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余莉
- 作品数:95 被引量:205H指数:8
-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传统家族伦理与中国式管理
- 2009年
- 从世界上来看,中华文明是一个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系统。虽然从工业革命开始,现代化事实上按照西方文明的模式来进行,但任何体系都有其内在的缺陷。西方的价值观以自我为核心,将“我”所拥有的外在的东西作为评价人自我价值的标志,为了实现自我,就必须去竞争。而竞争向上提升就是斗争,斗争再向上提升就是战争。
- 刘余莉
- 关键词:中国式管理家族伦理西方文明中华文明自我价值
- 《群书治要》论用人:战略定位与导向
- 2016年
- 《群书治要》的用人思想集中体现在:一是用人的重要性,提出治乱安危根在用人、君主成治自任贤始的主张;二是用人应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强调领导者应任用孝廉之人、贤德之人、直谏之人、进贤之人与扬善之人,才能达到国治民安的为政目的。这些思想可为当今具体落实"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提供借鉴。
- 刘红利刘余莉
- 领导者如何慎择左右
- 2021年
-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领导者知人善任并非易事。古人在慎重选任近臣方面累积了五千年的经验和智慧,总结了一些具体原则和实用方法,领导者学习和掌握这些原则和方法,对于提升自己的识人用人能力大有益处。
- 刘余莉
- 关键词:识人
- 《群书治要》中的乐教思想
- 2022年
- 音乐是感人至深的艺术形式,对人的心灵成长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是素质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之一。乐也是孔门“六艺”之一。“士无故不撤琴瑟”,显示出音乐在古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可以说,古人的生活离不开音乐。在高雅正式的祭祀、宴饮、聚会场合,都有德音雅乐用以陶冶性情。孔子闻韶乐,乐在其中,可以达到三月不知肉味的境界。《史记》记载,孔子去向师襄子学琴,学了十天,仍然没有学习新的曲子。师襄子说:“你可以增加学习的内容了。”
- 刘余莉
- 关键词:素质教育乐教思想六艺陶冶性情
- 《群书治要》论奢靡之害被引量:2
- 2014年
- 中国古代典籍《群书治要》从天道规律、人性规律、历史规律、社会规律、道德教育规律等5个方面系统论述关于奢靡之害的思想。重温古人的这些思想,有助于更好地凝聚民心民智民力,倡导勤劳节俭、反对铺张浪费,强调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反对一切形式的享乐主义、奢靡之风,警惧贪心和贪欲,将外在的道德要求转化为扭转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正能量。
- 刘余莉刘红利
- 关键词:奢靡之风享乐主义道德教育
- 借鉴中华德治传统,加强党的廉政建设
- 2011年
- 在《说文解字》上把“教”解释为:“上所施,下所效”,意即良好有效的道德教育途径是上面怎么做,下面就怎么效仿。这里的“上”在家里指家长,在学校指老师,在国家就指领导。这说明,党员领导干部的道德风尚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因此儒家特别强调了“正人先正己”、“身教胜于言教”,强调了作为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者的领导人的道德示范作用。在这方面,孔子强调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领导人的德行好比风,老百姓的德行好比草。
- 刘余莉
- 关键词:德治传统廉政建设党员领导干部《说文解字》道德水平
- 识人用贤三要素——《群书治要》中的用人学问
- 2023年
- 领导者的识人能力是任人唯贤的保证。领导者明辨是非、忠奸的能力是决定领导者能否重用贤人的关键,能否明辨忠奸是评价领导者明智与否能力的一项重要因素。提升识人能力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既要博听,也要精察,掌握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二是不能仅靠众人的好恶来判断人才的贤德与否,以避免结党营私的弊端;三是要重视从根本上观察人的德行,抓住“任贤远佞”的用人原则,选任孝廉之人、贤圣之人、直谏之人,荐贤之人、隐恶扬善之人。
- 刘余莉
- 关键词:明辨任人唯贤
- 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教育的经验——以《弟子规》为例
- 2014年
- 中国自古以来就强调伦理道德教育。《孟子·滕文公上》记载:早在尧帝时期,尧有感于百姓“饱食媛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的状况,任命契为主管教育的官员,教导人民懂得五种最基本的伦理关系,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大道”: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 刘余莉
- 关键词:伦理道德教育《弟子规》伦理关系
- 追求智慧被引量:1
- 2003年
- 种种新的社会道德问题的出现,对伦理学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提供者一方——伦理学或道德哲学——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它把即使是最具有实践意义的问题也导向“学术化”,而伦理学仍然被许多专家们作为一种价值中立的、需要运用极端模糊的专业语言来探究的学科。为了理解对现实世界的严肃道德关怀与哲学所彩取与道德相分离的立场之间深刻的分歧,以及理解在哲学自身中所存在的,一方面要追求智慧,而另一方面又要满足表现伦理专业见解的愿望,就有必要回顾一下西方哲学史上关于智慧及其与美德、合理性的关系的阐述,以及不同层次的智慧是如何真正被需要的。
- BrendaAlmond刘余莉
- 关键词:美德
- 孝亲观念的现代意义被引量:9
- 2005年
- "孝"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核心内容,千百年来一直作为伦理道德之本、行为规范之首而倍受推崇。现代家庭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和追求个人自由、权利意识的蔓延,使得孝亲观念越来越为人们所忽视,从而也出现了很多人伦关系失调、家庭关系紊乱等社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是多方面的,重新认识和提倡儒家伦理中重视孝道的思想,对于从根本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慧敏刘余莉
- 关键词:家庭美德尊老儒家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