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小刚 作品数:12 被引量:16 H指数:3 供职机构: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 吉林省教育厅“十一五”科学技术研究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更多>>
鸡食管扁桃体中T、B淋巴细胞的发育及其定位分布 被引量:4 2011年 为研究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鸡食管扁桃体中的出现、迁移、组织定位分布以及数量变化规律等一系列发育过程,本研究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CD3和IgA单克隆抗体,研究鸡食管扁桃体的组织结构发育过程和淋巴细胞的发育过程。结果显示,各时期T、B淋巴细胞主要分布在两个部位:隐窝固有层和皱襞固有层,尤其是在隐窝固有层中T、B淋巴细胞较多;随着日龄增长,食管扁桃体中T、B淋巴细胞数量逐渐增多,并在35日龄时达到稳定;许多粘液腺周围形成淋巴聚集物,并突入腺腔,粘液腺上皮转化为淋巴上皮;21日龄之后,B淋巴细胞以IgA+细胞为主,数量超过CD3+细胞。研究表明,随着年龄增长,鸡食管扁桃体的免疫功能逐渐增强,并在21日龄之前以细胞免疫为主,21日龄之后以IgA介导的粘膜免疫为主。 栾维民 杨树宝 张英楠 史明 冯小刚关键词:淋巴细胞 发育 鸡鼻相关淋巴组织中IFN-γ和IL-2 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变化 2013年 本研究旨在观察鸡鼻黏膜相关淋巴组织(NALT)在不同日龄时细胞因子γ-干扰素(IFN-γ)和白细胞介素-2(IL-2)mRNA的表达水平,分析鸡NALT免疫功能的建立情况,试验以不同日龄海蓝白鸡鼻腔后部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SYBR Green 1q RT-PCR方法,检测鸡在胚胎时期和出壳后初期鼻相关淋巴组织中IFN-γ和IL-2mRNA的表达水平。研究发现:NALT中于18胚龄检测到IFN-γ和IL-2mRNA,随后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并于21日龄时达到峰值。此外,在4日龄时2种细胞因子与CD4+细胞出现的时间相同,表明2种细胞因子由该免疫活性细胞所分泌。NALT在4日龄时开始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并随日龄增长逐渐增强,21日龄时达到成熟水平。 冯小刚 杨树宝 李磊 董红艳 马金萍 栾维民关键词:Γ-干扰素 白介素-2 基因表达 产蛋期母鸡生殖系统中肥大细胞的定位研究 2015年 利用改良甲苯胺蓝组织化学方法,观察产蛋期母鸡卵巢和输卵管各段内肥大细胞的形态,并阐述肥大细胞在产蛋期母鸡卵巢和各输卵管中分布定位特点。结果肥大细胞广泛分布于母鸡生殖道中,在固有层和外膜均观察到紫红色的肥大细胞。卵巢中,肥大细胞主要分布于皮质的结缔组织、髓质的基质、正常与闭锁的卵泡膜中;输卵管内,肥大细胞分布于黏膜上皮下的固有层、固有层结缔组织、管状腺间、环行肌与纵行肌肌纤维间和小血管周围。各组织中单位视野下肥大细胞数量从高到低依次为:卵巢、漏斗部、阴道部、膨大部、子宫到峡部。表明卵巢中的肥大细胞的分布有助于自身分泌的组胺等物质迅速作用于卵巢,从而激活卵泡的发育等功能;而在输卵管中的分布及数量差异变化则与输卵管各段在生殖系统中的功能相关。 李磊 杨树宝 冯小刚 董红艳 刘莹 栾维民关键词:肥大细胞 输卵管 组织化学 鸡回肠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发育的试验 被引量:1 2012年 为探寻鸡回肠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发育规律,本试验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应用CD3、CD4和CD8单克隆抗体研究鸡回肠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出现、迁移、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过程。结果显示,CD3+、CD8+T淋巴细胞最初于18胚龄时出现,CD4+T淋巴细胞于出壳后1日龄时出现。在定位分布上,CD3+细胞在黏膜上皮内以及固有层中均匀分布,CD4+细胞以固有层中的分布为主,黏膜上皮内的分布较少。CD8+细胞最初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中;随后,CD8+细胞逐渐向上皮内迁移;最终,黏膜上皮内出现广泛的CD8+细胞浸润。在数量变化上,CD3+、CD4+及CD8+整体呈逐渐增加趋势,第2周时阳性细胞数量稍有下降,21日龄时显著增加到达较高水平后保持稳定。结果表明,鸡出壳后,回肠的细胞免疫功能逐渐增强,并在21日龄时到达成熟水平。 史明 冯小刚 杨树宝 栾维民关键词:回肠 T淋巴细胞 发育 鸡嗉囊中淋巴细胞发育的研究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鸡出壳后不同日龄嗉囊中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和B淋巴细胞的定位分布及数量变化规律等一系列的发育过程.【方法】采用单克隆抗体,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并统计各取材日龄相应细胞的分布和数量.