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建明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厦门市科技计划项目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肝癌
  • 2篇原发性
  • 2篇原发性肝癌
  • 2篇细胞
  • 1篇胆酸
  • 1篇蛋白
  • 1篇导管
  • 1篇凋亡
  • 1篇动脉
  • 1篇动脉化疗
  • 1篇动脉化疗栓塞
  • 1篇熊去氧胆酸
  • 1篇血管
  • 1篇岩藻糖
  • 1篇岩藻糖苷酶
  • 1篇胰腺
  • 1篇胰腺坏死
  • 1篇胰腺炎
  • 1篇原发性肝癌诊...
  • 1篇脂肪间充质干...

机构

  • 5篇厦门大学

作者

  • 5篇刘建明
  • 3篇刘平果
  • 2篇尹震宇
  • 2篇熊宇
  • 2篇王效民
  • 1篇赵文秀
  • 1篇吴绍峰
  • 1篇张磊
  • 1篇赵一麟
  • 1篇周剑寅
  • 1篇彭友缘
  • 1篇苏永杰

传媒

  • 2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卫生标准...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2
  • 1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后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附20例报道
2024年
目的探索后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5月至2022年5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接受后腹腔镜治疗的2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中,18例患者一期行经皮穿刺引流(percutaneous catheter drainage,PCD),1例妊娠合并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一期行开腹手术引流,1例患者一期在外院行开腹手术引流。所有患者均成功实施后腹腔镜清创引流,手术时间68~106 min、(89.8±11.7)min;术中出血量100~300 mL、(171.3±61.0)mL;住院时间28~62 d,中位数为48 d。术后患者全身中毒症状均迅速缓解。1例患者行2次后腹腔镜清创手术,其余患者仅行1次后腹腔镜清创引流。术后17例患者无并发症发生,1例患者术后并发结肠瘘,2例患者发生腹腔出血。术后20例患者均获访,随访时间6~62个月,中位数为31个月。随访期间患者症状完全消失,均无复发。结论经后腹腔镜途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感染性胰腺坏死安全有效、并发症少。
刘建明熊宇苏永杰刘平果吴绍峰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感染性胰腺坏死后腹腔镜
经桡动脉途径、CBCT三维血管重建辅助的精细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附124例报道
2022年
目的探讨经桡动脉途径、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三维血管重建辅助的精细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ranscatheter arterial chemoembolization,TACE)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8年5月至2019年12月期间于笔者所在医院经桡动脉途径进行精细TACE治疗的1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24例患者中,118例患者经左侧桡动脉途径穿刺成功并完成TACE手术,手术时间(109.57±31.32)min,术后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为3 d。1例患者因慢性肾功能衰竭、术前左侧肱动静脉穿刺置管而改用右侧桡动脉途径完成TACE,手术时间119 min,术后住院5 d后好转出院。1例患者左侧桡动脉穿刺成功后因前臂动脉成袢扭曲,导丝导管未能通过而改用右侧股动脉完成TACE,手术时间123 min,术后住院4 d后好转出院。4例患者因桡动脉穿刺不成功而改用右侧股动脉途径完成手术,手术时间(111.66±32.77)min,术后住院时间的中位数为3 d。其中1例患者最多连续5次成功完成经桡动脉途径的TACE。所有患者均在CBCT三维血管重建辅助下完成超选择插管的精细TACE。术后患者均未发生血管损伤闭塞、尿潴留、皮下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实施精细TACE是安全有效的,可多次重复,并发症少,患者舒适度高,可作为TACE的常规途径之一。
刘建明陈慧民涂亮刘平果熊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经桡动脉途径三维血管重建
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被引量:2
2018年
目的探讨血清甲胎蛋白(AFP)、高尔基体蛋白73(GP73)、α-L-岩藻糖苷酶(AFU)、及腺苷脱氨酶(ADA)联合检测应用于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7年2月在我院诊断为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肝炎后肝硬化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检测其血清AFP、GP73、 AFU、及ADA的浓度并进行分析比较,绘制ROC曲线评价各标志物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意义。结果原发性肝癌组四个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 <0.05),以原发性肝癌组AFP、GP73值最高,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 <0.05)。AFP特异性最高,GP73敏感性最好,四种指标联合检测的敏感度和特异性比单项检测高。结论 AFP、GP73、 AFU、及ADA联合检测有助于提高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彭友缘刘建明
关键词:甲胎蛋白高尔基体蛋白73Α-L-岩藻糖苷酶腺苷脱氨酶原发性肝癌
熊去氧胆酸诱导 HepG2和 SMMC-7721肝癌细胞凋亡的机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初步考察熊去氧胆酸( UDCA)对肝癌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以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为模型,熊去氧胆酸干预,利用MTT、倒置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术、Western 印迹,分别观察和检测细胞增殖、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Fas的表达情况。结果 UDCA显著抑制肝癌细胞生长,具有量效和时效关系, UDCA 400μg/ml作用HepG272h后细胞抑制率达到55.8%,作用48 h后HepG2、SMMC-7721两株细胞IC50分别为397.3、387.7μg/ml;UDCA诱导肝癌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200μg/ml UDCA作用48 h后HepG2[对照组(1.37±0.61)%,UDCA 组(14.28±2.62)%]、SMMC-7721细胞[对照组(1.04±0.46)%,UDCA组(14.08±2.08)%]均表现出明显的早期凋亡,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显著上调Bax和下调Bcl-2表达,P<0.05。结论 UDCA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SMMC-7721增殖,通过线粒体通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吴端周剑寅尹震宇刘平果赵一麟刘建明王效民
关键词:熊去氧胆酸凋亡
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在肝内归巢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建立小鼠脂肪间充质干细胞(ADSCs)分离培养的方法,并将ADSCs移植于体内,观察其致瘤性及肝脏归巢情况。方法取皮下脂肪用0.075%Ⅰ型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获取小鼠ADSCs,通过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表面分子、细胞周期;并将ADSCs注射到小鼠皮下观察其致瘤性,及尾静脉注射观察其肝脏的归巢。结果分离培养的细胞高表达CD29、CD44,不表达CD34、CD45、CD11b、CD14;细胞周期显示G0/G1、S、G2/M的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80.1%、7.9%、12%;ADSCs具有低免疫原性,不表达CD40、CD80、CD86、MHCI、MHCII以及PDL-1。在IFN-γ作用下,可轻度上调CD40、CD80以及PDL-1。ADSCs移植后未见成瘤,且可在肝脏实质内多处定居。结论胶原酶消化、贴壁培养可以从小鼠脂肪中分离出高纯度的间充质干细胞,且ADSCs移植后能在肝内定居。
赵文秀张磊刘建明尹震宇王效民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小鼠细胞归巢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