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丁艳

作品数:5 被引量:34H指数:4
供职机构:湖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篇单级好氧
  • 3篇生物除磷
  • 3篇碳源
  • 3篇好氧
  • 3篇SBR
  • 3篇除磷
  • 2篇PHA
  • 2篇PH值
  • 1篇氧化剂
  • 1篇渗滤
  • 1篇渗滤液
  • 1篇碳源浓度
  • 1篇糖原
  • 1篇微波
  • 1篇微波强化
  • 1篇微生物
  • 1篇聚磷
  • 1篇垃圾
  • 1篇垃圾渗滤
  • 1篇垃圾渗滤液

机构

  • 5篇湖南大学

作者

  • 5篇丁艳
  • 4篇李小明
  • 4篇曾光明
  • 4篇杨麒
  • 3篇王冬波
  • 2篇岳秀
  • 2篇曾恬静
  • 1篇郑伟
  • 1篇刘精今
  • 1篇邹高龙
  • 1篇唐玉芳
  • 1篇曹建兵
  • 1篇贾斌
  • 1篇申婷婷
  • 1篇刘医璘
  • 1篇曹俐

传媒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H值和碳源浓度对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的影响研究
本研究在SBR反应器中,以葡萄糖为碳源,以合成废水为对象,研究了pH值和葡萄糖/(碳源/)COD浓度对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的影响。 在研究pH值对除磷的影响时,借助2个序批式反应器/(R1、R2/),以合成废水为对象...
丁艳
关键词:生物除磷SBR单级好氧COD
文献传递
碳源对SBR单级好氧工艺中微生物摄磷能力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17
2009年
以两种典型基质:葡萄糖(R1)和乙酸钠(R2)作为单一碳源,考察了SBR单级好氧工艺在R1和R2中的除磷效果,并通过比较各自微生物体内储能物质的变化,探讨了SBR单级好氧工艺以不同基质作为碳源时影响其微生物摄磷能力的根本原因.结果表明:R1和R2中均观察到明显的超量摄磷现象,但在运行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两系统中微生物摄磷能力以及体内储能物质有很大的差别.稳定运行后,R1和R2中单位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的总磷(TP)去除量分别为6.7~7.4、2.7~3.2mg·g-1.R1中微生物体内储能物质多β羟基烷酸盐(PHA)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另一储能物质糖原质在好氧段外碳源(葡萄糖)存在时有明显的积累现象(糖原质的最大积累量为3.21mmol-C·g-1),在好氧段外碳源消耗完后呈下降趋势,并在好氧结束时下降到好氧前水平;R2中PHA与糖原质在好氧段外碳源(乙酸钠)存在时均有明显的积累现象(外碳源消耗完时PHA与糖原质积累量分别为2.1,0.55mmol-C·g-1),PHA在好氧段外碳源消耗完后呈下降趋势,并在好氧结束时也几乎下降到好氧前水平,而糖原质却在外碳源消耗完后继续积累,并在好氧2h左右时达到最大值(糖原质最大积累量为0.88mmol-C·g-1),此后下降明显,在好氧结束时也几乎恢复到原始水平.在整个好氧过程中,R1中内碳源(PHA与糖原质)的积累/转化量大于R2系统.在闲置期内,R1与R2中PHA与糖原质均没有明显变化,但却观察到明显的释磷现象,且R1释磷量多于R2系统.此研究显示,由于R1与R2中进水碳源不同,在其反应系统内碳源的好氧代谢途径有所差别,使各自微生物在好氧段体内储能物质的类型与积累/转化量也有所不同,各自微生物在好氧摄磷时得到的可利用的能量也不同,因而各自微生物的摄磷能力亦有所差别.
王冬波李小明杨麒郑伟曹建兵曾光明岳秀申婷婷曾恬静丁艳
关键词:SBR
pH值对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的影响被引量:14
2010年
在2个序批式反应器(R1、R2)中,以合成废水为对象,研究了不同pH值(R1:pH8±0.2;R2:pH7±0.2)对单级好氧生物除磷的影响;并通过比较周期中主要储能物质的变化,探讨了产生不同除磷效果的原因.结果表明,R1与R2均具有较高除磷性能,R1与R2中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4.9%,83.5%,pH值对SBR单级好氧生物除磷有一定的影响.导致R1具有较高除磷性能的原因是其对聚磷的依赖程度更大.好氧段R1糖原积累量低于R2(R1为1.42mmol/g,R2为1.55mmol/g),但降解量却高于R2(分别为1.41,1.19mmol/g);静置期,R1中糖原无明显变化,R2中则观察到明显的糖原降解.R1与R2均有明显的释磷现象,R1释磷量高于R2(释磷量分别为9.65,7.33mg/L).整个周期中,R1中PHA无明显变化,而R2中则在好氧段有少量减少,静置期有少量上升.
丁艳王冬波李小明杨麒曾光明
关键词:SBR生物除磷PH值PHA
2种典型基质作为碳源对单级好氧生物除磷影响的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以合成废水为研究对象,比较了SBR单级好氧工艺以2种典型基质(R1:葡萄糖;R2:乙酸钠)作为碳源时的除磷效果,试验运行方式为瞬时进水→曝气(4 h)→沉淀、静置(8 h)→瞬时出水.结果表明,在稳定运行中R1磷的去除效率明显高于R2.R1、R2中好氧曝气段反应器中单位混合液挥发性悬浮固体(MLVSS)的总磷(TP)去除量约为7.2~7.7、3.8~4.6 mg.g-1,静置期单位MLVSS的TP释放量分别为3.6~3.8、2.7~3.1 mg.g-1.R1反应过程中微生物体内储能物质多β羟基烷酸盐(PHA)含量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但糖原质浓度在曝气30 min时增长到最大值,曝气结束时微生物体内糖原质水平消耗到微生物的原始水平;R2中PHA和糖原质在曝气约45 min时均观察到最大的积累量.本研究试验现象表明在R1反应器中糖原作为其好氧段主要的能源物质为其生物代谢提供能量,而在R2反应器中其主要的能量来源于PHA的分解辅以糖原的水解,这也表明在单级好氧生物除磷过程中糖原质能代替传统厌氧/好氧(A/O)工艺中的PHA成为微生物的能源物质,且由于R1比R2有更多的糖原质的积累,使得R1中磷的去除效率高于R2.
刘医璘王冬波李小明杨麒邹高龙贾斌曾恬静丁艳曾光明
关键词:生物除磷PHA糖原聚磷
微波强化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工艺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考察了最优作用方式下单独微波、单独氧化剂以及两者的结合工艺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效果。单独微波工艺在功率为700 W,辐射10 min,COD、氨氮、磷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7.66%、96.14%、40%和80%,BOD5/COD由0.16增加到0.43。渗滤液先微波再氧化,氨氮去除率增加显著,节省了氧化剂用量。微波后渗滤液在pH=5,T=50℃,NaClO=24 mL/L时COD、氨氮、磷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98.63%、99.67%、97.25%和98%,BOD5/COD=0.8。总处理效率:微波-NaClO>微波-Fenton>微波-KMnO4>微波-H2O2,微波-Fenton处理效率低于微波-NaClO主要取决微波后滤液中小表观分子质量增加导致氧化剂的混凝作用减弱,其次受反应后pH值变化的影响。
曹俐李小明杨麒唐玉芳岳秀曾光明刘精今丁艳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微波氧化剂反应机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