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昆昆
- 作品数:24 被引量:70H指数:5
-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上海市国际科技合作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机械工程电子电信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 摩擦式离合器滑摩过程及温度场分析被引量:4
- 2010年
- 为更真实地反映摩擦式离合器滑摩过程中的温度场,提出1种利用动力学软件与有限元软件相互辅助分析的方法.在试验测得的负载扭矩的基础上,建立摩擦片和内鼓轮及气胎的模型;利用MSC Adams对摩擦式离合器进行动力学仿真,通过对摩擦片加压计算出滑摩时间和主、从动端的相对转速;将该相对转速用于有限元热机耦合场分析,通过摩擦片和内鼓轮的相对转动形成滑摩、生成热量,得离合器各时刻的温度场.结果表明:离合器在接触后3.064 s时主、从动端接合完毕,且摩擦片瞬态最高温度只有65.83℃.该方法对摩擦式离合器滑摩过程及温度场分析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 陈惠亮武秀根付昆昆莘明星
- 关键词:温度场
- 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材料力学课程研究可视化分析
- 2024年
- 利用知识图谱技术,借助可视化计量分析平台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数据库中有关材料力学课程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通过对研究者合作关系、研究机构合作关系以及研究关键词的关联、聚类和演变分析,揭示我国材料力学教学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通过可视化分析,得出结论:材料力学教学研究呈现出部分集中、整体分散的态势,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虚拟教研室有望打破机构间的合作壁垒;研究热点关键词的演化规律符合时代特征,从早期的教材建设和知识点的讲授,到近期的新工科、课程思政和虚拟仿真;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辅助教学方法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 张锴付昆昆汤可可王华宁郑百林
- 关键词:知识图谱科学计量学可视化
- 仿羊角管状复合材料结构抗冲击性能被引量:2
- 2023年
- 羊角因其独特的管状微观结构显示出优异的抗冲击性能。本文从羊角微观结构汲取灵感,设计了仿羊角管状结构。基于3D打印熔融沉积技术,采用短切碳纤维增强尼龙复合材料制备了仿羊角管状结构(HTS)。冲击实验结果表明HTS试样的冲击载荷-位移曲线中存在较长的高载荷平台区,在此阶段吸收了大量的冲击能量,较非仿生样品吸能提升了143.9%,比吸能值提升了178.8%。提出了HTS冲击有限元模型,仿真预测结果和实验获得的冲击响应及裂纹扩展路径结果吻合较好,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采用该模型分析发现:在冲击过程中细管周围产生较大的应力集中,使裂纹发生偏转进而捕获裂纹,并在细管其他位置重新萌生新的裂纹并朝下一个细管扩展,这个过程不断重复,从而吸收了大量的冲击能量。最后,基于该有限元模型探索了几何参数和材料性能对HTS冲击吸能的影响规律。该研究探索了仿羊角管状复合材料结构冲击吸能特性和吸能机制,对新型抗冲击装备的设计和制备具有重要意义。
- 徐菁李岩付昆昆
- 关键词:3D打印复合材料有限元分析
- 基于纳米压痕法的埃洛石纳米管/环氧复合材料力学性能表征被引量:6
- 2015年
- 采用球磨法在环氧树脂中分散了不同质量分数(0、5wt%和10wt%)的埃洛石纳米管(HNTs),通过哌啶固化剂固化,制备了HNT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并利用纳米压痕法测试了HNT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硬度和蠕变性能。SEM和TEM观测表明:HNTs在环氧树脂中分散情况较好。纳米压痕实验结果表明:在不牺牲HNTs/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硬度以及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基础上,HNTs明显提高了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抗蠕变性能,这主要是由于HNTs和环氧基分子链形成了新的交联结构,增加了材料的交联密度,刚性纳米粒子限制了环氧基分子链的活动性。
- 付昆昆郑百林张佳宁徐振忠
- 关键词:埃洛石纳米管复合材料纳米压痕蠕变性能
- 基于芯条胶粘弹性本构的芳纶纸蜂窝拉伸孔格形态研究
- 2024年
- 拉伸工艺是影响芳纶纸蜂窝孔格形态最关键的工序之一。本文基于纳米压痕法确定了芯条胶粘弹性力学本构关系,建立了芳纶纸蜂窝双边拉伸工艺有限元模型。通过蜂窝拉伸-保载实验验证了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发现,芯条胶的应力松弛行为导致了蜂窝两端孔格内切圆直径增大,使蜂窝中部孔格内切圆直径减小。同时,在保载过程中纸-胶粘接处孔格粘结圆角半径减小导致蜂窝孔格内角减小。最后,基于该有限元模型探索了涂胶工艺参数对拉伸后蜂窝孔格尺寸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涂胶宽度和涂胶厚度的增加会导致蜂窝孔格内切圆直径的减小,而蜂窝孔格内角仅受涂胶宽度的影响,随涂胶宽度的增加而增大。
