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援朝

作品数:40 被引量:391H指数:12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矿业工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天文地球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矿业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7篇推覆
  • 6篇推覆构造
  • 6篇盆地
  • 5篇剪切带
  • 5篇变质
  • 4篇地质
  • 4篇岩石
  • 4篇北缘
  • 3篇叠加褶皱
  • 3篇断裂带
  • 3篇韧性剪切
  • 3篇塔里木盆地
  • 3篇前寒武纪
  • 3篇裂带
  • 3篇寒武纪
  • 3篇变质岩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动力学模式

机构

  • 40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北京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质科学...
  • 1篇四川省地质矿...
  • 1篇四川省冶金地...

作者

  • 40篇刘援朝
  • 21篇吴德超
  • 20篇魏显贵
  • 10篇何政伟
  • 10篇杜思清
  • 6篇蔡学林
  • 6篇王道永
  • 5篇肖渊甫
  • 5篇马润则
  • 4篇倪志耀
  • 3篇曹家敏
  • 2篇刘家铎
  • 2篇毛玉元
  • 2篇邓江红
  • 2篇邓明森
  • 2篇田作基
  • 1篇彭大钧
  • 1篇阳正熙
  • 1篇吴山
  • 1篇徐亮

传媒

  • 18篇矿物岩石
  • 5篇成都理工学院...
  • 5篇四川地质学报
  • 3篇成都理工大学...
  • 2篇新疆地质
  • 1篇中国区域地质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学前缘
  • 1篇2005年全...
  • 1篇中国地质学会...
  • 1篇第五届构造地...

