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芷晗

作品数:11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疗效
  • 2篇直肠
  • 2篇上皮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注射
  • 2篇临床疗效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吻合
  • 1篇药物治疗
  • 1篇早期乳腺癌
  • 1篇早期乳腺癌保...
  • 1篇造影
  • 1篇增敏
  • 1篇整形外科
  • 1篇整形外科技术
  • 1篇直肠癌
  • 1篇直肠肌
  • 1篇指征分析

机构

  • 9篇大连大学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作者

  • 10篇于芷晗
  • 4篇李静慧
  • 3篇赵雪峰
  • 2篇韩玲玲
  • 2篇常铁君
  • 1篇刘铎
  • 1篇董大海
  • 1篇孔雷
  • 1篇苏晓玮
  • 1篇张晨
  • 1篇刘申
  • 1篇常兴华
  • 1篇范杰华
  • 1篇王颖
  • 1篇李敏
  • 1篇徐志强
  • 1篇曲岩
  • 1篇常铁军

传媒

  • 3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肛肠病杂...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 1篇医学信息(中...
  • 1篇组织工程与重...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3
  • 1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整形外科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1
2016年
探讨整形外科技术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中的临床应用。选取2011年6月~2013年6月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施行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的29例患者,其临床资料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针对术后患者的乳房整形效果进行剖析,同时对肿瘤复发率进行随访。29例患者均成功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完成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术后乳房整形效果优良满意度为75.9%(22/29)。术后乳房整形效果满意度与年龄、肿瘤大小、肿瘤位置与乳头距离有相关性,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跟踪随访结果无一例复发或再次手术。早期乳腺癌患者可联合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实施保乳手术治疗,其术后乳房整形效果满意度较高,此术式安全有效,在限定备件下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于芷晗常铁君曲岩赵雪峰
关键词:早期乳腺癌整形外科技术保乳手术
医用胶黏合法吻合兔细小血管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探索医用胶黏合法行兔细小动脉血管吻合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兔12只,麻醉,暴露并切断双侧股动脉,按随机原则,一侧股动脉应用传统显微外科缝合法吻合(对照侧);另一侧应用可吸收缝合线血管外搭桥发挥牵引和支撑作用,α-氰基丙烯酸正丁酯医用胶黏合法吻合血管(实验侧)。比较两种吻合方法的操作时间、炎性细胞浸润数量及吻合血管后的血流速度变化。结果相比对照侧,实验侧所需手术时间少(P<0.001),吻合口炎性细胞少(P<0.01)。术后3 d、7 d,实验侧的血管通畅程度优于对照侧,差异显著(P<0.01),术后5周时两侧吻合口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缝线血管外支撑和牵引辅助下,以医用胶黏合血管断端,可缩短手术耗时,吻合口血管壁炎性反应轻,且通畅程度优于或不差于传统显微外科吻合法。
于芷晗苏晓玮李敏常兴华
关键词:血管吻合黏合细小动脉
结直肠癌上皮间质转化及其临床意义的探讨
目的: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严重危害到人类的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全世界每年有百万以上发病患者,约60万人死于此病。很多结直肠癌患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就诊时因癌细...
于芷晗
关键词:结直肠癌上皮生长因子受体耐药机制临床疗效药物治疗
文献传递
TST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痔病疗效对比观察
目的:评价选择性痔上黏膜切除钉合术(TST)治疗混合痔的效果.方法:选择80例Ⅱ-Ⅳ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TST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痔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疼痛发生...
李静慧韩玲玲于芷晗
关键词:痔病外剥内扎术临床疗效
耻骨直肠肌后位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2013年
为探讨耻骨直肠肌后位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对80例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患者给予耻骨直肠肌后位切断术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对术前与术后6个月排粪造影和肛管直肠测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80例患者中,痊愈46例,显效21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25%(77/80)。与术前相比,术后肛管最大收缩压无明显变化,P〉0.05;但肛管直肠角明显变大,肛上距明显变大,力排时肛管长度明显变短,P〈0.05。结果表明,耻骨直肠肌后位切断术治疗耻骨直肠肌综合征安全有效。