- 夏思禹李岩付昆昆李朝蓬
- 关键词:粘弹性有限元模型
- 血管支架不定形碳膜脱层现象实验及有限元分析
- 2015年
- 目的研究不定形碳涂层的血管支架在握压-扩张过程中发生涂层脱层的现象,从材料选择和尺寸设计方面避免脱层的发生。方法通过化学气相沉积法在金属血管支架上沉积生成不定形碳膜,实验模拟该涂层血管支架的握压-扩张过程,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涂层发生脱层的情况。采用有限元方法分析不定形碳膜在血管支架握压-扩张过程中发生脱层的受力机制及影响因素。结果有限元结果能够较好吻合实验现象。不定形碳膜厚度决定了支架各处脱层的难易程度,以及脱层的发生形式。不定形碳膜弹性模量越大,支架越容易发生脱层。此外,支架的弹性模量也会对支架脱层产生影响,且在不同位置处影响规律不同。结论在血管支架涂层时,需要仔细设计不定形碳膜厚度以及合理匹配不定形碳膜和支架的弹性模量以避免脱层的发生。
- 从曙光付昆昆冯敏郑百林
- 关键词:血管支架脱层有限元分析
- 不同应变速率下纳米橡胶颗粒对环氧树脂的增韧特性与机理分析被引量:3
- 2015年
- 为了解释不同应变速率下纳米橡胶颗粒对环氧树脂基体的增韧机理,制备了质量分数为6%的纳米橡胶颗粒/环氧树脂复合材料,分别测试了该材料在3种低应变速率(5×10-4s-1,1×10-1s-1,2.5×10-1s-1)和高应变速率下(90 s-1)的I型平面断裂韧性.结果表明,纳米橡胶颗粒在3种低应变速率下可以显著提高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提高幅度分别为158%,283%和309%.在高应变速率下,纯环氧树脂的断裂韧性由于动态效应而显著升高,然而纳米橡胶颗粒对环氧基体的增韧效果却不明显,增韧幅度仅为2%.由光学显微镜照片可知,随着应变速率的提高,纳米橡胶颗粒/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断口表面的应力发白区域逐渐较少,甚至在高应变速率(90 s-1)下消失.偏光显微镜照片表明,纯环氧树脂与纳米橡胶颗粒/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裂纹尖端塑性形变尺寸随着应变速率的升高而减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断口形貌进行分析可知,不同应变速率下纳米橡胶颗粒在环氧基体中空穴增长程度不同,进而导致纳米橡胶颗粒对环氧基体的增韧效果的不同.
- 徐丰郭伟国付昆昆王孝军
- 关键词:环氧树脂应变速率断裂韧性
- 自增强三维高压油管的疲劳寿命预测被引量:4
- 2010年
- 基于弹塑性理论的自增强技术可以提高高压油管的使用寿命.对三维高压油管进行了弹塑性有限元分析,通过计算油管的残余应力,探讨了自增强技术在提高油管寿命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对不同自增强压力下的油管在工作压力作用下最大应力值进行比较,确定了最佳自增强压力.基于应力-寿命法,应用MSC.Fatigue软件对自增强前后高压油管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自增强后三维高压油管的疲劳寿命与未进行自增强处理油管的疲劳寿命分布有着明显的差异,自增强前最小疲劳寿命区位于内壁,而自增强后最小疲劳寿命区分布在壁间,自增强技术使油管最小疲劳寿命提高了5倍以上.
- 郑百林付昆昆石玉权
- 关键词:自增强高压油管弹塑性有限元分析
- 不同温度下剪切增稠液的冲击吸能机理
- 剪切增稠液是采用纳米或者微米尺寸的颗粒分散在极性液体中形成的一种悬浮液。在剪切条件下,当剪切速率超过临界值时,剪切增稠液的粘度迅速增加,其增幅可达几个数量级。剪切增稠液由于具备这种随速率变化的材料特性,作为吸能材料被广泛...
- 付昆昆李岩
- 文献传递
- 电驱动连续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镂空结构设计
- 2022年
- 电驱动连续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复合材料(continuous carbon fiber reinforced shape memory composites,CFSMPC)是一种利用电信号驱动实现可控变形的形状记忆复合材料。本工作提出一种电驱动连续碳纤维增强形状记忆聚乳酸复合材料镂空结构,通过对温度均匀性的控制,可实现结构变形的精确控制和力学性能的提升。采用3D打印方法制备复合材料镂空结构,利用实验探究几何参数对镂空结构力学性能和形状回复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镂空结构较非镂空结构的拉伸强度有所提高,且胞宽越小强度提升越明显;CFSMPC镂空结构的形状记忆回复速度和最大回复力均有明显上升,这是因为镂空结构可以有效避免碳纤维热扩散导致的低温区,从而保证结构整体的温度均匀性;提出基于黏弹性本构的CFSMPC镂空结构电-热-力耦合有限元模型,预测的温度分布和回复时间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采用该模型进行分析,发现胞宽越小,回复时单胞的温度越均匀,内部应力释放越快,因此,结构的形状回复越快。
- 王鸿雁李岩付昆昆章中森
- 关键词:电驱动温度控制有限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