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冯树异

作品数:14 被引量:37H指数:4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系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6篇病毒
  • 5篇衣原体
  • 5篇沙眼
  • 5篇沙眼衣原体
  • 4篇细胞
  • 3篇生殖道
  • 3篇细胞培养
  • 3篇泌尿
  • 3篇泌尿生殖
  • 3篇泌尿生殖道
  • 3篇柯萨奇
  • 2篇生殖道感染
  • 2篇尿道
  • 2篇酶链反应
  • 2篇泌尿生殖道感...
  • 2篇聚合酶
  • 2篇聚合酶链反应
  • 2篇抗体
  • 2篇脊灰
  • 2篇脊灰病毒

机构

  • 9篇北京医科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北京医科大学...
  • 3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13篇冯树异
  • 6篇王双元
  • 5篇阎玲
  • 3篇周劲松
  • 3篇周劲松
  • 3篇阎玲
  • 2篇郭长占
  • 2篇李丹
  • 1篇叶鸿瑁
  • 1篇毛节明
  • 1篇闫玲
  • 1篇陈明哲
  • 1篇张昌颖
  • 1篇何小玲
  • 1篇张颖妹
  • 1篇齐佩文
  • 1篇周劲松
  • 1篇朱万孚
  • 1篇余力
  • 1篇郭静萱

传媒

  • 3篇中国皮肤性病...
  • 2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临床检验杂志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人兽共患...
  • 1篇国外医学(儿...
  • 1篇医学教育
  • 1篇生物化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检验...
  • 1篇国际病毒学杂...