李静慧韩玲玲于芷晗范杰华
关键词:耻骨直肠肌综合征排粪造影肛管直肠测压
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定位与手术治疗探析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分析探讨高位复杂性肛瘘的定位诊断和手术治疗方式,指导正确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5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根据病情的不同类型及严重程度采用不同的手术方法。结果:50例中有48例患者术后痊愈,2例病情好转,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出血和肛门失禁等常见手术后遗症。术后随访复查1年,均无任何不良症状。结论:外科手术治愈高位复杂性肛瘘具有令人满意的效果,临床上可选择的手术方式繁多。诊治方法各有其特点,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和病情的具体情况来辩证,方能达到最佳手术治疗效果,避免发生术后并发症。
于芷晗李静慧孔雷
关键词:高位复杂性肛瘘手术治疗
耳部瘢痕疙瘩的临床分类与治疗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耳部瘢痕疙瘩不同发展时期采取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7年耳部瘢痕疙瘩患者53例,根据不同的临床分类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进行12~48个月的随访观察,记录治疗效果、并发症及复发情况。结果53例(59侧)耳部瘢痕疙瘩经过18个月规律治疗后,耳部形态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未见复发。根据Darzi的瘢痕疙瘩疗效原则,治疗有效率为100%。5例患者药物治疗3次(6周)后出现月经失调,均为月经周期延长,治疗停止1~2个月后恢复正常。结论耳部瘢痕疙瘩发展的不同时期应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对于手术切除的患者,术后12个月以上的维持治疗和后续跟踪随访应作为治疗的重要环节,手术及药物注射对瘢痕疙瘩的治疗效果确切可靠,临床应用方便,易于掌握。
于芷晗刘蒙王颖张红畅张晨
关键词:瘢痕疙瘩注射治疗手术
咪喹莫特抑制小鼠体表黑色素瘤生长和促使肿瘤特异性放疗增敏的实验研究
2015年
目的研究咪喹莫特联合外放疗对C57BL/6小鼠黑色素瘤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并判定咪喹莫特对肿瘤特异性放疗增敏的疗效。方法建立C57BL/6小鼠(n=20)的体表黑色素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放疗组、咪喹莫特治疗组和放疗联合咪喹莫特治疗组。测量肿瘤生长体积,观察肿瘤生长延迟效应,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生存曲线评估咪喹莫特对肿瘤放疗增敏效果。结果放疗联合咪喹莫特治疗组肿瘤生长延迟最显著,其次治疗效果依次为咪喹莫特治疗组、放疗组和对照组。4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C57BL/6小鼠黑色素瘤的组织病理学检测中,发现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B(MAP1LC3B)和α-平滑肌激动蛋白(α-SMA)在放疗联合咪喹莫特治疗组呈高表达。3种不同治疗组的MAP1LC3B和α-SMA表达与对照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C57BL/6小鼠生存表证实,放疗联合咪喹莫特治疗组生存率明显优于其他治疗组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咪喹莫特联合外放疗对C57BL/6小鼠黑色素瘤生长有绝对延迟效应,咪喹莫特可为新的肿瘤特异性放疗增敏诱导剂。
于芷晗徐志强赵雪峰
关键词:咪喹莫特放疗增敏
A型肉毒素注射结合括约肌浅表松解术与传统术式的疗效比较分析被引量:4
2013年
为了探讨临床应用A型肉毒素结合病灶小切口括约肌浅表松解术治疗肛裂的新方法,将Ⅱ期、Ⅲ期肛裂患者80例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征求患者和伦理委员会同意后进行研究,对比观察试验组的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配合病灶小切口括约肌浅表松解术与对照组的传统肛裂切除扩创术加部分内括约肌侧方切断术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显示,试验组VAS疼痛评分(24h)、排便时间、手术所需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切口愈合分级及切口愈合后瘢痕面积大小情况均优于对照组。静息向量容积和收缩向量容积两组都有所减低(P<0.05)。因此,A型肉毒素内括约肌侧方注射配合病灶小切口括约肌浅表松解术的疗效治疗方法简单,伤口愈合快,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李静慧于芷晗刘申常铁军董大海刘铎
关键词:A型肉毒素括约肌松解术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手术治疗胃黏膜下癌的手术指征分析被引量:3
2015年
分析胃黏膜下癌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及手术后的临床病理特点,寻找胃黏膜下癌合理的治疗方案及手术指征。经胃镜活检诊断的胃高级别上皮内瘤变中,选取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确诊的19例胃黏膜下癌,此后再行根治性胃癌手术。按黏膜下浸润深度分成SM1-2组和SM3组,并分析两组间围手术期临床病理特点。单因素分析结果中,发现SM3组与肿瘤大小、肿瘤合并溃疡、淋巴脉管浸润及组织学类型有相关性(P<0.05);但SM3组与淋巴结微转移和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中,发现肿瘤合并溃疡是肿瘤浸润深度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的术前诊断应慎重;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胃黏膜下癌的浸润深度为SM3或SM2的胃黏膜下癌合并溃疡时,建议选择积极的根治性胃癌手术治疗。
于芷晗常铁君赵雪峰
关键词:临床病理特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