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黎明
- 作品数:5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土资源更多>>
-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 关于华北寒武纪年代地层两个阶重新命名的建议
- 2014年
- 因张夏阶与崮山阶的阶名与组名同名,这两个阶名最近被重新命名为长清阶和济南阶。但长清阶和济南阶这两个阶名又分别与长清群和济南层(石灰岩)这两个岩石地层单位重名,本文建议用虎头崖阶和唐王寨阶来分别替代长清阶和济南阶更为合理。
- 高黎明
- 关键词:寒武纪张夏阶
- 关于华北寒武纪年代地层两个阶重新命名的建议
- 2014年
- 因张夏阶与崮山阶的阶名与组名同名,这两个阶名最近被重新命名为长清阶和济南阶。但长清阶和济南阶这两个阶名又分别与长清群和济南层(石灰岩)这两个岩石地层单位重名,本文建议用虎头崖阶和唐王寨阶来分别替代长清阶和济南阶更为合理。
- 高黎明
- 关键词:寒武纪张夏阶
- 山东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孢粉化石被引量:8
- 2013年
- 产自山东平邑盆地卞桥镇佟家庄北水井中卞桥组一段下部的两块岩心样品经化学处理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计41属2亚属37种24未定种,可概括为Schizaeoisporites-Rugubivesiculites-Ulmipollenites-Ulmoideipites孢粉组合。根据孢粉组合内一些重要分子的地质时限及与外区有关孢粉组合的对比,其时代划归晚白垩世晚期,相当Maastrichtian期。
- 杜圣贤卢辉楠刘书才杨宁高黎明冯志平宋香锁刘凤臣
- 关键词:孢粉晚白垩世
- 山东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生物地层及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研究被引量:8
- 2019年
- 在白垩纪与古近纪之交,全球发生了恐龙等生物大灭绝和哺乳动物兴起的重大事件,白垩系与古近系界线(KPB)研究受到了高度关注。为了寻找更好更连续更典型的非海相KPB剖面,提高非海相KPB研究程度,笔者在平邑盆地开展了大量的地质调查、剖面测量、科学钻探和系统的样品采集、测试分析等工作,遴选出了国内少有的具有KPB的碳酸盐岩湖相沉积的典型剖面。通过对大量古生物化石的分析鉴定,在卞桥组一段下亚段建立了1个轮藻组合: Festiella anluensi- Microchara cristata- Chara yuntaishanensis var. acuta;1个介形类组合: Talicypridea reticulata- Mongolocypris distributa-- Ziziphocypris simakovi- Frambocythere tumiensis ferreri;1个孢粉组合: Ulmipollenites + Ulmoideipites- Rugubivesiculites- Schizaeoisporites 。在卞桥组一段上亚段建立了1个轮藻组合: Peckichara zhijiangensis- Gyrogona wubaoensis- Stephanochara huangjianensis- Peckichara varians;1个介形类组合: Paracandona euplectella- Sinodarwinula guangzhuangensis- Cypridea cellularia;1个孢粉组合: Deltoidospora- Ephedripites- Parcisporites parvisaccus- Ulmipollenites minor 。根据化石组合特征将白垩系与古近系的界线确定在卞桥组一段内部。通过本次研究,理清了平邑盆地晚白垩世—古新世的生物组合,对研究KPB附近的生物群演化规律,恢复平邑盆地古气候、古地理、古生态以及碳酸盐湖盆的演化规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杜圣贤杜圣贤陈军高黎明陈军陈诚高黎明张增奇刘书才
- 关键词:非海相生物地层
- 山东平邑盆地官庄群有关地层的重新厘定被引量:14
- 2014年
- 平邑盆地的官庄群是我国罕见的富含碳酸盐岩和石膏岩的非海相河湖沉积,中生界-新生界界线连续,孢粉和其他微体生物化石丰富,对研究我国华北地区晚白垩世与古新世生物群及其演变、白垩系-古近系界线以及晚白垩世晚期的地质事件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引起众多地质学者的关注。通过对平邑盆地官庄群岩石地层的详细考察及对其赋存的生物群的研究,对固城组和卞桥组的定义进行了厘定。固城组为下粗上细的红色砂砾岩和砂泥岩,含砾石,其成分基本为火山岩,含晚白垩世孢粉和其他微体化石,时代为晚白垩世晚期;卞桥组为一套富含碳酸盐岩和石膏的地层,富含晚白垩世晚期至古新世孢粉和其他微体化石,可分为3个岩性段,白垩系-古近系界线在卞桥组一段的一、二亚段之间。
- 张增奇杜圣贤张尚坤卢辉楠刘书才高黎明宋香锁杨宁刘凤臣周丽陈诚陈军
- 关键词:生物地层岩石地层晚白垩世古新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