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棠 作品数:6 被引量:19 H指数:3 供职机构: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耳穴压豆配合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干眼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耳穴压豆配合治疗对干眼患者临床客观指标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轻、中度干眼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0.1%玻璃酸钠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王不留行籽耳穴压豆。观察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 of tears,BUT)、角膜荧光染色(fluoresce staining,FL)评分、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 test,SIT)、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结果2组治疗后BUT值较本组治疗前增高,FL值较本组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BUT较对照组增高明显,FL值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治疗组SIT、TMH值较本组治疗前均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豆配合治疗可改善干眼患者FL状况,增加SIT、BUT及TMH。 唐棠 许家骏 王福 王养忠 曹旭 赵静如 刘子豪 曹珂儿关键词:干眼 耳穴压豆 从望目辨证理论探讨白睛疾病的中医诊疗 被引量:2 2022年 望目辨证理论是基于中医五轮辨证理论和经络学说,通过眼目所表现的特征及所归属部位等临床表现,用以对疾病进行辨证论治的理论学说。而白睛是全身惟一暴露于外、可供直接观察的络脉。审查白睛络脉形态、色泽、分布,施以对症治疗,对白睛疾病治疗及预后有着重要的意义。 赵颖 赵静如 张珊 唐棠 许家骏关键词:经络学说 中医诊疗 凉血止血法与活血通络法调节RVO兔模型凝血因子及微循环作用机制的研究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凉血止血法及活血化瘀法调节兔RVO凝血因子及微循环的作用机理。方法按照随机对照实验设计,采用新西兰兔39只(共78眼),其中正常对照组3只(6眼),余36只应用光化学方法建立RVO兔模型,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止血组、活血组、止血+活血组,每组9只(18眼),分别予生理盐水、十灰散、血府逐瘀汤、十灰散合血府逐瘀汤干预,观察血清凝血因子ATⅢ、PLG及微血管舒缩因子TXB2/6-Keto-PGF1α变化情况。结果 1.止血组在3 d以内降低ATⅢ活性,有促凝血作用;3~14 d使ATⅢ、PLG升高,有抗凝作用;28 d PLG仍升高而ATⅢ趋向正常。3~14 d下调TXB2/6-Keto-PGF1α比值,呈舒血管状态;28 d比值上调,血管趋于收缩。2.活血组1~14 d升高ATⅢ、PLG活性,以7 d内最显著,具有抗凝作用;28 d时下调ATⅢ、PLG,有促凝作用。3 d下调TXB2/6-Keto-PGF1α比值,呈舒血管状态;7~28 d上调比值,血管趋于收缩。3.止血+活血组以升高ATⅢ、PLG为主,具有抗凝作用,在7 d时上调ATⅢ最明显,在28 d时上调PLG较明显。3 d下调TXB2/6-Keto-PGF1α比值,呈舒血管状态;7~28 d上调比值,呈缩血管状态。结论凉血止血法以极早期(3天内)促凝及早中期的抗凝和舒张血管作用为主;活血通络法以早中期的抗凝和舒血管及中后期的促凝和收缩血管作用为主;两法合用者各期均以抗凝作用为主,其早期有较强的舒张血管作用,中晚期有收缩血管作用。三组中药对凝血及微循环调节的作用强度及时间点各有不同。 吴烈 桑子瑾 唐棠 夏燕婷 吴建国 张楠 马菊梅 康玮 杨迎新 张国亮 武丹蕾关键词:活血通络法 微循环调节 视网膜静脉阻塞 疏风清热法应用于过敏性结膜炎的临床治疗经验 被引量:6 2021年 过敏性结膜炎是临床常见眼表疾病,在历代中医典籍中未见直接相关病名,根据其发病特点、临床表现等,可归为“时复症”。风袭胞睑是本病主要的病因病机,临证多兼热夹湿。文章整理许家骏教授临床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经验,其常用疏风清热法治疗本病,疗效显著。举验案一则,以期为临床提供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诊疗思路。 徐艺宸 曹旭 曹珂儿 柯卓然 孙雨辰 许家骏 唐棠关键词:过敏性结膜炎 疏风清热 许家骏从“风、热、瘀”论治巨乳头性结膜炎的临证经验 2022年 近年来,巨乳头性结膜炎发病率逐渐升高,此病属于中医学“目痒症”“时复症”范畴。许家骏认为巨乳头性结膜炎的核心病因病机是风、热、瘀三者并见,病机演变从表入里,风、热、瘀交结,重点在瘀。根据患者临床特征,可将其主要分为风热夹瘀型、瘀热互结型和气滞血瘀型。治以疏风清热、凉血活血、行气散瘀,辨证分型疗效显著。分期论治推荐治疗初期以银翘散疏风清热,中期以升降散升清降浊,后期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充分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方随证转的特色与优势,为巨乳头性结膜炎的治疗提供新的启发。 邓桂江 赵琰 曹旭 许家骏 庞秀英 孙雨辰 唐棠关键词:巨乳头性结膜炎 辨证施治 临证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