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肌细胞在声带麻痹治疗中的应用
- 2009年
- 目前声带麻痹的治疗方式有多种,因此对其临床效果争议较大。随着嗓音学及组织工程等学科的发展,自体成肌细胞注射疗法在恢复其肌肉体积及运动功能方面的研究受到关注,并取得一定进展。
- 侯晓燕孙敬武阎飚
- 关键词:CORD
- 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听觉能力评估被引量:6
- 2013年
- 目的通过对129例极重度语前聋患者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声母、韵母、单音节及双音节词识别能力的评估,研究人工耳蜗植入术后患者的听觉康复效果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作为测试材料,分别测试患者的声母、韵母、单音节词、双音节词识别率,用各分项评估结果的均值代表总体听觉能力,进而研究康复时间、植入年龄、术前配戴助听器经验及性别对听觉能力的影响。结果随着康复时间的延长,听觉能力各分项得分逐渐提高(P〈0.05)。术前、术后6个月及术后1年低龄组与大龄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耳蜗植入术前、术后3个月、6个月及1年,男、女组之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配戴助听器组与未配戴助听器组间总体听觉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耳蜗植入能提高语前聋患者的听觉能力。植入时间越长,听觉康复效果越好。植入时年龄越小,术后听觉能力进步越快。大龄语前聋患者植入人工耳蜗后听觉能力仍能获得一定的改善。术前短时间配戴助听器对于极重度语前聋患者术后听觉能力康复无明显帮助。
- 薛超孙家强侯晓燕鲍永清丁颖孙敬武
- 关键词:人工耳蜗语前聋听觉能力
-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内镜手术整体治疗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探讨提高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愈的措施。方法 120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均采用表面麻醉加局麻手术,鼻内镜下Messerkinger术式,围手术期和术后定期复查。结果 120例中治愈93例,其中Ⅰ型治愈50例(41.67%),Ⅱ型治愈30例(25.00)%,Ⅲ型治愈13例(10.83)%。结论手术、合理的术前准备、术后综合处理和术后随访构成了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整体,术后综合处理、术后随访和成功的手术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 闫飚孙敬武侯晓燕袁树金
- 关键词:鼻窦炎鼻息肉手术术后随访
- 完桥式乳突根治在后天性外耳道闭锁耳道成型中应用
- 孙家强王俊刘晓薇侯晓燕罗静孙敬武
- 水下技术圆窗膜入路人工耳蜗植入
- 目的 探讨利用水下技术对双侧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圆窗膜入路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方法。方法 2016年1月~2016年5月安徽省立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共对62例患者行水下技术人工耳蜗植入,常规乳突切除、后鼓室切开,磨除圆窗龛充分暴...
- 孙家强孙敬武罗静王俊侯晓燕
- 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电极植入入路的选择
- 孙家强孙敬武侯晓燕张波罗彬
- 自体乳突区皮质骨在人工耳蜗植入中的应用
- 刘丛利孙家强侯晓燕陈建文孙敬武
- 经耳道内镜下耳屏软骨软骨膜内置法鼓膜修补术
- 孙家强王俊刘晓薇侯晓燕罗静孙敬武
- 颞骨解剖技能培训的作用和思考被引量:10
- 2015年
- 颞骨是人体中最为复杂的骨骼之一,是构成侧颅底的一部分,众多的脑神经、颈内动静脉穿行其中,听觉与平衡觉的终末器官也深寓其中。颞骨的位置深在、腔隙狭小、形态抽象,且其复杂的解剖结构、特殊的毗邻关系以及多变的生理病理,使耳外科手术成为最具有挑战性和深刻内涵的外科技术。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耳外科医生,必须具备扎实的颞骨解剖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术。
- 孙敬武孙家强侯晓燕
- 关键词:侧颅底生理病理解剖知识操作技术动静脉
- 2.5-3 cm小切口微创人工耳蜗植入
- 孙家强侯晓燕罗静陈建文孙敬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