年份

  • 1篇2012
  • 2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2篇2000
  • 4篇1999
  • 10篇1998
  • 8篇1997
  • 2篇1996
  • 1篇199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的研究现状被引量:7
1998年
叠加褶皱的研究是以叠加机制和叠加类型为基础的。从变质岩构造研究中形成的叠加褶皱理论是以剪切褶皱为基础,而沉积岩的纵弯褶皱叠加机制和类型均与之不同。国外有学者分别指出再褶皱时的斜纵弯褶皱机制和早期褶皱枢纽的迁移机制以及四种基本叠加类型。我国有人论述了早期褶皱的枢纽、拐线的迁移是正纵弯再褶皱的一种机制,依此提出了正纵弯叠加褶皱的三种基本类型。本文对这些成果的主要认识和依据予以介绍。
杜思清刘援朝魏显贵
关键词:褶皱
青藏高原多向碰撞─揳入隆升地球动力学模式被引量:24
1999年
论证了青藏高原形成与隆升过程中的变形构造格局。岩石圈结构、青藏高原隆升与周边前陆沉积盆地耦合关系、高原隆升的地球动力学模式等。提出青藏高原碰撞-隆升过程中,高原边缘以走滑-挤压构造为主,高原内部以伸展构造为主;高原隆升过程中,岩石圈变形总体是:上部以伸展变形为主,中部以挤压变形为主,下部以伸展变形为主。通过青藏高原及周边岩石圈结构及隆升过程变形作用时-空耦合关系的对比研究,建立起青藏高原隆升机制的多向碰撞-入隆升地球动力学模式。
蔡学林曹家敏刘援朝魏显贵
关键词:青藏高原地球动力学
磨西断裂变形与运动学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8年
磨西断裂位于鲜水河活动断裂带的东南侧,北段为松潘-甘孜地槽褶皱系与扬子陆块的分界,南段则伸入扬子地台内部,成为扬子地台西缘拗褶带与康滇地轴的分界,是扬子西缘不同构造单元的控制性断裂构造。通过宏观分析地层分布,磨西断裂北段磨西磨子沟(新近崩塌出露),中段湾东剖面和南段新民腊树岗剖面的构造变形、几何学与运动学特征,收集整理擦痕资料,再结合糜棱岩微观石英C轴组构特征,认为磨西断裂曾经历5次强烈活动:早期为正断性质,西低东高,控制两侧沉积分异(晋宁期);中期为韧性逆冲(印支期),形成糜棱岩;晚期新近纪中新世又一次韧性逆冲,之后又经历了脆性左旋逆冲、脆性左旋逆冲平移两次强烈活动(喜马拉雅期)。
赵德军王道永吴德超刘援朝
关键词:运动学
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开发研究及前景浅析被引量:2
2000年
非传统矿产资源系指目前技术经济及环境因素限制而尚未被有效地认识、发现、勘探和开发的矿产资源 ,是传统地学和矿业的创新命题。它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 ,主要有 :非传统矿产 ;矿产勘探的非传统理论、方法和技术 ;非传统矿业 ;非传统矿业经济等。非传统矿产资源的开发研究的前景十分可观 ,不仅是解决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匮乏的可靠途径 ,而且是对于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改善环境条件 ,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重要开发研究领域 ,因此 。
毛玉元刘援朝
关键词:非传统矿产资源
塔里木南缘浅变质岩系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被引量:4
2003年
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沿西昆仑北缘的铁克力克断裂北侧断续出露一套低绿片岩相变质地层,由于长期以来对其原岩时代、变质时代及成因等存在不同认识,人们常称其为浅变质岩系.岩石经历了多期变质变形作用,片理十分发育,但总体变质程度明显低于铁克力克断裂南侧下元古界埃连卡特群变质岩.浅变质岩之上被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或上石炭统卡拉乌依组角度不整合覆盖.在基本地质现象观察以及详细的岩石学研究基础上,通过K—Ar和Rb—Sr法同位素年龄测定和对已有年龄数据的具体对比分析,认为本区浅变质岩的原岩年龄在517~448 Ma之间,属晚寒武—中奥陶世地层,形成于塔里木古大陆南缘弧后盆地的滨—浅海环境;志留纪—中泥盆世期间,发生在塔里木大陆板块南缘的弧-陆碰撞(440~377 Ma)事件不仅使寒武—奥陶系普遍遭受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早期主要变质作用),还导致了寒武—奥陶系及下伏地层由南而北的逆冲推覆以及韧性剪切变形(晚期韧性动力变质作用).上泥盆统奇自拉夫组粗碎屑磨拉石建造是陆壳焊接阶段的典型产物,在此之前,本区浅变质岩系已经定型.
马润则刘援朝刘家铎
关键词:浅变质岩系同位素年龄塔里木盆地变质作用
粘土矿物绿泥石对碎屑储集岩孔隙的保护被引量:121
2004年
绿泥石是碎屑储集岩中较常见的粘土矿物之一。经长期研究发现,绿泥石粘土矿物在储层中的分布和赋存状态对储层孔渗性有重要的控制和影响作用。该文介绍了粘土矿物绿泥石的微观特征以及它在碎屑岩中的各种赋存状态。通过对绿泥石矿物的组成、含量、物理化学性质、成岩变化特征以及在储层孔隙中的分布特征的研究,探讨了绿泥石在储集岩的孔隙保护和演化中所起的作用,为储层的孔渗预测和储层评价提供理论和实际依据。
朱平黄思静李德敏刘援朝
关键词:绿泥石储集岩孔隙油气
塔里木南缘浅变质岩系变质矿物特征及变质条件被引量:1
2002年
在塔里木盆地南缘和田地区的阿其克、皮牙曼、杜瓦、康开依、桑株水库一带断续出露一套浅变质岩地层,主要岩石类型有变质杂砂岩、变质钙质砂岩、细粒片岩及少量千枚岩、变质砾岩、大理岩等.岩石中主要变质矿物为绿泥石、白云母、石英、方解石和少量黑云母、钠长石.本文着重就岩石中片状变质矿物绿泥石、白云母、黑云母的发育特点、化学成分特征、变质矿物组合以及它们的晶体化学成分所反映的变质温、压条件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推断出该套变质岩属于由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引起的低绿片岩相变质产物.
马润则刘援朝刘家铎
关键词:塔里木南缘浅变质岩系变质矿物变质条件
论楔入造山作用──以龙门山造山带为例被引量:12
1996年
本文以龙门山造山带为例,根据对阿尔泰—台湾地学断面地质学、地球物理学和地球化学等的综合研究,重点讨论了龙门山造山带岩石圈楔状构造的几何结构样式,探讨了碰撞后的陆内造山过程、造山模式及其科学意义。
蔡学林魏显贵刘援朝曹家敏
关键词:推覆构造龙门山造山带
阿克塞──台湾断面显微构造研究被引量:4
1994年
显微构造在阿克塞-台湾地学大断面研究中的应用揭示了该区带岩石圈上地慢、下地壳、中地壳和上地壳4个圈层中不同的显微构造特征、微观变形机制和变形的物理化学条件。通过对4个圈层中微观和宏观变形特征、变形机制的对比分析,建立起区带大陆岩石四变形及动力学模式。
刘援朝钟应先
关键词:显微构造位错岩石圈
西藏山南地区某水电站坝址区隐伏断层研究
吴德超刘援朝周世春廖驾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