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静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供职机构:六安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六安市定向委托皖西学院市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 皖西地区仔猪源致病性大肠杆菌分离鉴定与血清学分析被引量:2
- 2010年
- 夏伦斌冯静左瑞华
- 关键词:血清型鉴定致病性大肠杆菌规模化猪场仔猪病原分离
- 基于Nomogram模型对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预测模型的初步探索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并建立预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列线图模型。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218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分为动脉粥样硬化组和无动脉粥样硬化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采用R(R3.5.3)建立预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列线图模型。结果218例2型糖尿病中有56例患者发生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为25.6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年龄≥60岁、高血压、吸烟史、肥胖及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男性、年龄≥60岁、高血压、吸烟史、肥胖及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OR=3.076,95%CI 1.485-6.373;OR=2.200,95%CI 1.087-4.453;OR=4.373,95%CI 1.759-10.871;OR=2.351,95%CI 1.053-5.250;OR=3.302,95%CI 1.193-9.142;OR=3.056,95%CI 1.189-7.854)(P<0.05或P<0.01)。列线图模型结果显示,模型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778(95%CI 0.742-0.815),校正曲线与理想曲线基本一致,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56(95%CI 0.724-0.788),决策曲线显示阈值概率为6%-80%时,具有较高的净获益值。结论男性、年龄≥60岁、高血压、吸烟史、肥胖及高血脂是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基于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有助于预测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 冯静王祺吴玉梅王炜炜范学明杨宁宁卢春燕郑振
- 关键词:2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列线图
- 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及混合性结节疗效比较
- 2025年
- 目的比较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及混合性结节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纳入六安市人民医院2021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的98例甲状腺囊性或混合性结节患者,使用便利抽样法分别纳入联合组(n=49)、消融组(n=49)。两组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微波消融治疗,联合组加用聚桂醇经皮注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患者结节体积、结节体积缩小率、实验室指标,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术后12个月总有效率为93.62%,较消融组的77.78%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53,P=0.029)。联合组失访2例、消融组失访4例,其余患者(联合组47例、65枚结节,消融组45例、61枚结节)纳入结果分析。联合组术后3、6和12个月结节体积均较消融组更低[(2.93±1.07)cm^(3)vs.(3.47±1.26)cm^(3)、(2.06±0.62)cm^(3)vs.(2.65±0.75)cm^(3)、(1.11±0.18)cm^(3)vs.(1.75±0.19)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83、3.352、19.416,P<0.05);结节缩小率均较消融组更高[(66.81±9.71)%vs.(57.59±7.69)%、(78.05±12.28)%vs.(69.89±14.67)%、(87.16±12.94)%vs.(80.22±13.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883、3.241、2.959,P<0.05)。两组患者术后3和6个月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12%和10.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6,P>0.05)。结论微波消融联合聚桂醇硬化治疗甲状腺囊性及混合性结节疗效优于单纯微波消融治疗,且在提高治疗效率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 卢春燕冯静王炜炜
- 关键词:聚桂醇微波消融甲状腺结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