贺丹姚洁刘宗杰李艳华
关键词:肥大性下橄榄核变性磁共振成像
多序列磁共振成像在一例多发性硬化诊断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常规磁共振,尤其是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散张量成像(DTI)及磁共振波谱成像(1H-MRS)在多发性硬化(M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MS患者1例,采用GE Signa 3.0 T EXCITE HDMR系统,8通道头部线圈,进行常规磁共振(T1-flair、FSE-T2WI、T2-flair)、T1-flair增强及DWI、DTI、1H-MRS扫描。ADW4.2工作站进行DWI、DTI、1H-MRS图像后处理,分别测定兴趣区及正常区ADC值、eADC值、FA值,以及NAA、Cho、mI值和NAA/Cr、Cho/Cr、mI/Cr比值。结果常规磁共振病变呈多发圆形、椭圆形、不规则片状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FLAIR高信号,表现符合MS的典型特征;增强扫描病变周边强化,呈不完整环形、半环形或马蹄铁样;DWI显示病变中心呈低信号,边缘呈高信号,病变区ADC值增高,eADC值降低;DTI显示额顶病变区白质纤维溶解、破坏、推移,FA值降低;1H-MRS显示病灶内Cho峰升高,Cho/Cr比值升高,NAA峰轻度降低,NAA/Cr比值轻度降低,mI峰增高。结论多序列磁共振扫描,尤其是DWI、DTI及1H-MRS对MS的诊断、斑块活动性监测及病变分期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贺丹杨丽陈德强张玉笛姚洁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波谱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