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单海琳

作品数:16 被引量:114H指数:6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0篇乳腺
  • 10篇腺癌
  • 9篇乳腺癌
  • 4篇蛋白
  • 4篇蛋白酶
  • 4篇整合素
  • 4篇解整合素-金...
  • 4篇金属蛋白
  • 4篇金属蛋白酶
  • 4篇甲状腺
  • 4篇超声
  • 3篇定量聚合酶链...
  • 3篇荧光
  • 3篇荧光定量
  • 3篇荧光定量聚合...
  • 3篇切除
  • 3篇酶链反应
  • 3篇聚合酶
  • 3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蛋白质

机构

  • 9篇江阴市人民医...
  • 7篇东南大学
  • 1篇江阴市妇幼保...

作者

  • 15篇单海琳
  • 8篇邵清
  • 5篇邹大中
  • 5篇邵清
  • 4篇苏瑛
  • 4篇邹润龙
  • 3篇韩喜娥
  • 3篇周斌
  • 2篇李俊生
  • 2篇周斌
  • 2篇苏瑛
  • 2篇夏锴
  • 2篇夏锴
  • 2篇苏瑛
  • 1篇陈一松
  • 1篇李向荣
  • 1篇陆晔
  • 1篇周斌

传媒

  • 3篇东南大学学报...
  • 3篇实用临床医药...
  • 2篇中华内分泌外...
  • 1篇外科理论与实...
  • 1篇江苏医药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临床和实验医...
  • 1篇癌症进展
  • 1篇成都医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价值被引量:6
2008年
目的评价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对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定性诊断的价值。方法以腋淋巴结清扫术后病检结果为标准,对腋窝淋巴结肿大的乳腺癌病例72例经超声引导穿刺病理学诊断结果进行分析。活检取出的组织以能作出明确的组织病理学诊断的为取材满意。结果本组穿刺72例,其中67例结果与术后病理相符,诊断敏感性95.0%,特异性100%,准确性95.71%。假阴性3例,无假阳性病例,2例取材样本不足(大部为血凝块)。未出现任何与穿刺相关明显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对乳腺癌腋淋巴结穿刺技术具有定位准确,可靠性高,创伤小,操作简单等优点,对乳腺癌的病情预后估计及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单海琳邹大中韩喜娥邵清
关键词:乳腺癌淋巴结超声
乳管镜定位下切除乳管内病变的临床应用
2011年
目的探讨乳管镜(FDS)定位下切除乳管内病变的应用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2010年6月--2010年12月门诊FDS检查发现有乳管内病变的乳头溢液患者80,FDS定位下的区段切除术。结果FDS定位组诊断符合率95.0%(38/40)高于常规组87.5%(35/40)。定位组与常规组相比,具有手术切口小、腺体破坏少、病理检出率高等优点。结论术中FDS定位下的手术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部分替代常规手术。
夏锴陆晔单海琳苏瑛邹润龙周斌韩喜娥邵清
关键词:纤维乳管镜导管内乳头状瘤乳头溢液
纳米炭在甲状腺全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探讨纳米炭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einoma,PTC)行甲状腺全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东南大学医学院附属江阴医院甲乳外科手术43例单侧PTC患者,手术方式为甲状腺全切除联合患侧中央区淋巴结清扫,据术中是否使用纳米炭混悬液,分为纳米炭组和对照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的血清钙、甲状旁腺激素及其变化比率;中央区清扫的淋巴结数目及其转移率;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炭组术后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P〈O.05);纳米炭组术后第1天的血清钙(2.31±0.13)mmol/L、甲状旁腺激素(33.45±14.37)pg/ml均高于对照组(P〈0.05),低血钙发生率15%(3/20)、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发生率10%(2/20)及甲状旁腺激素的下降幅度(47.3%±14.31%)均低于对照组(P〈0.05);纳米炭组清扫的中央区淋巴结个数(9.45±2.33)枚/例多于对照组(P〈0.05),其中右侧喉返神经后的淋巴结个数(3.12±0.65)枚/例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2组淋巴结的转移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米炭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全切除联合中央区淋巴结清扫中使用纳米炭,有助于识别和保护甲状旁腺及其血供,提高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的彻底性,同时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周斌单海琳苏瑛邹润龙邵清
关键词:纳米炭甲状腺乳头状癌甲状腺全切除中央区淋巴结清扫甲状旁腺
纳米碳混悬液在甲状腺手术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探讨在令甲状腺切除及双侧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纳米碳混悬液对甲状旁腺保护的作用。方法收集行全甲状腺切除术或全甲状腺切除联合一侧或双侧中央区清扫病例共29例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采纳米碳混悬液分为纳米碳组9例和对照组20例。术后病理榆台有无甲状旁腺,对比2组血钙及甲状旁腺激素(PTH)情况。结果术后病理检查,纳米碳组切除组织中未发现甲状旁腺,低血钙血症出现的比例及血钙、甲状旁腺激素波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全甲状腺切除及甲状腺癌根治术中,纳米碳混悬液能更好地识别和保护甲状旁腺。
邵清邹润龙单海琳苏瑛夏锴周斌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甲状腺癌根治术甲状旁腺纳米碳
