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于永芬

作品数:14 被引量:76H指数:4
供职机构:潍坊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威海市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肌
  • 3篇慢性
  • 2篇心肌梗死
  • 2篇心力衰竭
  • 2篇穴贴
  • 2篇血压
  • 2篇衰竭
  • 2篇贴压
  • 2篇慢性心力衰竭
  • 2篇护理
  • 2篇高压氧
  • 2篇高压氧治疗
  • 2篇梗死
  • 2篇过敏
  • 2篇过敏性
  • 2篇过敏性休克
  • 2篇红细胞分布宽...
  • 2篇耳穴
  • 2篇耳穴贴压
  • 1篇低血压

机构

  • 10篇威海市文登中...
  • 2篇潍坊医学院

作者

  • 12篇于永芬
  • 3篇柳森
  • 2篇吕俐
  • 2篇贾荣娟
  • 2篇邓晓玲
  • 2篇王秀香
  • 2篇柳森
  • 2篇王平
  • 2篇于志红
  • 1篇刘爱玲
  • 1篇陈丽
  • 1篇时彩燕
  • 1篇沈平平

传媒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现代中西医结...
  • 1篇临床内科杂志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世界临床药物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基层医学论坛
  • 1篇中国药物应用...
  • 1篇护理研究(上...
  • 1篇中国临床实用...
  • 1篇中国实用医刊
  • 1篇中华针灸电子...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1篇2005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体位性低血压的健康指导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观察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病情况,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观察其改善情况。方法:将134例体位性低血压者随机分为健康教育组和常规护理组,观察其对立位血压的影响情况。结果:出院时,体位性低血压发病情况明显改善,健康教育组比常规护理组改善更加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对改善体位性低血压有效。
于永芬邓晓玲
关键词:体位性低血压健康教育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慢性心力衰竭程度和死亡的预测价值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评价入院时基线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对慢性心力衰竭(CHF)程度、多次住院及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5年4月住院的179例CHF患者(NYHAⅠ级44例、Ⅱ级39例、Ⅲ级41例和Ⅳ级55例),比较各分级及生存组、死亡组患者RDW值,用ROC曲线分析确定预测的不同程度CHF和死亡的cutoff值和ROC曲线下面积(AUCs),并与其他血液和生化学指标进行比较。结果RDW在Ⅲ级和Ⅳ级较Ⅰ级患者[(14.3±2.3)%和(14.3±1.7)%vs(12.9±0.8)%,P〈0.01]显著升高。RDW和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预测Ⅳ级CHF的AUCs分别是0.817和0.840。RDW在死亡组较生存组显著升高[(15.8±1.8)%VS(13.7±1.7)%,P〈0.01]。RDW对住院期间死亡的预测价值低于NT—proBNP,AUCs分别是0.837和0.939,与WBC计数、中性粒细胞(NEU)计数、淋巴细胞lymphocyte(L)计数及NEU/L(N/L)比值的预测价值相当,后者AUCs分别是0.858、0.891、0.885和0.885。RDW是住院期间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2.531,95%CI:1.371~4.671)。结论RDW在中重度HF和死亡患者显著升高,RDW对Ⅳ级HF的预测价值与NT—proBNP相当,但对死亡的预测价值低于NT-proBNP。RDW升高是住院期间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柳森于永芬王平
关键词:红细胞心力衰竭
静滴力尔凡致过敏性休克1例
2005年
邓晓玲于永芬吕俐
关键词:力尔凡休克变态反应
急性右室心肌梗死32例护理体会
2009年
我院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急性右室心肌梗死(ARVMI)32例,现总结其发病特点及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32例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制定的诊断和治疗指南中ARVMI诊断标准。其中男23例,女9例,年龄43岁-75岁,平均年龄61.5岁,发病时间1.5h-24h。
于永芬陈丽
关键词:急性右室心肌梗死护理心肌梗死患者平均年龄I诊断发病特点
普伐他汀对缺血性心肌病患者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疗效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常规剂量普伐他汀用于缺血性心肌病(ICM)患者慢性心功能不全治疗的疗效。方法 192例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ICM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96)和对照组(n=96),对照组接受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一日1次20mg(每晚临睡前服用),疗程27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变化。结果治疗27周治疗组和对照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评定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2.3%和67.7%,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LVEF升高[(43.1±11.3)%对(46.4±12.3)%]及NT-proBNP降低[(2711±1020)pg/mL对(2156±926)pg/mL]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常规剂量普伐他汀可改善伴慢性心功能不全的缺血性心肌病患者的心功能,且安全性好。
柳森于永芬
关键词:普伐他汀心肌病左心室射血分数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
耳穴贴压对高血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降压效果观察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观察耳穴贴压对高血压患者高压氧治疗中的辅助降压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3月至2014年4月进行HBO治疗、既往有高血压史的患者80例,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在常规服降压药的基础上加用耳穴贴压治疗,嘱患者在减压时自行按压耳穴5~10 min;对照组,常规服降压药,不做耳穴贴压治疗.结果 观察组患者耳穴贴压10 min后降压效果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水平(77.5%),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入舱前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舱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者入舱前和出舱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出舱后血压较入舱前血压增高,入舱前和出舱后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耳穴贴压刺激可引起相应经络感应,调节脏腑功能,使其功能趋于平衡,血压下降,保证了高血压患者HBO治疗的安全性.
于志红于永芬贾荣娟
关键词:耳穴贴压高压氧高血压
急性心肌梗死致双向性室性心动过速一例
2008年
柳森于永芬
关键词:心肌梗死室性心动过速
举证形势下护理记录缺陷分析及干预被引量:3
2006年
随机抽查2004年1月—12月在肾病内科住院病人病历600份,统计分析护理记录缺陷。结果:护理记录中存在最多的缺陷是涂改、漏签字、错字、漏字,其次是遗漏重要医嘱的执行记录,记录不连贯、不完整等。认为在举证形势下,护理记录缺陷仍然存在,医院管理者应加强干预,规范护理记录。
王秀香时彩燕于永芬吕俐
关键词:护理记录
耳穴贴压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疗效观察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高压氧治疗神经性耳鸣(NT)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3月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耳鼻喉科门诊或住院的NT患者9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7例NT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9例。观察组男22例,女26例,年龄最小22岁,最大67岁,平均年龄(44.8±3.3)岁,平均病程(191.2±0.41)d;对照组男24例,女25例,年龄最小26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5.6±3.1)岁,平均病程(189.7±0.57)d。对照组采用单纯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耳穴贴压治疗,每天按压3~4次,每穴l^2 min,并在高压氧治疗稳压期间再次按压耳穴。10 d为1个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价。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组间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组痊愈11例,显效18例,有效15例,总有效率91.7%(44/48);对照组痊愈5例,显效12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73.5%(36/4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5,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高压氧治疗NT疗效显著。
于志红于永芬贾荣娟
关键词:耳鸣耳穴贴压高压氧
葛根素致过敏性休克1例被引量:3
2006年
王秀香于永芬刘爱玲
关键词:葛根素过敏性休克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