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宝
- 作品数:22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 孟加拉湾局地动力过程的季节变化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利用观测资料和理论模型,研究了孟加拉湾海表面高度的季节循环。结果表明,局地风应力旋度驱动的斜压Rossby波是孟加拉湾海表高度季节循环的主要控制因子,而孟加拉湾海底地形分布也影响了海表面高度的季节循环。受风应力旋度驱动的斜压Rossby波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穿越孟加拉湾海盆,使得海洋温跃层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对Rossby波的响应,保证了上层海洋满足准静止的Sverdrup平衡。在夏季(冬季)西南(东北)季风驱动下,上层海洋分别在孟加拉湾北部和南部形成气旋(反气旋)式和反气旋(气旋)式环流。
- 高立宝于卫东
- 关键词:孟加拉湾
- 南极夏季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海域浮游动物优势种群的分布、丰度及种群结构分析被引量:6
- 2016年
- 根据2013/2014年夏季在南极南设得兰群岛周边海域使用北太平洋网采样品及同步环境调查资料,分析了南极大磷虾(Euphausia superba)、拟长臂樱磷虾(Thysanoessa macrura)、尖角似哲水蚤(Calanoides acutus)和近缘哲水蚤(Calanus propinquus)这四种优势浮游动物的丰度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南极大磷虾和拟长臂樱磷虾在南设得兰海域均有较为广泛的分布,其中南极大磷虾丰度较高,且它们的水平分布存在一定程度的空间分离。在研究海域东部的南奥克尼群岛(South Orkneys)邻近海域发现了大量的南极大磷虾原蚤状C期幼体,表明大磷虾曾于1月中上旬左右产卵繁殖。研究海域的东部南极大磷虾种群结构以幼体前期为主,而西部的种群结构则以幼体后期、未成体和成体为主。尖角似哲水蚤和近缘哲水蚤的空间分布也较为广泛,且两者分布基本一致。东部南奥克尼群岛临近海域的浮游植物浓度较低,这可能是大量南极大磷虾幼体和桡足类摄食活动的结果。
- 张晔李超伦刘梦坛高立宝
- 关键词:磷虾桡足类丰度
- 南大洋对西风增强的动力学和热力学响应
- 高立宝
- 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和涡旋结构季节变化的观测分析被引量:6
- 2008年
- 利用漂流浮标、ADCP和Argo等观测资料,对太平洋低纬度西边界流和涡旋结构的季节变化进行了分析。根据漂流浮标资料计算的北赤道流、棉兰老海流和北赤道逆流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而且北赤道流/棉兰老海流和北赤道逆流在冬春、夏秋之间具有明显的反位相变化,这一特征造成了气旋式棉兰老冷涡强度的季节变化很弱,水团分析表明,该冷涡的水团特性主要是北太平洋热带水。反气旋式的哈马黑拉暖涡强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其水团特性主要是南太平洋热带水。给出了棉兰老涡和哈马黑拉涡强度的垂直结构,表明这两个涡旋的强度在0~30m迅速减弱,在30~450m近似线性减弱.在450m以下涡旋消失。
- 高立宝于卫东
- 印度洋赤道Kelvin波对安达曼海东部近岸温跃层深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安达曼海东部近岸温度跃层深度变化呈现半年周期特征,与局地风场年周期变化不同。分析结果表明,安达曼海内部环境场受到来自赤道印度洋的海洋波动信号的影响,赤道印度洋风场导致的赤道Kelvin波沿赤道印度洋东传,并在印度洋东边界反射北传,从而将热带印度洋信号传输至安达曼海,作用于近岸海水,导致安达曼海近岸海水温跃层变化呈现半年周期的双峰状结构。年际时间尺度上,厄尔尼诺和印度洋偶极子事件是影响安达曼海东岸温跃层年际变化的两个重要因素,这对理解年际尺度的气候异常事件对近岸生态系统的影响有着重要意义。
- 苏博刘琳李奎平高立宝于卫东
- 关键词:KELVIN波温跃层深度海面高度
- 热带印度洋季节内振荡对海表温度日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利用了逐时的热带印度洋浮标观测资料,采用合成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大气季节内振荡(Madden-Julian Oscillation,MJO)对海表温度(Sea Surface Temperature,SST)日变化特征的影响。结果显示,SST的日变化振幅与大气对流活动存在显著的反位相关系,即在对流活动最强时,SST的日变化振幅最小,标准差为0.06℃;在对流活动最弱时,SST的日变化振幅最大,标准差为0.23℃。以浮标观测的海-气通量强迫一维海洋混合层模式可以再现SST日变化特征的季节内差异,据此诊断发现海表净热通量和混合层深度的季节内变化是MJO影响SST日变化振幅的主要途径。
- 杨洋于卫东孙即霖李奎平刘延亮高立宝
- 关键词:海表温度季节内振荡日变化
- 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的物理海洋观测
- 2013年
- 介绍了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中物理海洋部分的观测情况,包括航次站点位置、观测方式、观测内容、仪器设备和部分观测结果。整个航次顺利完成了预定工作内容,获得的数据可反映出观测海区的水团、环流等海洋特性。数据初步分析显示:南极半岛海域存在明显逆温层,普里兹湾P1断面观测时段可能不存在底层水下沉。
- 连展乔方利魏泽勋王海员冯颖杨效东高立宝
- Recent changes in the thickness and depth of subantarctic mode water
- Argo float data indicate that the Subantarctic Mode Water (SAMW) has thickened and deepened between 2005 and 2...
- 高立宝
- 适用于浮标码头测试时吊放回收的r形锚系与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浮标码头测试时吊放回收的r形锚系与方法,包括浮标、锚系绳、环状件、锚链、锚块和起吊绳,所述锚块设置于水底,通过锚链与环状件连接,所述浮标连接锚系绳的一端,所述锚系绳穿过环状件另一端固定于设置在码头上...
- 苏清磊李超宁春林李安山徐鑫强王为民李劳钰于卫东方越刘琳尹木兰王海员刘宝超段永亮杨光杨洋李奎平王辉武刘延亮高立宝
- 文献传递
- 南极绕极流的表层环流结构和能量分布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利用历史的表面漂流浮标资料研究了南极绕极流的平均结构、变化规律和能量特征。强劲的南极绕极流沿着纬向从西向东流动,并伴随着复杂多变的海洋锋面,主导着整个南大洋的海洋环流系统。首先,标准方差椭圆表明,阿加勒斯回流和东澳大利亚暖流是南极绕极流重要的流量补充。在南半球的冬季,南极绕极流的流速随着西风的增强而增强。在南极绕极流经向摆动的影响下,流核上的经向流速比纬向流速具有更加不稳定的特征。另外,南极绕极流从非洲南部开始自西向东逐渐减弱。其次,从能量的角度讨论了南极绕极流的细节特征。平均动能、扰动动能及其均方根在流核区域都很强,扰动动能和平均动能比值的趋势恰恰相反,强(弱)能量分布区域的涡旋耗散反而比较弱(强)。除了扰动动能和平均动能的比值之外,所有的能量形式都呈现了从西向东减弱的趋势。涡动耗散对南大洋北部的平均动能影响更大。
- 高立宝于卫东王海员
- 关键词:南极绕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