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在甲状腺结节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26例甲状腺结节术前常规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行超声造影检查。观察造影剂开始显影、达峰及消退的全过程。并用ACQ软件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同时所有结节行超声引导下的细针穿刺(FNAC),细胞病理学检查。结果结合超声造影和细针穿刺的结果,与术后常规病理相比较,甲状腺良性结节诊断准确率94.6%,恶性结节诊断准确率100%。结论超声造影联合细针穿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鉴别提供了更多的信息,明显提高了术前的诊断准确率。
邵清邹大中周斌单海琳苏瑛邹润龙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造影细针穿刺
超声引导下空芯针组织检查诊断乳腺隐匿性病灶的临床应用
2009年
单海琳邵清邹大中韩喜娥
关键词:乳腺隐匿性病灶超声引导空芯针临床触诊
ADAM8在乳腺癌中的表达下调及负性调节作用
目的:探讨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ADAM8)在乳腺癌组织及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应用免疫组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等方法测定ADAM8在乳腺癌组织、乳腺良性肿瘤...
单海琳
关键词:人乳腺癌组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质印迹负性调节
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一期乳房重建(附20例报告)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使用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一期乳房重建的方法及疗效。方法:自2010年5月至2013年12月,20例乳腺癌(TNM分期0期3例,Ⅰ期12例,Ⅱ期5例,乳腺导管内癌3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7例)行改良根治术,同时采取一期背阔肌皮瓣联合假体乳房重建术。结果:20例乳房一期重建均获成功,无积液、感染、坏死等并发症,重建乳房外形美观。随访16(6~38)个月,无复发和转移。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一期乳房重建安全性高,操作简单易行,外形良好,提高了乳腺癌病人术后的生活质量,是理想的乳房重建方式。
苏瑛邵清单海琳夏锴李向荣陈一松
关键词:一期乳房重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背阔肌皮瓣假体
ADAM8和VEGF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解整合素-金属蛋白酶8(ADAM8)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关系,以及两者的表达特征和内在联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44例乳腺癌组织及13例正常乳腺组织中ADAM8和VEGFR-3的表达,并判定ADAM8与VEGFR-3在乳腺组织中表达量。结果 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44)。肿瘤>2cm的VEGFR-3表达低于肿瘤≤2cm者(P=0.040)。Ⅲ+Ⅳ期的阳性表达低于Ⅰ+Ⅱ期(P=0.574),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ADAM8表达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5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VEGFR-3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0),Ⅲ+Ⅳ期的阳性表达高于Ⅰ+Ⅱ期(P=0.006),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ADAM8表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01)。肿瘤>2cm的ADAM8表达高于肿瘤≤2cm者(P=0.19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ADAM8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下调,VEGFR-3在乳腺癌中高表达,其程度与乳腺癌肿瘤分期,淋巴转移及治疗大小相关,两者可能在乳腺癌进展中起协同作用,可作为预测乳腺癌转移的指标之一。
单海琳邵清
关键词:乳腺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乳腺癌术前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计数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1
2018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术前循环肿瘤细胞(CTCs)检测与术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研究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免疫磁珠阴性富集联合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60例乳腺良性结节患者及136例乳腺癌患者术前外周血CTCs水平,分析CTCs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136例乳腺癌患者CTCs总阳性率为46.32%,在乳腺良性结节患者中未检出(P<0.01)。乳腺癌CTCs阳性率在年龄、肿瘤大小、Grade分级、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ER、PR、Ki67状态、分子分型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er2阳性组低于Her2阴性组(36.2%vs 51.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表明CTCs阳性水平与AJCC分期及Her2状态具有相关性(P=0.011及P=0.057)。结论:乳腺癌术前CTCs表达阳性率与术后病理AJCC分期及Her2状态相关,术前检测对病情评估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单海琳邵清苏瑛周斌邹润龙
关键词: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免疫荧光染色法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