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秀丽

作品数:23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国家人类基因组北方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11篇多态
  • 10篇基因
  • 8篇帕金森
  • 8篇帕金森病
  • 7篇多态性
  • 4篇基因多态性
  • 3篇动脉
  • 3篇色谱
  • 3篇色谱法
  • 3篇细胞
  • 3篇阿尔茨海默病
  • 3篇PARKIN...
  • 2篇单核
  • 2篇单核苷酸
  • 2篇药疹
  • 2篇药疹样皮炎
  • 2篇液相色谱
  • 2篇液相色谱法
  • 2篇遗传多态
  • 2篇遗传多态性

机构

  • 20篇首都医科大学...
  • 10篇国家人类基因...
  • 3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北京大学第一...
  • 2篇广东省职业病...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空军总医院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青岛大学
  • 1篇温州医学院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中南大学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北京脑重大疾...

作者

  • 22篇冯秀丽
  • 18篇陈彪
  • 8篇董秀敏
  • 6篇杨静芳
  • 6篇吴燕川
  • 4篇汤哲
  • 4篇马秋兰
  • 3篇张丽梅
  • 2篇李海山
  • 2篇王荫华
  • 2篇郑玉新
  • 2篇邹海强
  • 2篇孙耀峰
  • 2篇程娟
  • 2篇王维治
  • 2篇张林媛
  • 2篇李来玉
  • 2篇秦俭
  • 2篇赵发国
  • 2篇刘宏军

