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东海
- 作品数:165 被引量:868H指数:15
- 供职机构:中日友好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留学人员科技活动项目择优资助经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北京门诊老年患者1055例骨质疏松意识调查分析
- 周惠琼章璐吴琨王国春吴东海林冰王丽英赵孟君卢昕祖宁
-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变一例
- 2002年
- 王国春赵孟君吴东海
- 由病例分析看白塞病的诊断和治疗被引量:1
- 2006年
- 1937年土耳其皮肤科医师Bechet首先报道了一组口腔溃疡、生殖器溃疡和眼色素膜炎病变的三联征,后人称之为白塞综合征。自Bechet后,陆续发现本病也可累及皮肤、心血管、神经系统、消化道、关节、肺、肾、附睾等多系统。目前多数学者将此病称为白塞病。本病在东亚、中东和地中海地区发病率较高,被称为丝绸之路病。我国发病率无确切资料,任何年龄均可患病,好发年龄为16~40岁。我国以女性居多。白塞病的病因不明,病理基础为血管炎。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缺乏实验室特异诊断标准,无有效根治方法。大部分患者预后良好,眼、中枢神经及大血管受累者预后不佳。
- 吴东海
- 关键词:特异诊断白塞病病例分析地区发病率好发年龄眼色素膜炎
- 系统性红斑狼疮与Th1/Th2被引量:10
- 2002年
- 吴东海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TH1/TH2SLEMRNA前体细胞
- 美洛昔康栓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与安全性的多中心对照研究被引量:14
- 2004年
- 目的评价四类新药美洛昔康栓剂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与吲哚美辛栓剂进行随机、开放对比验证。方法128例A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2例和对照组66例,分别应用美洛昔康栓15 mg/d和吲哚美辛栓50 mg/d,治疗6周。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4.5%和50.0%(P>0.05)。其中患者疾病活动度的评估、指地试验、腰骶部痛和血沉的改善在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组合并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的比例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出现可能与试验药物相关的不良事件的比例在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8.06%和24.24%(P<0.05)。结论美洛昔康栓剂对AS患者止痛效果与吲哚美辛栓剂类似,在某些指标的改善上甚至更好,耐受性也优于吲哚美辛栓剂。
- 郭军华黄烽张江林杨春花施桂英吴东海马丽徐建华帅宗文徐胜前
- 关键词:药物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吲哚美辛栓
- 以肠梗阻为突出表现的系统性红斑狼疮一例
- 患者男,38岁,因恶性、呕吐、腹泻10 d,于2005年2月23日入院。患者于5年前因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少尿及双下肢浮肿住我院肾内科,查血常规无异常,尿蛋白5 g/L,红细胞150个/μl,白细胞25个/μl,24...
- 宋秉胜王国春吴东海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肠梗阻
- 文献传递
- 专家详说类风湿关节炎
- 2004年
- 在现实生活中,不少人正遭受着类风湿关节炎(以下简称“类风关”)带来的痛苦。为了使患者在治疗中少走一些弯路,本刊特约国内知名专家,从疾病的认识、治疗、康复等方面,全面介绍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患者有所帮助。
- 赵丽娟吴东海冯兴华张晓崔阳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康复
- 综合医院门诊患者骨质疏松认知调查分析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综合医院门诊就诊患者的问卷调查及骨密度测定,了解该群体的骨质疏松患病率及认知度,为门诊就诊患者进行骨质疏松症的教育、预防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愿参与,发放自制调查问卷的方式,于2009年9月至2010年3月,在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门诊部,对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进行骨质疏松症的筛查,并同时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测定骨密度。结果被调查者中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度为25.9%,坚持补充钙剂预防骨质疏松者比例低,性别、年龄、体重指数、是否服用钙剂、脆性骨折史对骨密度均有明显影响,骨密度下降发生率与女性、高龄、低体重指数呈明显正相关,与曾经服用钙剂呈负相关。总体人群骨量下降及骨质疏松患病率高,共65.3%。结论北京地区门诊就诊的中老年人群骨密度下降及骨质疏松症的患病率较高,对骨质疏松症的认知率低。年龄>60岁、女性和体重过轻的人群是骨质疏松症发生的危险人群。医务工作者应重视这个群体,选择性进行骨密度检测,并给予相应的治疗。
- 吴琨周惠琼王国春吴东海林冰马丽赵孟君王丽英卢昕章璐祖宁
- 关键词:骨质疏松认知度
- 精氨洛芬治疗膝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和安全性的多中心随机开放对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研究精氨洛芬对骨关节炎(0A)和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及安全性,并与布洛芬进行比较。方法171例OA和RA患者随机分成精氨洛芬组(400mg,每日3次)和布洛芬组(400mg,每日3次)治疗,疗程为4周。对两药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压痛、肿胀指数和研究者、患者的总体疗效评价进行比较。结果精氨洛芬和布洛芬在治疗4周后平均关节疼痛、压痛和肿胀指数的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精氨洛芬组起效时间较布洛芬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皆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精氨洛芬与布洛芬对膝OA和RA的止痛作用和副作用一致,精氨洛芬起效更快。
- 冷晓梅张奉春栗占国张学武吴东海周惠琼孙凌云杨岫岩梁柳琴古洁若黄建林韩星海赵东宝戴生明韩少梅徐涛
-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骨关节炎随机对照试验
- 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原则被引量:9
- 2005年
- 吴东海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环氧化酶-1生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