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康

作品数:77 被引量:175H指数:7
供职机构:安徽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技星火计划安徽省地震局重点基金安徽省地震局科研合同制课题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语言文字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 1篇标准

领域

  • 70篇天文地球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机械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37篇地震
  • 19篇震前
  • 17篇地震前
  • 16篇地电
  • 14篇前兆
  • 13篇地磁
  • 12篇地电阻率
  • 8篇电磁扰动
  • 8篇日变
  • 8篇磁扰
  • 6篇电阻率
  • 6篇台地
  • 6篇魏格纳
  • 5篇地磁日变
  • 5篇地震前兆
  • 5篇时频
  • 5篇水位
  • 5篇前兆异常
  • 4篇地磁Z分量
  • 4篇地震台

机构

  • 76篇安徽省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台网...
  • 5篇中国地震局地...
  • 4篇中国科学技术...
  • 4篇合肥地震台
  • 3篇天津市地震局
  • 3篇四川省地震局
  • 3篇江苏省地震局
  • 3篇庐江地震台
  • 2篇中国地震局地...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青海省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陕西省地震局
  • 1篇蒙城地震台

作者

  • 77篇何康
  • 52篇李军辉
  • 37篇郑海刚
  • 24篇王俊
  • 23篇王雪莹
  • 14篇陶月潮
  • 14篇洪德全
  • 11篇王行舟
  • 9篇王燚坤
  • 9篇方震
  • 7篇黄显良
  • 7篇缪鹏
  • 7篇李玲利
  • 6篇李发
  • 6篇陈俊
  • 5篇刘泽民
  • 5篇李琪
  • 4篇陈安国
  • 4篇张军
  • 4篇倪红玉