传媒

  • 3篇中华医学遗传...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急救医学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职业医学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生物化学...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卒中与神经疾...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国循证医学...
  • 1篇中国老年学学...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7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人CHRNA4基因的多态性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对中国人神经型烟碱性胆碱能受体alpha4亚单位(CHRNA4)全基因进行扫描,检测CHRNA4基因多态位点及基因变异频率。方法随机抽取100名北京地区流行病学调查老年人和100例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从2000年至2002年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就诊的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中随机抽取),用PCR扩增CHRNA4的6个外显子及邻近内含子区。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和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检测CHRNA4的多态位点,测序确定变异的碱基,统计各多态位点基因频率。结果检测出10个CHRNA4多态性位点,420C/T(0.873/0.127),870C/T(0.828/0.172),1440A/C(0.858/0.142),1860C/T(0·738/0.262),1890C/T(0.605/0.395),第5内含子+14T/C(0.553/0.447),第2内含子+22G/A(0·873/0·127)与以往报道相同(GenBank NM00074)。新发现3个多态位点,第3内含子+182Del22bp(0·813/0·187),1758C/T和1809C/T。帕金森病组第3内含子+182Del22bp缺失变异频率(0·235)高于对照组(0·140)(P=0.015)。结论CHRNA4是高度多态的基因,多态位点多在第5外显子。帕金森病患者第3内含子+182Del22bp缺失变异者多。
张丽梅陈彪冯秀丽董秀敏王维治
关键词:遗传多态性帕金森病
适用于老年帕金森病研究的MPTP的理想造模剂量
帕金森病是老年人常见的以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发生机制与黑质-纹状体中多巴胺含量减少有关。Carlson等在20世纪50年代对啮齿类动物注射利血平使其纹状体内儿茶酚胺缺乏,动物产生类似...
吴燕川于向东王玉兰冯秀丽陈彪
关键词:老年帕金森病动物模型
文献传递
人类白细胞抗原DQ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人类白细胞抗原DQ(HLADQ)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直接测序方法,比较112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例和142例健康三氯乙烯接触工人HLADQA1和HLADQB1基因第2外显子氨基酸密码子多态性及等位基因型频率分布。结果病例组DQA1等位基因0201和060101/0602的分布频率[7.6%(17/224)和16.1%(36/224)]显著高于对照组[3.5%(10/284)和7.0%(20/284)],而病例组DQA1等位基因0103和050101/0503/0505的分布频率[5.8%(13/224)和8.9%(20/224)]显著低于对照组[10.9%(31/284)和17.3%(49/284)]。此外,病例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氨基酸密码子多态性位点见于DQA1的5个密码子(25、41、52、54和69)。病例组与对照组HLA-DQB1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HLADQA1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导致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个体易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李海山戴宇飞黄汉林冯秀丽孙耀峰牛勇程娟张林媛李来玉陈彪郑玉新
关键词:三氯乙烯HLA抗原多态现象职业性皮炎药疹样皮炎
MES23.5细胞酪氨酸羟化酶的种属来源及其重组酶的活性测定被引量:12
2004年
MES 2 3 5细胞作为研究神经变性疾病的工具 ,是一种杂交瘤性多巴胺能神经元细胞系 ,由大鼠胚胎中脑细胞与小鼠神经母细胞瘤 胶质瘤细胞系N18TG2杂交而成 .其酪氨酸羟化酶 (tyrosinehydroxylase ,TH)的动物种属来源不清楚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从MES 2 3 5细胞系中克隆了编码TH的cDNA ;结构分析表明 ,其cDNA编码区由 14 97碱基构成 ,共编码 4 98个氨基酸 ,与大鼠和小鼠TH的同源程度分别为 93%和 10 0 % .该杂交瘤细胞系表达小鼠TH .将该cDNA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 4T 1,经原核细胞表达、亲和层析得到了电泳纯的基因重组小鼠TH(recombinantmousetyrosinehydroxylase ,rmTH) .改良和建立了一种体外分析TH活性的新方法 .活性分析证明 ,纯化的rmTH能催化L 酪氨酸发生加单氧反应生成L 3,4 二羟基苯丙氨酸 (L 多巴 ) .rmTH的表观分子量为 5 6kD ;其酶促加单氧反应的最适pH值为 7 0 .乙二胺四乙酸能显著抑制此酶的活性 ,而亚铁离子能明显增强其活性 .
于泓李尧华冯秀丽吴燕川周虹陈彪
关键词:MES23.5细胞酪氨酸羟化酶重组酶活性
哌替啶类衍生物造模帕金森病小鼠的最佳剂量
2006年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哌替啶类衍生物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1-methy-4-phenyl-1,2,3,6-tetrahydropyrindine,MPTP)建立的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对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实验于2003-11/2004-07在北京宣武医院神经生物学实验室完成。选择C57BL/6L小鼠60只,采用不同剂量MPTP建立帕金森病小鼠模型,随机分6组,MPTP40mg/kg皮下注射1次组10只;MPTP20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组10只;MPTP25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组10只;MPTP45mg/kg皮下注射1次组10只;MPTP35mg/kg皮下注射1次组10只;正常对照组10只。采用Lowry法测定纹状体组织中多巴胺含量/蛋白质含量。结果:纳入动物60只,52只进入结果分析,其中8只均在处死前死亡。MPTP使小鼠纹状体多巴胺含量显著性下降。正常对照组多巴胺含量为(136.39±41.61)μg/g;MPTP35,40,45mg/kg皮下注射1次组分别为(107.97±26.92),(85.91±24.60),(74.13±12.49)μg/g,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79.16%,62.99%,54.35%;MPTP20,25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组分别为(44.90±18.41),(44.30±29.44)μg/g,分别是正常对照组的32.92%,32.48%。5个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显著(P<0.01)。结论:MPTP20mg/kg腹腔注射每2h1次,注射3次和MPTP40mg/kg皮下注射1次两种模型是对帕金森病不同研究方向的理想模型。
吴燕川于向东王玉兰冯秀丽陈彪
关键词:帕金森病
神经型烟碱性胆碱能受体α4亚单位基因多态位点1860(C→T)与吸烟的相关性 以流行病学和病例调查为基础的抽样调查
2005年
