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伟
-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无损检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采用浸渍-还原法在炭纤维表面制备纳米镍催化剂颗粒被引量:7
- 2007年
- 为了在炭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研究它对炭/炭复合材料微观界面结构和导热性能的影响,以硝酸镍为催化剂前驱体,H2为还原气体,N2为载气,采用浸渍-还原技术在炭纤维表面制备纳米Ni催化剂颗粒。用扫描电镜观察Ni颗粒形貌和粒径,分析讨论还原温度和时间对纳米Ni颗粒的影响及纳米颗粒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还原温度升高,Ni颗粒逐渐变大;随着还原时间增加,催化剂前驱体涂层先分裂,再逐渐形成纳米Ni颗粒,而后又因烧结变大;H2和N2气在Ni颗粒形成过程中还起到刻蚀涂层、吸附弱化颗粒间粘结力的作用;合成纳米Ni颗粒的最佳工艺条件是:还原温度为400~450℃,还原时间为30~60min。
- 廖寄乔王占锋周建伟
- 关键词:炭纤维
- CVD法在炭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的研究
- 为了研究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对炭/炭复合材料界面微观结构和导热性能的影响,以针剌炭纤维薄毡为基体,Ni(NO3)2为催化剂前驱体,CO为碳源气体,H2为载气,采用化学气相沉积技术在炭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
- 王占锋廖寄乔周建伟
- 关键词: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原位生长炭炭复合材料
- 文献传递
- 不同金属催化炭纤维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为了选择合适的催化剂,来催化炭纤维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分别以Fe、Co、Ni和Mo的金属盐为催化剂前驱体,H_2为还原气体,N_2为载气,采用浸渍—还原法在炭纤维表面制备纳米催化剂颗粒,再以CO为碳源,催化热解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纳米催化剂颗粒的形貌和粒径及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的形貌,并探讨了四种金属的催化生长机制,发现四种金属的催化效果为:Ni最好,Co次之,Fe较差,Mo最差。
- 王占锋廖寄乔周建伟
- 关键词:纳米催化剂炭纤维
- 炭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碳纳米管/纤维及其微观结构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采用均匀沉淀法在炭纤维表面加载纳米Ni催化剂,在实验室立式化学气相沉积炉中,以天然气或甲烷为碳源气体,氢气为稀释气,控制温度、炉压和碳/氢比,在炭纤维表面原位制备了碳纳米管/纤维,并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均匀沉淀法可以在炭纤维表面成功制备颗粒比较均匀的纳米级催化剂Ni。相对于纯甲烷气而言,天然气因其组分较多,影响炭纤维表面原位生长纳米碳管或纤维的形貌及其完整性。采用催化裂解法在炭纤维表面生长的碳纳米管/纤维与炭纤维的界面结合良好。
- 刘磊陈腾飞顾辉卢超周建伟
- 关键词:炭纤维催化裂解法
- KOH-浸渍-还原法在炭纤维表面制备不同金属纳米催化剂涂层及其应用被引量:5
- 2007年
- 为了催化炭纤维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研究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在炭/炭复合材料中的应用,采用KOH-浸渍-还原法在炭纤维上制备纳米催化剂颗粒。首先用KOH处理炭纤维改变其形貌,然后将炭纤维分别在硝酸钴和硝酸镍催化剂前驱体溶液中浸渍,干燥,再用H2气还原制得催化剂颗粒,最后催化热解CO在炭纤维上原位生长纳米炭纤维/纳米碳管。结果表明:KOH处理能使炭纤维表面变得凹凸不平,有效的阻止了催化剂前驱体液体的流动,使涂层均匀;浸渍-还原法能获得粒径小、均匀、适合纳米炭纤维生长的金属颗粒;与Co纳米颗粒相比,Ni分散效果和催化效果更好。
- 王占锋廖寄乔周建伟
- 关键词:催化剂
- 原位生长碳纳米管对炭/炭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被引量:8
- 2008年
- 以炭纤维表面原位生长有碳纳米管(Carbonna notubes,CNTs)的针刺毡体作为前驱体制备出生长有CNTs的炭/炭复合材料,并与在同样工艺条件下通过致密化最终热处理得到的纯炭/炭复合材料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密度几乎相同的情况下,生长有CNTs的炭/炭复合材料的室温Z轴热导率约为11.10W/(m·K),几乎为纯炭/炭复合材料的室温Z轴热导率(6.28W/(m·K))的2倍,其原因可能在于:CNTs可以有效改善炭纤维和热解炭之间的界面特性,明显减少炭/炭复合材料中纤维和热解炭界面处周裂纹的出现,还可以诱导热解炭形成一种拥有更高导热率更易石墨化的粗糙结构。
- 周建伟廖寄乔王占锋
- 关键词:碳纳米管热导率热解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