传媒

  • 11篇地震地磁观测...
  • 8篇华南地震
  • 8篇国际地震动态
  • 7篇地震
  • 4篇中国地震
  • 4篇防灾科技学院...
  • 3篇华北地震科学
  • 2篇地震研究
  • 2篇内陆地震
  • 2篇四川地震
  • 2篇地震工程学报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2篇中国地震学会...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安徽科技
  • 1篇高原地震
  • 1篇中国科技成果
  • 1篇防灾减灾学报
  • 1篇中国地震学会...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1篇2020
  • 6篇2019
  • 8篇2018
  • 1篇2017
  • 5篇2016
  • 8篇2015
  • 4篇2014
  • 7篇2013
  • 5篇2012
  • 11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7
  • 1篇2006
7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震例的地震电磁异常特征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依据《中国震例》(1966—2012年)中中国大陆发生的252次M_S≥5.0震例资料,将其中与电磁异常相关的135个震例中的457项电磁异常进行收集整理,建立较为完备的中国大陆电磁异常库。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大陆电磁异常的测项种类、区域差异、异常分类、敏感点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异常测项、异常特征与主震震级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电磁异常在大华北、南北带中南段、青藏高原北部地区有较好的映震效果;地电异常的中短期性质更突出,电磁扰动则主要为临震异常;地磁日变畸变等测项具有显著的指标意义,可为震情判定提供重要参考。
何康郑海刚李军辉王俊
关键词:电磁异常中国震例敏感点
华北地区强震前流体异常特征统计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自1998年张北6.2级地震后,华北地区6级平静已达到20.6年,为进一步跟踪华北地区未来1—3年的6级震情,本文基于《中国震例》(1966—2012年)及部分公开发表的研究成果系统分析了该地区强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结果表明,华北地区强震前流体异常具有长趋势性变化特征,空间上主要由外围向未来震中迁移;时间上流体异常存在加速性、阶段性、同步性等协调性特征,而且震级越大,协调性、趋势性愈加明显。
王俊黄显良陶月潮李军辉何康郑海刚王雪莹
关键词:地下流体强震前统计分析流体异常震中迁移
安庆4.8级地震前形变异常分析被引量:3
2012年
采用超限率分析法,处理距离安庆地震较近的合肥、黄山地震台体应变和泾县水管倾斜仪及伸缩仪数据。结果发现:体应变数据均在震前20天左右出现明显异常变化,异常形态与前人研究基本一致;水管仪东西向超限率分析结果具有异常变化,异常形态与体应变不同。
洪德全王雪莹李军辉何康
关键词:体应变
问题预览对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听力理解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听力理解水平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无问题预览是其中之一。高、低水平组非英语专业学习者在有无问题预览情况下的听力测试成绩显示:问题预览对英语学习者的听力理解有影响,且对低水平者促进作用更大;英语水平仍然是决定听力理解的关键因素。
李军辉李琪王行舟陶月潮何康郑海刚王俊
关键词:英语水平听力理解
2011年安徽安庆M4.8地震前苏、皖典型前兆异常特征分析被引量:6
2018年
通过对2011年安徽安庆M4. 8地震前震中400 km范围内前兆异常进行回溯性分析,总结了前兆异常特征。结果显示:时间上前兆异常具有显著的群体性、协调性等阶段性特征,震前12个月异常月频次逐步增加;震前3个月异常月频次加速上升,进入临震阶段;震前1. 5个月,部分异常结束,异常月频次转折下降。空间上,异常广泛分布,但主要集中在250 km空间范围内,异常具有迁移性特征。水位、水温测项映震效果较好,水位突降异常短临意义明显。
王俊缪阿丽缪阿丽李军辉何康郑海刚洪德全徐如刚
关键词:前兆异常水位
逼近式地震预测理论研究与实践
2015年
立项背景:几十年来,我国地震预测工作多以经验性预测为主,近些年来,随着地震监测台站及前兆观测手段的不断建设,以及地球物理学、地质学、信号处理技术、大地测量GPS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地震分析预测人员提取地震前后地球介质变化信息提供了更多手段。本项目结合安徽省地震实验平台,开展地震经验预报向物理预报的探索性逼近。该方法明确提出要建立前兆信号异常指标库,融合各学科技术方法,尽力提取地震前兆异常短临信号。这一理论方法的核心是基于物理研究背景下对地震活动状态的科学把握,而非经验式概率判断。
李玲利王行舟洪德全缪鹏何康倪红玉郑海刚
关键词:地震预测信号处理技术地震前兆异常地球物理学地震活动状态前兆信号
合肥台地电阻率NS向趋势异常变化原因分析
2019年
合肥台NS测向地电阻率自2015年以来出现趋势下降异常,经核实2015—2016年降雨量增多和地下水位抬升与地电阻率趋势下降异常变化显著相关。通过褶积滤波法和相关分析法分别消除降雨和水位影响后,趋势下降变化不明显,从而认为此变化为干扰所致,非地震前兆异常,并探讨了这种干扰影响机制,为今后判断引起地电测值变化的原因提供了科学依据。
王燚坤何康李军辉葛计划陶媛
关键词:地电阻率
皖14井水温响应机理浅析被引量:3
2019年
通过巢湖皖14井高精度水温观测环境及数字化改造以来的观测资料,分析不同深度(-160m、-195m)处水温变化特征。以2012年4月11日印尼8.6级地震为例,巢湖皖14井水温同震响应所获得的数据为分析基础,利用Ansys中的热分析模型进行数值模拟,研究了同震响应过程中井孔系统水温度变化与热量传递间的关系及机理。模拟结果显示:水温数值模拟曲线与实际测量数据曲线一致,该井水温同震响应表现为下降特征,主要是热对流所致。
王俊王行舟缪鹏李军辉何康郑海刚王雪莹
关键词:ANSYS数值模拟同震响应热对流
安徽肥东形变台短水准降雨干扰特征分析被引量:9
2014年
运用安徽肥东形变台短水准和降雨观测数据,分析了降雨对该台短水准日均值与月均值的干扰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观测场地膨胀土土体特性,探讨了降雨干扰短水准观测的问题,由于地表水下渗,致使膨胀土膨胀,对标志杆产生围压,从而影响测线高差。
郑海刚王雪莹何康李军辉方震
关键词:短水准
嘉山台地电阻率各类变化的判定与分析被引量:7
2011年
本文以嘉山台地电阻率数字化改造后的观测资料为基础,在台址条件、资料质量、干扰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整理,总结了地电阻率观测中的非震现象、典型干扰的变化及影响观测精度的因素,对干扰机制也进行了必要的判断,同时对嘉山台地电阻率的映震效能进行了尝试性的分析,为同类型地电台有效地识别和排除干扰提供参考和借鉴。
程鑫何康赵桂宝王远洪德全于磊
关键词:地电阻率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