年份

  • 1篇2003
  • 2篇2001
  • 1篇2000
  • 1篇1999
  • 1篇1998
  • 2篇1997
  • 1篇1994
  • 2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89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非淋菌性尿道炎与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关系的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目的 进一步探讨目前我国男性非淋菌性尿道炎感染的病因。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和免疫荧光法联合检测 10 0例非淋菌性尿道炎 (NGU )组和 3 0例对照组患者尿道分泌物标本单纯疱疹病毒 2型 (HSV2 )。结果 结果 10 0例NGU标本中有 13例HSV2 阳性 ,阳性率为 13 % ,对照组HSV2 均阴性。结论 HSV2 感染与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有一定关系。
周劲松闫玲冯树异王双元
关键词:非淋菌性尿道炎单纯疱疹病毒2型感染病因复发
糖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和细胞培养对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被引量:2
2001年
目的探讨糖原试验、聚合酶链反应(PCR)和细胞培养法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用三种方法分别对 106例女性门诊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以细胞培养作参比,糖原试验的敏感性为 80. 0%,特异性为 95.8%;PCR敏感性为 90.0%,特异性为 97.9%。结论糖原试验对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有一定诊断价值。
阎玲周劲松李丹冯树异王双元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感染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培养
柯萨奇病毒感染的实验室诊断研究进展
1993年
柯萨奇病毒(Coxsacvirus,简称CV)在分类学上属于微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根据对敏感动物,尤其是新生乳鼠的不同致病效应,可将CV分为A、B两组(CVA、CVB)。近年发现CV能引起一系列的人类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非细菌性脑膜炎、类脊髓灰质炎的麻痹性疾病、流行性肌痛或胸膜痛、心肌炎、心包炎、糖尿病等。临床上对这些疾病的确诊比较困难,往往求助于实验室的方法。
彭育才冯树异
关键词:柯萨奇病毒
脊髓灰质炎病毒中Ⅰ9株基因组克隆及其部分结构分析
1989年
以脊髓灰质炎病毒RNA为模板,反转录合成了长链ds-cDNA。将合成的脊灰病毒中I9株ds—cDNA片段重组到质粒pAT153上,获得了约占脊灰病毒中I9基因组95%以上的cDNA克隆。对克隆的中I9cDNA部分片段作了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和部分核酸的序列分析,发现脊灰病毒中I9部分核酸顺序有所改变。
余力张廼衡吴凌冯树异张颖妹刘惠珍闵福源张昌颖
关键词:脊灰病毒CDNA克隆核酸序列
肠道病毒与疾病被引量:2
1994年
本文作者对肠道病毒的基因组结构,各型病毒间的同源性序列,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实验诊断方法进行了综述。
阎玲齐佩文冯树异
关键词:肠道病毒脊灰病毒柯萨奇病毒基因组蛋白质合成衣壳蛋白
应用Hep-2细胞分离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被引量:9
1997年
目的为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提供科学、可靠的依据。方法应用人喉癌上皮细胞(Hep-2细胞)对50份泌尿生殖道分泌物进行沙眼衣原体分离培养,通过镜下直接观察Hep-2细胞中沙眼衣原体包涵体及活动的原体进行鉴定,同时用相应的细胞培养液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结果8份标本分离培养为阳性,其对应的PCR亦为阳性,检出率为16%。结论用细胞培养法分离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是诊断其感染的最可靠方法。
阎玲冯树异周劲松周劲松
关键词:泌尿道感染沙眼衣原体HEP-2细胞
病毒性心肌炎与其它心脏病患者血清柯萨奇B组病毒IgG抗体研究
1993年
已知柯萨奇B组病毒(CBV)能引起心肌炎和心包炎,至少一半以上病毒性心肌炎发病与CBV感染有关。据文献报道,慢性复发性心包炎CBV感染率为37.5%~64%,扩张型心肌病为7.1%~33%,急性心肌梗塞为8.6%~26.3%,正常人有CBV隐性感染存在。本文采用间接ELISA方法,重点分析病毒性心肌炎和其它心脏病患者血清中CBV IgG抗体,从而了解心脏病患者中CBV感染情况。
何小玲叶鸿瑁陈明哲郭静萱毛节明江永珍朱晖张礼壁阎玲郭长占冯树异
关键词:心肌炎病毒性免疫球蛋白G抗体
本科生医学病毒学实习课改革和发展的构想
2000年
高等医学院校病毒学实习部分,由于学时数较少以及其他诸方面的因素,长期以来一直停留在原有基础上。然而,当今病毒学研究发展迅速,特别是分子病毒学研究,在生物学研究中是最热的一个领域。另一方面,病毒与人类有着密切关系,它可引起人类许多严重的传染病,包括肝炎、流感以及在世界范围内迅速蔓延的艾滋病,某些人类肿瘤和慢性病也与病毒感染有关[1]。在这种形势下,病毒学实习内容仍保持原有水平,已不能满足医学科技发展的需要。高等医学院校如何开设具有时代特色的病毒学实验,已成为日趋重要的问题,改革势在必行。
阎玲朱万孚李俊茜朱永红冯树异
关键词:病毒学实习课
泰力特治疗痤疮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1998年
泰力特(国产阿奇霉毒,北京太洋制药公司生产)是新一代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由于对衣原体、支原体、淋球菌感染等治疗有效,日益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1996年2月~1996年7月我们在门诊使用此药治疗重度痤疮患者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60...
雷鹏程林立航张迎彭宜红冯树异
关键词:泰力特痤疮
沙眼衣原体感染实验室诊断研究被引量:4
2001年
目的 探讨几种检测泌尿生殖道沙眼衣原体感染方法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用细胞培养法、糖原试验、PCR和透明窗试验分别对 81例STD门诊女性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平行检测。结果 以细胞培养作参比 ,糖原试验的敏感性为 87 5 % ,特异性为 98 6 % ;PCR敏感性为 10 0 % ,特异性为 98 6 % ;透明窗试验敏感性为 75 0 % ,特异性 10 0 %。结论 四种检测方法均可应用于沙眼衣原体感染的诊断 ,且糖原试验是一种快速、易行。
阎玲周劲松李丹冯树异王双元
关键词:沙眼衣原体聚合酶链反应细胞培养泌尿生殖道感染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