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晓溪

作品数:14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7篇哲学宗教
  • 4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学

主题

  • 4篇主义
  • 3篇伦理
  • 3篇国外马克思主...
  • 2篇以人为本
  • 2篇人为本
  • 2篇视域
  • 2篇西方马克思主...
  • 2篇伦理诉求
  • 2篇逻辑
  • 2篇马克思主义
  • 2篇解放政治
  • 2篇拜物教
  • 2篇城市
  • 1篇当代西方社会
  • 1篇意识形态批判
  • 1篇哲学
  • 1篇政治
  • 1篇政治学
  • 1篇政治哲学
  • 1篇政治哲学研究

机构

  • 9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中南财经政法...

作者

  • 13篇高晓溪
  • 6篇董慧
  • 4篇王雨辰
  • 2篇李光玉

传媒

  • 2篇唐都学刊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哲学研究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甘肃理论学刊
  • 1篇理论月刊
  • 1篇社科纵横
  • 1篇天府新论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前沿
  • 1篇社会科学文摘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12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空间批判与国外马克思主义解放政治的逻辑
2016年
“空间转向”通过挖掘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结合当代西方社会现实,建构了新的解放政治学。当代社会批判理论的“空间转向”开始于列斐伏尔、福柯,经晚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詹姆逊、哈维和后现代地理学家索亚发扬光大。限于篇幅,本文主要论述列斐伏尔和哈维的理论建构和他们的解放政治学,并剖析其理论对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社会和丰富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当代价值。
王雨辰高晓溪
关键词:列斐伏尔哈维拜物教逻辑解放政治
关于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范式的若干思考
2013年
当前我国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学术形态与政治话语之争导致的"衔接困境"阻碍了双方建设性的理论对话。本文拟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中认识论与方法论层面的变革入手,探讨如何构建以"融合视域"为理论内核的中国作风与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范式,以期勾勒出清晰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图景并使其真正成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思想资源。
高晓溪李光玉
关键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生存论转向与资本的空间诠释学——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视角分析
2015年
马克思存在论变革的实质,是由实体性的抽象存在论向感性的、社会历史性的生存论转变,而作为主体生存之可感维度的"空间"却呈现了跌宕的命运起伏。自马克思在哲学人类学层面开启感性的空间探讨后,经海德格尔"诗意栖居"的存在论驻足,到列斐伏尔基于"身体空间"的微观政治批判,空间不仅剥离了场域化的抽象解读,也以多元的话语姿态渗入到现代乃至后现代社会的文化病理分析中。
高晓溪董慧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存论转向资本
城市空间活力的伦理诉求被引量:3
2012年
城市化大举扩张伴随着城市空间的快速生产,但传统的城市空间生产忽视伦理性因素,使城市空间排除了"人"的因素,失去了活力的根基,不利于城市化本质的实现。将伦理性因素纳入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之中,对于探索符合活力要求的空间生产方式,进而更好地推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与提高城市现代化水平起到非常重要作用。
高晓溪董慧
关键词:诉求
城市空间批判与生态城市化被引量:4
2013年
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城市化发展的速度、品质、效率令人瞩目,但其拓展与深化也带来了日益突出的问题。化解高速城市化带来的诸多城市危机,建设美好、和谐的城市,满足人类居住的向往,生态城市化理应成为探索可持续城市化的理想路径。要真正认识并走向生态城市化,应充分了解时代以及城市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树立合理的城市生态价值观念,最终将对生态城市化的把握和认同落实到人类的道德实践之中。
董慧高晓溪
关键词:城市化可持续发展
论激发城市空间活力的伦理路径被引量:3
2014年
空间生产的历史嬗变使城市空间呈现出异质性的现实面貌,但美好生活的追求始终是城市空间生产的价值归旨。活力化的城市空间在动力论、生存论、价值论等方面勾勒出城市空间生产全新理论图景,既在理论上破除了现代性视阈下的空间"隐忧",也在理论上为"城市,让生活更美好"提供了合理诠释。本文基于伦理视阈,试图建构以"现实之人"为理论轴心的活力激发路径。
李光玉高晓溪
关键词:以人为本
伦理学视域下城市空间活力问题研究
城市空间活力是城市空间生产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启蒙运动以来,渐次开启的现代性语境既凸显了城市空间的时代价值,也推动了问题域的转换。被科学技术、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等挟持的日常生活提供着主体全新空间体验的同时,也透露着马克思...
高晓溪
关键词:伦理思想马克思主义
文献传递
和谐与活力: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农业观及其启示被引量:3
2013年
现代农业取得了重大成就,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存境遇,但人类却为此付出了惨痛的生态、环境及资源代价,现代农业遭遇困境,危机四伏。笔者认为,怀特海式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其内在深层的"和谐"、"生态"和"创造力"的思想与中国文明和哲学传统有天然的接近,怀特海与马克思都有着对人类命运及福祉的共同关切,因而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的农业观或许能为中国农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与视角,从而使中国找到具有中国特色的动力机制与平衡机制协调发展,即充满活力、和谐持续的"后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董慧高晓溪
关键词: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后现代农业
国外马克思主义的空间批判及其局限
2017年
20世纪70年代以来,后现代话语的普遍介入不仅泛化了批判理论的谱系,也敞开了左翼激进思潮的多样性可能,其中,“空间转向”通过挖掘历史唯物主义的空间维度,结合当代西方社会现实,建构了新的解放政治学。
王雨辰高晓溪
关键词:国外马克思主义后现代话语当代西方社会空间维度
城市空间正义——以城市空间活力的建构为线索被引量:19
2012年
空间城市化与现代化作为空间发展的必然趋势,目的是为城市主体提供更好的生活,忽视空间正义的价值取向等同于历史必然性的丧失。城市发展的空间与活力转向以及政府、市场与个人三者的空间博弈导致的矛盾日益突出这一现实语境为空间正义的彰显提出严峻挑战。本文试图在分析空间的物质性与社会性两大特征的基础上阐述空间正义原则的基本内容,梳理提出背景、原因,进而反观我国城市空间发展的现实境遇,以期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消费过程中通过空间正义的彰显构建活力化城市空间。
高晓溪董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