【结果和结论】1日龄时, CD3+、CD4+和CD8+细胞即已出现, Bu-1 b+细胞于出壳后4日龄时出现.定位分布上, CD3+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上皮基底层及固有层中,7日龄首次出现以CD3+细胞为中心的淋巴聚集物;CD4+细胞主要分布于固有层中;CD8+细胞最初主要分布在黏膜固有层中,随日龄增长逐渐向上皮方向突入,最终形成含有CD8+细胞浸润的淋巴上皮;Bu-1b+细胞主要分布于黏膜固有层中,特别是在小血管周围.于35日龄观察到以Bu-1b+细胞为中心的生发中心.在数量变化上,CD3+、CD4+、CD8+细胞数量整体呈逐渐增加趋势,部分阳性细胞数量在14和21日龄时稍有下降,35~56日龄时阳性细胞数量缓慢增加,基本达到成熟水平.Bu-1b+细胞数量随着日龄的增加持续增多,且后期的增长速率大于T细胞的增长速率.结果表明,嗉囊作为鸡消化系统的一部分,具有由淋巴细胞和淋巴聚集物构成的免疫防线,为肠相关淋巴组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李磊 张英楠 杨树宝 冯小刚 刘莹 董红艳 马金萍 栾维民关键词:嗉囊 肠相关淋巴组织 LYMPHOID 鸡鼻相关淋巴组织的发育和功能建立 鼻相关淋巴组织和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共同构成呼吸道粘膜相关淋巴组织。鸡鼻相关淋巴组织激发的局部粘膜免疫和系统免疫对机体抵御外源微生物的入侵起到至关重要作用。 本实验选择18、20胚龄鸡胚及1、4、7、14、21、27日龄雏... 冯小刚关键词:发育 HE染色 荧光定量PCR 文献传递 鸡嗉囊中部分免疫细胞的分布定位研究 2014年 旨在应用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鸡嗦囊中的免疫细胞——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B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的定位分布与数量情况,在组织和细胞水平上分析鸡嗉囊的免疫功能和建立情况。结果显示:嗉囊的黏膜固有层中分布大量的淋巴组织,Bu-1b^+细胞主要分布在生发中心中,CD3^+、CD4^+、CD8^+T淋巴细胞较多地分布于弥散的淋巴组织及生发中心周围的滤泡间区域。部分CD3^+、CD8^+细胞和MHC-Ⅱ^+细胞甚至浸润到黏膜上皮与腺上皮中,使其转变为淋巴上皮。Ma^+细胞少量的分布于固有层、黏膜下层及肌层;MHG-Ⅱ^+细胞则分布于整个组织中。研究表明:嗉囊作为鸡饱腹后储存食物的场所,其以固有层黏液腺分泌黏液而起到润湿及软化食物的作用;同时,它具有参与黏膜免疫的组织和细胞基础,是肠道相关淋巴组织(GALT)的重要组成部分。 李磊 冯小刚 刘莹 Ernest D.Yeboah 董红艳 马金萍 栾维民 杨树宝关键词:嗉囊 肠相关淋巴组织 鸡嗉囊组织学形态观察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鸡嗉囊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并与食管进行比较。方法:选用27日龄海兰褐鸡,无菌操作分离嗉囊及食管,制作冰冻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结果:结果显示:鸡嗉囊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相比于食管,角质化明显,黏膜... FENG Xiao-gang 冯小刚 YANG Shu-bao 杨树宝 LI Lei 李磊 DONG Hong-yan 董红艳 LUAN Wei-min 栾维民鸡肠相关性淋巴组织中IFN-γ和IL-2 mRNA表达的动态变化 被引量:8 2011年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鸡在胚胎时期和出壳后初期肠道相关性淋巴组织(GALT)中IFN-γ基因和IL-2基因mRNA的表达水平,从而了解鸡GALT免疫功能的建立情况并反映鸡在此阶段的免疫状态。结果显示,胚胎20日龄和出壳后1日龄各肠段GALT中均有少量IL-2mRNA和IFN-γmRNA的表达。盲肠扁桃体、直肠和食管扁桃体中IL-2基因的表达水平在出壳后4日龄时显著升高(P<0.05),而在7日龄时又略有下降。除食管扁桃体外,各肠段GALT中IFN-γmRNA的表达水平在4日龄时显著升高(P<0.05),而空肠、回肠和直肠中其表达水平在7日龄时又显著下降(P<0.05)。各肠段在第2周内IL-2基因和IFN-γ基因表达水平迅速升高,并在14日龄时达到最高峰,之后各日龄都趋于稳定。另外,各日龄同一肠段IFN-γ基因的表达水平要明显高于IL-2基因的表达水平。证实,鸡GALT在出壳后4日龄就初步具有细胞免疫功能,直至第2周尤其是14日龄时其功能基本达到成熟水平。 栾维民 杨树宝 顾玉宝 史明 冯小刚关键词:Γ-干扰素 白细胞介素-2 MRNA表达 鸡嗉囊组织学形态观察 (目的)本研究旨在对鸡嗉囊组织学形态进行观察并与食管进行比较。(方法)选用27日龄海兰褐鸡,无菌操作分离嗉囊及食管,制作冰冻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结果)结果显示:鸡嗉囊黏膜上皮为复层扁平上皮,相比于食管,角质化明显... 冯小刚 杨树宝 李磊 董红艳 栾维民关键词:嗉囊 淋巴组织 组织学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