目的:分析神经型烟碱性胆碱能受体α4亚单位基因CHRNA4多态1860(C→T)与吸烟的相关性。方法:抽取2000年北京地区流行病学调查年龄>50岁的男性健康老年人227名,2000/2002于北京宣武医院就诊的男性原发性帕金森病患者123例,共350例,在被调查者均知情同意的条件下详细调查其吸烟史包括年吸吸烟量、吸烟起时间和吸烟时间。提取所有参与者白细胞的基因组DNA,用聚合酶链反应扩增CHRNA4基因含1860(C→T)多态位点的片段,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检测1860位基因型,测序证实变异碱基。统计分析帕金森病组与健康老年人组的1860位等位基因频率的Hardy-Weinberg吻合度检验,用SPSS9.0分析1860位变异与吸烟的相关性。结果:按意向处理分析,350例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健康人和帕金森病患者比较:227名男性健康老年人,68.3%吸烟;123例男性帕金森病患者中,35.0%吸烟,两组差异显著(P<0.001),帕金森病组与健康老年人组1860位基因型与等位基因Hardy-Weinberg检验无差异,因此将两组合并,分为吸烟与不吸烟组,总计56.9%男性吸烟。②吸烟者和不吸烟者比较:吸烟者CHRNA41860位等位基因T的频率高于不吸烟者(33.3%,23.3%,P=0.003),当前吸烟者1860T基因频率增高更为明显(35.0%,P=0.003);1860位等位T基因对年吸烟≥300包者的危险度高于年吸烟量<300包者,对吸烟持续时间≥30年者危险度高、对开始吸烟年龄<20岁者的危险度高20岁以后开始吸烟者。结论:男性中国人CHRNA4基因1860(C→T)多态与吸烟行为相关,1860等位基因T是吸烟的易感基因,并与吸烟量,吸烟持续时间和开始吸烟年龄相关;T等位基因对当前吸烟的危险度更高。
张丽梅陈彪冯秀丽董秀敏王维治
关键词:胆碱能受体神经型抽样调查病例调查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原发性帕金森病
心搏骤停大鼠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的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观察心搏骤停大鼠复苏早期应用氨茶碱对复苏成功率、血流动力学、心功能及血浆腺苷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手术对照组(A组),肾上腺素治疗组(B组)和肾上腺素+氨茶碱治疗组(C组)各20只。分别于窒息前、自主循环恢复时及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进行血流动力学及心功能测定。并测定治疗组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及A组血浆腺苷和去甲肾上腺素水平。结果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明显少于B组(P=0.034)。C组有75%自主循环恢复,30min存活率为70%,B组分别为60%(P=0.501)和55%(P=0.514)。C组自主循环恢复时及自主循环恢复30min后的LVSP、dp/dtmax、dp/dt/LVSP和-dp/dt/LVSP均明显高于B组(P=0.002~0.042)。两个治疗组血浆腺苷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较手术对照组显著升高(P=0.000~0.029),但两个治疗组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复苏早期应用腺苷受体拮抗剂—氨茶碱提高了复苏成功率,并且改善心脏功能,可作为肾上腺素的增补剂。
邢绣荣秦俭吴燕川冯秀丽李春盛
关键词:心搏骤停氨茶碱
乙酰辅酶A:胆固醇乙酰转移酶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此实验旨在探讨ACAT1的基因甾醇氧-乙酰转移酶(sterol O-acyltransferase,SOAT1)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rs1044925与散发性AD(SAD)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收集了SAD 107例,以及性别和年龄与之相匹配的同一地区健康对照者118例,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了SOAT1多态性位点rs1044925的基因型以及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 E,APOE)的基因型.结果rs1044925位点在SAD组的基因型(AA,AC,CC)频率分别为82.2%,16.8%,1.0%,在对照组的基因型频率分别为81.4%,17.8%,0.8%,两组间基因型频率差异无显著性(P=1.000,x2=0.030,OR=0.863,95%CI=0.478~1.857).SAD组等位基因(A,C)频率分别为90.7%、9.3%,对照组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90.3%、9.7%,两组间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无显著性(P=1.000,χ2=0.021,OR=0.885,95%CI=0.508~1.774).当数据用ApoEε4分层后,rs1044925位点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两组间差异仍无显著性(P>0.05).结论研究表明在中国北方汉族人群中ACAT1的基因SOAT1多态性位点rs1044925与SAD无相关性,SOAT1可能不是SAD的遗传易感基因.
赵发国王荫华陈彪杨静芳马秋兰汤哲刘宏军董秀敏冯秀丽
关键词: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单核苷酸多态性病例-对照研究
胆固醇24S-羟化酶基因多态性与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胆固醇24S-羟化酶(CYP46)基因多态性是否为散发性阿尔茨海默病(SAD)的遗传易感基因。方法选择SAD患者108例作为SAD组,同期选择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老年人118例作为对照组,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对CYP46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扫描,比较2组变异位点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结果在外显子-内含子交界区检出10个不同的变异位点,5个多态性位点(IVS2~150A〉G,IVS3+43C〉T,IVS3—130C〉T,IVS5+51G〉C,IVS7—65T〉C)是较好的遗传标记。SAD组和对照组在IVS2—150A〉G基因型AG+GG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69,P=0.242);SAD组和对照组等位基因G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3,P=0.956)。SAD组和对照组携带载脂蛋白E(apoE)ε4与非携带apoEε4者上述基因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VS2-150A〉G与SAD无相关性。结论CYP46是一个较为保守的基因,其内含子2上的多态性位点IVS2-150A〉G与SAD的发病无关。
赵发国石进王荫华冯秀丽杨静芳汤哲刘宏军马秋兰陈彪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多态性单核苷酸色谱法高压液相
Parkin基因新的多态位点IVS3-20 T→C增加早发性帕金森病的发病风险被引量:6
2004年
目的 确定 parkin基因第 3内含子区新的多态位点 IVS3- 2 0 T→ C多态与帕金森病( Parkinson's disease,PD)的相关性 ,尤其是该多态与 PD发病年龄的关系。方法 经 PCR扩增后 ,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和 DNA自动测序等方法分析了 312例 PD患者和 2 36名正常对照 parkin基因 IVS3- 2 0 T→C多态性位点分布频率的差异。结果 总体分析未发现 C/C纯合型 ,PD组 T/C基因型频率和 C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升高 ,但差异无显著性。将 PD组按年龄分层后 ,4 5岁以下 PD患者 IVS3- 2 0 T→C多态 T/C基因型频率 ( 7.0 7% )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2 .12 % ) ,OR=3.5 2 ,95 % CI为 0 .97~ 13.13( P=0 .0 2 6 3)。 C等位基因频率 ( 3.90 % )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 1.0 6 % ) ,OR=3.4 2 ,95 % CI为 0 .96~ 12 .5 7( P=0 .0 2 76 )。而 4 5岁以上 PD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年龄分层后的趋势分析显示 parkin基因 IVS3- 2 0 T/C多态性相对危险度与 PD发病年龄间存在负相关联系。结论 发现了 parkin基因 IVS3- 2 0T→C多态位点 ,并提示 IVS3- 2 0 T→ C多态位点可能是中国人散发性早发
邹海强陈彪马秋兰李昕杨静芳冯秀丽董秀敏李勇杰
关键词:PARKIN基因多态位点早发性帕金森病发病风险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