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俊 作品数:43 被引量:334 H指数:9 供职机构: 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 更多>> 相关领域: 轻工技术与工程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文化科学 更多>>
β-半乳糖苷酶对不同溶质型桃果实成熟软化作用的研究 以"雨花3号"软溶质型桃果实和"加纳岩"硬溶质型桃果实为试材,测定了不同溶质型桃果实成熟软化过程中果实硬度、β-半乳糖苷酶(β-Gal)活性和基因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 &quo... 阚娟 刘俊 谢海燕 金昌海关键词:桃果实 Β-半乳糖苷酶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中的作用 被引量:3 2023年 食品检测是保障食品安全的重要方法,只有不断优化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把好食品安全关,才能真正提高食品品质,促进食品行业良性发展。近年来,我国出现了很多食品安全事件,农药残留、食品造假、添加剂滥用等问题长期存在。为此,有关部门需要科学使用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加强食品监管。本文从当前食品安全问题的成因出发,分析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作用,对相关检测技术进行研究,提出了未来食品安全检测的发展趋势。 刘俊关键词:食品安全 食品质量 提高食品毒理学教学质量的改革与探索 2013年 食品毒理学是理论性和实践性均很强的一门学科。本文主要从理论课程教学和实践环节两方面,对如何提高食品毒理学课程的教学质量进行了探讨。 刘俊关键词:食品毒理学 教学质量 桃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内活性氧代谢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溶质型桃成熟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内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的变化,分析线粒体编码... 阚娟 刘俊 金昌海关键词:线粒体 呼吸速率 活性氧 细胞色素氧化酶 文献传递 槐叶萍、浮萍、满江红对水体中镉离子的吸收研究 被引量:2 2010年 在实验室水培条件下,研究了槐叶萍、满江红、浮萍等水生植物对Cd2+的累积吸收能力。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对三种植物的水培液中Cd2+的浓度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Cd2+在2~20 mg.L-1的浓度范围内,三种植物对Cd2+的累积吸收量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槐叶萍累积吸收能力大于满江红,满江红优于浮萍;在40~100 mg.L-1的浓度范围内,三种植物对Cd2+的累积吸收量则随着浓度的递增而大幅降低,槐叶萍对Cd2+的去除效果较其它两种植物为佳。因此,在治理轻度镉污染水体时,三种植物均是较好的备选植物,而在治理重度镉污染水体时,应首选满江红。 刘俊 杨阿喜 张晓燕 金根娣关键词:槐叶萍 浮萍 满江红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7种食用菌的营养成分及抗氧化性分析 被引量:16 2022年 对7种常见食用菌主要营养成分(水分、灰分、蛋白质、多糖和多酚)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并对其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和还原能力3种抗氧化能力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以干重计,7种食用菌的水分含量为89.21%~93.33%,灰分含量为4.27%~9.71%,多糖含量为2.10%~23.43%,多酚含量为3.10%~4.96%,粗蛋白含量为18.68%~36.18%。海鲜菇和平菇水分含量最高,杏鲍菇多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食用菌,海鲜菇多酚含量显著低于其他食用菌,秀珍菇和双孢菇的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其他5种食用菌,且双孢菇灰分和多酚含量最高。抗氧化性结果表明DPPH和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最强的是双孢菇,茶树菇的还原能力最强。综合来看,双孢菇的营养成分和抗氧化性能最优,有巨大的研究价值。上述研究结果为7种食用菌的营养价值分析和相关产品的开发提供依据。 张慢 邢苏徽 千春录 刘俊 阚娟 金昌海关键词:食用菌 蛋白质 多糖 多酚 抗氧化性 MOOC背景下“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初探 被引量:4 2019年 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为学习者们提供学习和相互交流的平台,使学习者真正成为学习的主导者,提高了学习效果。本文从教学内容编排、MOOC资源平台建设、教学活动设计和考核评价体系构建等四个方面探索“食品营养学”课程建设,尝试利用MOOC对传统课堂教学进行改革,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引导他们在合作中进行“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孙长花 王君 马武生 刘俊关键词:食品营养学 课程建设 基于OBE理念的“食品营养学”课程设计与实践 2025年 “食品营养学”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和食品质量与安全等专业的核心必修课程之一,也是食品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培养食品类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为突破以教为主、被动学习的传统教学模式,基于成果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OBE)理念,反向设计“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体系,重制课程教学目标,重组教学内容模块,设计多元化实践教学方法,实行“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化教学评价体系,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食品营养学人才提供有力支持。 宗帅 阚娟 刘俊 黄甜甜关键词:食品营养学 课程设计 播期、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46 2013年 【目的】研究稻-麦两熟制下,播期与品种类型对水稻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的影响,为播期及品种类型的科学选用提供依据。【方法】以中熟晚粳、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个品种类型水稻为供试材料,设置4个播期,研究各品种类型水稻产量、生育表现及温光资源利用特点。【结果】不同品种类型水稻产量表现为迟熟中粳>早熟晚粳>中熟中粳>迟熟中籼>中熟晚粳。随着播期推迟,5个品种类型水稻产量呈下降趋势,但下降程度不等。不同品种类型水稻的减产幅度表现为中熟晚粳>迟熟中籼>早熟晚粳>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同一播期各品种类型水稻之间产量差异有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大的趋势。随播期的推迟,各品种类型水稻的生育进程延迟、生育期缩短,全生育期积温和光照时数极显著减少。播期对不同品种类型水稻温光资源利用率的影响按生育期长短分为两类,对生育期较短的中熟中粳及迟熟中籼影响较小,对生育期较长的迟熟中粳、早熟晚粳及中熟晚粳影响较大。对不同播期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进行初步分类为:5月中旬应选用早熟晚粳,搭配迟熟中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5月下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早熟晚粳、中熟中粳和迟熟中籼;6月上旬应选用迟熟中粳,搭配中熟中粳和早熟晚粳;6月中旬应选用中熟中粳。【结论】随播期的推迟,5个水稻品种类型产量、生育期及温光利用均呈下降趋势。综合考虑稻麦两熟制与热量条件因素,初步明确了不同播期应选择的适宜品种类型,供大面积生产参考。 许轲 孙圳 霍中洋 戴其根 张洪程 刘俊 宋云生 杨大柳 魏海燕 吴爱国 王显 吴冬冬关键词:水稻 播期 生育期 桃果实成熟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内活性氧代谢与细胞色素氧化酶研究 目的:研究不同溶质型桃成熟衰老过程中线粒体内活性氧代谢相关指标(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过氧化氢H2O2、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细胞色素氧化酶(COx)活性的变化,分析线粒体编码... 阚娟 刘俊 金昌海关键词:线粒体 呼吸速率 活性氧 细胞色素氧化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