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健欣
- 作品数:33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科技基础性工作专项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 《脉经》中妇产科学术特点被引量:3
- 2007年
- 从妊娠生理病理、月经病以及杂病三方面对《脉经》中有关妇产科内容进行整理研究,认为《脉经》并非单纯论脉之书,而是脉证并举,重视辨证论治,尤其在妇产科方面有颇多创见。
- 邸若虹吕春华袁久林汤晓龙鲍健欣
- 关键词:《脉经》妇产科
- 清代江南名医脾胃病证辨治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
- 本研究以清代江南名医对脾胃病证的辨治经验及学术思想为研究内容,参考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中医内科学》(第九版)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病证分类与代码》的分类,确定胃痛、腹痛、呕吐、呃逆、噎膈、反胃...
- 鲍健欣
- 关键词:清代时期脾胃病证辨治经验学术思想
- 对《内经》中“足生大丁”的注释及研究概况被引量:2
- 2006年
-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的“高梁之变,足生大丁”是一句为人们所熟知的经文。历代医家对“足生大丁”的注释,可以反映出医学发展和人们认识疾病的过程。本文仅就其在不同时期的注释及阐发情况等方面加以综述。指出“高梁之变,足生大丁”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挖掘。
- 鲍健欣张玉萍
- 关键词:《内经》
- 秦伯未膏方调治特色
- 本文叙述了秦伯未运用膏方治疗内科疾病,介绍其经验及特色。文章叙述了运用膏方治疗咳嗽、吐血、痰饮案,辨证论治,强调探究患者衰弱根源与病症之间的联系,根据发病之本采用不同治法灵活施补,在补益同时不忘祛邪,拟膏紧扣病证。
- 鲍健欣袁久林邸若虹熊俊
- 关键词:内科疾病膏方辨证论治秦伯未
- 医史学家陈邦贤的儿科建树被引量:1
- 2017年
- 陈邦贤是我国著名的医史学家,在儿科领域亦颇有建树。从中西汇通科学育儿、普及学校卫生干预措施、采集儿科外治验方等三方面介绍了其育儿思想及儿科诊治经验。陈邦贤所作的儿科研究及实践,推动了民国儿科学的发展,为现今儿科临床提供了借鉴,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 鲍健欣胡菲
- 《素问》“足生大丁”之“足”辨被引量:3
- 2010年
-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的"足"字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对其的注释始终未能统一。历代医家结合自己的学术背景,向不同的方面发挥,议论层出不穷。"足生大丁"的"丁"概念宽泛,内涵丰富,对其的认识不应囿于后起的疔疮。"丁"与"疔"是包涵和被包涵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因此对"丁"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足"的理解。而同是出现在《素问》中的其他"足"字具有3类不同的存在形式:以经络名称出现,以单个字形式出现,以词组形式出现。"足生大丁"的"足"作为单个字出现,与其余单个"足"字具有相同的语法条件,也当释为"脚",王冰注不谬。
- 鲍健欣
- 关键词:黄帝内经足生大丁
- 古代大黄西传的身份变迁
- 2023年
- 古代中药大黄向中西亚、欧洲的传播,按照时间及其主要特点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早期(7世纪前):大黄的外文名称、贸易路线及运输方式;中期(7—15世纪):大黄在传统观念与现代观念下的功能演变;晚期(16—20世纪):大黄参与国家层面的心理博弈及西方认知的改变。在传播过程中,人们对大黄的认知逐渐从名称、传播路线等外部因素,过渡到其内部功能,并进行了文化内涵变化的探讨,最终这一传播又参与到国家层面的贸易心理博弈与认知改变的意识活动。整个过程层层递进,具有联系性与连续性。
- 胡钰馨鲍健欣孙晓燕徐丽莉
- 关键词:社会事件中医史
- 医道同源 浅谈道医学、道教服食方与中医学的关系被引量:2
- 2016年
- 道医学与中医学的关系
“医道同源”、“十道九医”、“岐黄源于道”是道教与医学密不可分的真实写照。《抱朴子内篇·杂应》云:“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道教发展的初期主要是通过治病化人来吸引信众、组织教团。修真成仙是道教的终极信仰,随着对这一信仰的追求,道教不再满足于借助医学来进行形式上的宣教,而是以修身长生为目标,形成了极具特色的道教医学。
- 邸若虹鲍健欣
- 关键词:道教医学中医学同源医道信众
- 浅析清代医家对噎膈的认识被引量:4
- 2017年
- 清代医家对噎膈的认识,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除总结概括前人的论述外,对致病因素提出了新的阐释,在治疗上则以气血痰湿为主进行辨治,并根据自身临证经验创制新方,对鉴别诊断、治疗难点禁忌等认识更为全面。
- 鲍健欣袁久林叶进
- 关键词:清代医家噎膈病因病机辨治经验
- 刍议“丁”与“疔”被引量:1
- 2010年
- 从文理及医理两方面对《素问.生气通天论》中"足生大丁"的"丁"与"疔"在文字上的联系与在内涵上的区别加以探讨,认为"足生大丁"之"丁"理解为"痈疽"较合理;"丁"与"疔"的使用情况体现了汉字发展的继承关系,是原字与区别字的关系;"疔"的概念是在"丁"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丁"到"疔",是一个由笼统到具体的过程,两者是包含和被包含的关系,而不是简单的对应关系。
- 鲍健欣
- 关键词:《素问》足生大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