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可红
- 作品数:12 被引量:75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外国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语言文字社会学文学更多>>
- 英释国学经典选读课程对教师思辨能力的影响分析
- 2023年
- 为达成思辨培养教学目标,英语教师自身思辨意识、水准至关重要。英释国学经典选读课程对教师思辨能力起着积极影响,主要表现为:课程本身思想性强、思辨特征突出,能够培育教师思辨能力;课程活动设计对教师思辨力要求较高,反向促使教师不断提升思辨能力;汉语文本学习直接训练思辨能力,稳固母语思维框架和思辨模式;英译文本学习促进教师掌握英语思维框架,提升批判性思维能力。英释国学经典选读从课程本身、活动设计到文本学习全方位提升教师思辨能力和教学的思辨品质。
- 刘可红
- 关键词:思辨能力英语教师
- 外语教育的文化取向研究——评《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美国化文化取向被引量:46
- 2005年
- 本文以《新视野大学英语》为案例,考察外语教育的文化取向。分析统计揭示:《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美国文章占主导地位;这些美国文章夹带大量美国文化信息,严重影响中国学生的文化知识构架与文化价值取向,导致对美国文化的盲从、对世界文化多元性的漠视与对本民族传统文化的淡然。本文认为,中国的外语教育应当在吸收世界文化精华的同时,充分维护本民族文化传统,从而确保实现中华文明的源源不断、生生不息。
- 刘可红吴华
- 关键词:《新视野大学英语》文化多元性文化取向
- 汉英经典阅读提升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
- 2020年
- 当代大学英语教师思辨力缺失。要从源头、根本解决此问题,必须阅读汉英经典。汉语经典阅读决定教师母语思维框架和思辨力强弱,英语经典阅读助力教师把握英语思维模式和精进思辨力。英语教师思辨能力增强,才能产出优秀的教学科研成果,才能创造既保留中国思维特质,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优质英语教育。
- 刘可红
- 基于经典英语模仿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最简策略被引量:18
- 2011年
- 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存在严重的"费时低效"问题。为改善这种现状,试图探索并构建基于经典英语模仿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最简策略,即模仿经典句型、经典段落结构和经典篇章间架。其中,模仿经典英语语句有助于句型的输入与积淀;模仿经典段落形成段落的有效衔接与有机组织,模仿经典篇章形成文章的清晰间架与整密结构。此策略充分证明经典英语模仿写作是提升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最佳、最简途径,是走向高层次写作的必由之路。
- 刘可红
- 希刺克厉夫的“二重人格”浅析被引量:1
- 2005年
- 本文运用矛盾修辞的理论,对深藏于《呼啸山庄》的主人公希刺克厉夫怪异的面孔下那个对立统一的心灵世界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揭示了这个“美丑一体,善恶与共”的矛盾人物丰富而复杂的性格内涵,展示了“二重人格”在文学创作中的无穷魅力。
- 吴华刘可红
- 关键词:《呼啸山庄》矛盾修辞二重人格
- 语言学习与思辨能力培养融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探究
- 2023年
- 在本文,大学英语思辨教学目标达成的教师环节从两个维度展开:首先,教师自身要通过学习不断提升思辨意识和思辨能力;然后,教师要开展思辨性教学。大学英语思辨教学是语言学习与思辨能力培养相融合的一种模式,也就是说,将思辨培养融入到英语语言学习中。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实现学生语言能力提高和思辨能力提升的双重教学目标。
- 刘可红骆莲莲王文雅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语言学习思辨能力培养
- 人文经典细读与分析对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的影响
- 2024年
- 大学英语教师思辨能力不够,会导致英语课程思辨品质不高,会无法落实思辨培养教学目标。要从根本上解决此问题,教师需要进行汉英人文经典细读与分析。文本细读与分析过程对应思辨的基本环节、思辨力的各个维度。而人文经典不管是语言内容层面,还是逻辑框架、思辨模式层面都是文本细读与分析的最佳对象。汉英人文经典细读与分析能够直接训练、提升教师思辨能力,对大学英语教师思辨力培育起着积极影响。
- 刘可红
-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师逻辑框架
- 培根论说文节奏特征分析
- 培根论说文节奏模式多样,节奏特征鲜明。其中,语音节奏,词汇节奏和句法节奏最突出,最能反映培根论说文的节奏特征。
培根论说文的语音节奏呈现两种形态。一种由重音模式构成,如上升节奏,下降节奏,上升-下降节奏,下降-...
- 刘可红
- 文献传递
- 网络文化与网上阅读课程述议被引量:4
- 2004年
- "网络文化与网上阅读"是中南大学校本部英语专业开设的选修课.本文介绍该课程的设置缘由、课程内容、教学方法、过程及考核,展示计算机网络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与研究整合的潜力.本文还简述了由该课程引发的有关思考.
- 张少雄刘可红
- 关键词:网络文化外语教学
- 汉语经典研读对大学英语学习者思维模式影响研究
- 2020年
- 大学英语系列课程(必修或选修)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大学生的思维方式,拓宽了他们的国际视野。而这些学习者如果没有对本族语经典的深入研读,就会缺乏母语思维的基石,他们的思维框架或思维模式就会缺乏本民族的"中国根"。因此,学习者只有坚持汉语经典研读,奠定母语思维框架,提升母语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学习外语,汲取外来思维模式的精髓,并且丰富与完善汉语思维模式,提升中英双语能力,培养具有中国思维根基的跨文化交流人才。
- 刘可红段慧如张征
- 关键词:大学英语学习者思维模式母语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