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桂玲
- 作品数:14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大学东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 《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的隐喻被引量:6
- 2014年
- 村上春树的近作《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是可以多元化解读的作品。本文以名字中含有色彩的四人组合与"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在文本中色彩的象征意义、与人物形象的对应关系等为中心,探讨了文本中一些能指符号的隐喻意义及其与文本主题的关系,进而探讨了文本的现实意义。
- 于桂玲
- 关键词:隐喻
- 作者、译者及读者——从村上春树“ダンスダンスダンス”的翻译谈起被引量:2
- 2010年
- 本文结合原作对村上春树"グンスグンスグンス"的三种中译本进行了对比研究,并结合原作和三种译本产生的时代背景,探讨了翻译过程中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中对译者翻译态度、翻译策略选择的影响。指出在信息渠道四通八达的全球化背景下,为了回应读者对原作的艺术审美期待,文学作品的译者应最大限度地隐藏自己,忠实地再现原作。
- 于桂玲
- 关键词:翻译文化译者
- 日本文学与翻译文学之间——以《失乐园》在中国的译介为例被引量:5
- 2019年
- 外国文学被译介、传播之时,或多或少会受译入国政治、文化环境和经济模式等因素的影响,被译介到我国的渡边淳一文学也不例外。1998年《失乐园》(删节版)作为反对婚外恋的“道德说教小说”进入中国市场,2010年作为“纯爱小说”出版了全译本。2014年渡边淳一去世,再度掀起了译介新高潮,2017年末著名翻译家林少华重译《失乐园》。二十年来渡边淳一文学在中国的传播历程,既可透视出我国接受外国文学过程中社会文化、经济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作用,又折射出了外国文学以翻译文学的样貌展露出来的传播史、研究史以及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
- 于桂玲
- 关键词:《失乐园》翻译出版
- 研究生日本文学课程思政的意义、方法
- 2021年
- 课程思政,是以构建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的形式,使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使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得以更好地贯彻实施的教育理念。高等院校的研究生教育,往往重视专业化、学术化,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甚至存在偏废的倾向。外语专业师生处于外来文化影响的前沿地带,其各类课程,尤其是文学课程的思政渗透不但可行性强,而且势在必行。鉴于中日的历史特殊性,日本文学系列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应立足普遍性,以文化自信、核心价值观为关键词;针对特殊性,以历史、日本、文学、文本为关键词,以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专业学习,以专业学习具化思政指向。
- 于桂玲
-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日本文学教学方法
- 新文科背景下中外文学经典的再阐释
- 2023年
- 新文科旨在对传统文科模式进行改良,它是实用主义和自然科学盛行、全球经济多元发展背景下世界范围内的应然之举。我国的新文科建设整体上表现为教育强国的战略布局,提倡人文精神的现代传承。由此,深挖中外文学经典在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等方面的价值引领元素,赋予经典文学“新意”成为外国文学教师的新课题。它的实施应注重教学内容的纵向衔接和合理优化,在开课前、实践中、开课后体现出融合性、系统性、专业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于桂玲
- 关键词:文学经典
- 谷崎润一郎的中国观被引量:2
- 2016年
- 本稿主要通过考察谷崎润一郎放弃"支那趣味"转向日本回归的原因,分析其中国观的变化。第二次中国之行后,谷崎放弃了"支那趣味"文学创作。这说明"支那"、西洋乃至日本,对谷崎来说都是唯美之梦的载体。不同的是,"支那"这个幻想的他者,曾一度满足了他的"支那趣味"与"西洋崇拜"的异国情趣;而"中国"则不能继续承载他的梦想,变成了他敬而远之、冷静旁观的对象。其中,移居关西及第二次中国之行后中日关系的本质性、历史性转变成为谷崎中国观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 于桂玲
- 关键词:战争
- 明治文学研究述评
- 2018年
- 明治时期是日本近代化国民国家形成的开端,西方思潮的大量涌入与儒家思想文化的持续影响使得这一时期的文学观、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都呈现出较为复杂的一面。无论在日本还是中国,明治文学研究方法的转变、研究理念的破旧立新与社会转型期几乎是同步的,因此分析归纳明治文学研究的特点,有必要以社会文化变革为背景入手来考察文学研究史上的大事件和有代表性的观点。另一方面,从研究内容来看,中、日的明治文学研究可概括为文学性质研究,影响研究(西对日、日对中/韩),文学与政治互动关系研究,即明治文学与日本近代国民国家形成关系研究,日本作家/文人的中国观或战争观研究等几个方面。中国的明治文学研究在研究方法、内容侧重上能找出与日本的一一对应关系的同时,也呈现了一定的自我特征。
- 于桂玲
- 关键词:明治时期文学
- 从《舞 舞 舞》的三种译本谈译者的翻译态度
- 2010年
- 1989年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挪威的森林》译介到我国并引起"村上热",随后出版的长篇小说《舞舞舞》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出现了三种译本。本文结合原作对比研究三种译本,分析各自特点及共同点,结合时代背景探讨翻译过程中经济、文化等社会因素对译者的影响,阐释全球化背景下西方翻译理论对我国传统翻译理念的冲击,指出译者应该最大限度隐藏自己,再现源语文化。
- 于桂玲
- 关键词:翻译译者
- 作为惩罚的不孕——论夏目漱石的《心》及《后来的事》《门》
- 2021年
- 夏目漱石是日本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的代表,被誉为“国民作家”,创作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其中《心》中的静、《后来的事》中的三千代和《门》中的阿米,具有美丽、矜持、沉静的相似性之外,更有不孕或孕而不成的共性。她们因女性性的自然呈现被判罪,又因女性天职的缺损而被排除在国家秩序之外——生育这一天赋的生理功能被当做社会价值、家庭地位的体现。深受东西方文化影响的漱石女性形象的设定,来自时代背景和文化素养的双重影响,呈现出前近代的特征。而假想读者“女性不在场”和学界研究“女性主体话语缺失”的惯性,反衬了从生育权角度切入漱石女性形象研究的必要性。
- 于桂玲
- 关键词:不孕惩罚生育权
- 从作家自杀看日本人的生死观
- 2016年
- 文学是一个民族心灵的折射,是一个民族心理世界的展现。作家是文学作品的创造者,从某种意义上说,作家的心理与心灵是一个民族思想观念的集中体现。在日本文学史上,作家自杀的现象比较突出,这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思想历程有关,更与他们的作家职业、细腻敏感的性格有关。日本作家的自杀行为,反映了他们以死逃避现实、获得解脱和新生的期待,更与日本民族对死亡的理解、对自杀宽容乃至向往的态度有关。它是日本民族独特的生存环境的产物,更是日本人生死观念的一种反映,体现了日本民族对自我、人生、社会、宗教信仰等问题的一种理解和认识。
- 于桂玲
- 关键词:作家自杀生死观日本民族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