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娟碧
- 作品数:30 被引量:114H指数:6
- 供职机构:江门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门市科技局立项课题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江门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建筑科学化学工程更多>>
- 循证护理在提高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提高老年性痴呆患者生活质量及延缓病情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将79例老年性痴呆患者在入院时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40例和非循证护理组39例,其中循证护理组实施系统的循证护理方法,对非循证护理组实施常规护理。结果:循证护理组的生活质量指标得分明显高于非循证护理组,证明患者功能康复及健康状况明显优于非循证护理组(P<0·01)。结论:通过循证护理不仅利于提高老年性痴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患者延缓病情的发展。
- 高娟碧
- 关键词:循证护理老年性痴呆生活质量
- 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45
- 2013年
- 目的评价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工具在脑卒中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探讨其对预防误吸、窒息的作用,提高患者进食乐趣,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对150例脑卒中患者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专科护士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即床边吞水测试和床边吞糊测试)的系统性研究,运用《吞咽进食护理单》、洼田饮水试验及评估标准和《进食功能评估标准》记录入院时和出院前测试结果;住院期间采取安全进食指导,记录发生误吸及窒息情况。结果入院时15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床边吞水测试57例(38%);未通过床边吞水测试93例(62%),其中通过吞糊测试64例,需经鼻留置胃管鼻饲进食29例。出院前150例脑卒中患者通过床边吞水测试117例(78%),未通过床边吞水测试33例(22%),需经鼻留置胃管鼻饲进食18例。吞水测试通过患者在安全进食指导后误吸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吞糊测试通过患者在安全进食指导后误吸发生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吞水测试通过患者与吞水测试未通过患者对比,吞水测试未通过患者早期预后差,住院时间延长。结论及时对脑卒中患者进行吞咽功能障碍评估,及早配合针对性安全进食指导,大大减少误吸、窒息等并发症,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质量。该操作程序简单、易掌握、易执行、耗时短,护士易接受,且实用性强,患者获得进食乐趣,有利于脑卒中患者的康复。
- 高娟碧梁卫群胡荣亮李清浓陈丽萍黎冠东陈颂玲
- 关键词:脑卒中吞咽困难误吸康复护理
- 江门地区老年专科护理联盟平台的建设与实践
- 2021年
- 目的探讨建立地区老年专科护理联盟,提升区域老年专科护理的专业水平,为医养结合试点城市的建设打下基础。方法以三甲医院为盟主建立江门地区老年专科护理联盟,共纳入本地区34家医疗机构,通过建立沟通制度,培训联盟医院专科护士,指导和协助建立老年专科小组,建立老年专科护理技术工作指引、培训、查房,定期在联盟医院开展个案讨论等形式,提升基层老年专科护理水平。结果2016年9月-2017年2月培养了30名老年专科护士;联盟建立后,学员专业能力较培训前显著提高;联盟内所有医院制定专科流程指引;完成了72例个案收集,举行全市护理交流学习巡查2次、疑难病例讨论17次及护理个案讨论会31场次。结论老年专科护理联盟有效的促进了地区老年护理的发展,提供专科知识交流平台,提升了地区老年护理质量。
- 区秀丽陈玉珍高娟碧刘雪琴黄静赵爱兰
- 关键词:老年护理
- 磁共振黑血序列血管壁成像颈动脉易损斑块的研究
- 目的 颈动脉颅外段动脉粥样硬化是引起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原因.影响脑梗死的关键因素是血管斑块组成及其易损性,本研究拟采用MRI血管壁成像结合黑血技术,了解血管组织结构、管壁厚度、斑块成分等信息.评价管腔内径、管腔外径、斑...
- 李方明李伟黎冠东钟建新高娟碧赖穗翩李冰华
- 吉西他滨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比较研究思路总结被引量:5
- 2021年
- 目的:对吉西他滨或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吉西他滨联合顺铂治疗,观察组50例患者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32.00%,与对照组的34.00%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便秘、恶心呕吐、皮疹及血小板减少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P<0.05)。观察组治疗后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效果较为确切,不良反应较低,患者耐受性较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崔当鸽崔粉鸽舒细娥高娟碧胡佳雯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培美曲塞吉西他滨顺铂
-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患者中的初步应用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脑血管支架形成术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和效果。方法将100例脑血管支架形成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接受为期7天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实施传统常规的护理,两组在干预后分别进行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遵医准时复诊率、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观察指标的评价。结果干预后,干预组的平均住院时间(6.67±0.12)d、平均住院费用(33606.42±1268.32)元、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遵医准时复诊率98%、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53.21±4.76)分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8%优于对照组水平(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通过实施7天的标准化护理项目,确保患者护理质量,促进脑血管支架成形术患者早期康复,恢复正常生活。
- 高娟碧林萍盛陈丽萍梁海霞李方明黎冠东梁卫群
-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脑血管支架成形术
- 早期康复干预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13o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康复组各65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康复组实施早期康复干预,为患者选择最恰当的康复训练项目。原则是尽可能地破坏患者异常的运动模式,促进正常的运动机能,通过各种方法,促进患者的身体机能逐步向下一个恢复阶段过渡。结果两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ADL)康复前后Barthel指数比较,较康复前显著提高,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提高(P〈0.01),发生继发障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有积极作用,能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继发障碍的发生率、致残率。
- 高娟碧
- 关键词:急性脑卒中康复干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太极十式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坐位式太极十式运动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疗效作用。方法:将158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太极组76例和对照组82例,两组均接受脑卒中的常规治疗。太极组采用坐位式太极十式运动进行康复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运动。两组经四周对照和观察再判断疗效。结果:两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O.01)。两组患者在肢体平衡协调性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坐位式锻炼太极十式运动有助于脑卒中偏瘫患者患侧肢体功能恢复和平衡功能的改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增强抗跌倒能力,降低致残率。
- 高娟碧冯玉珍李清浓李美平杨惠芬尹雪梅
- 关键词:脑卒中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 非约束工具在脑卒中病人防脱管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为预防不配合治疗的脑卒中病人发生非计划拔出各种管道,既可减少脱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又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制作了手部护套(handmitt俗称波板)。方法将220例不配合治疗的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10例。对照组行传统固定法,用不规范的布料来周定如枕袋、床单或病人衣服等;观察组行波板同定,根据病人性别分大、中、小号,分左右手选择恰当固定。观察两组病人的脱管例数、手部并发症、工具松脱等几个方面;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调查病人的舒适度、活动度是否满意等内容。对上述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使用波板的脱管数、并发症发生总数明显低于对照组,使用波板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手部护套(handmitt俗称波板)能有效预防不配合治疗的脑卒中病人发生非计划拔出各种管道,减少脱管不良事件的发生,又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
- 高娟碧陈丽萍李美平李清浓
- 关键词:脑卒中
- 青年脑卒中患者的脑血管病因分析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 探讨青年脑卒中的脑血管病因特点.方法 2009-01-2012-10在我院住院的18~45岁青年脑卒中患者122例,对其脑血管造影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所有患者中,脑血管狭窄或闭塞56例(45.9%),动脉瘤5例(4.1%),Moyamoya病7例(5.7%),动静脉畸形5例(4.1%),动脉夹层3例(2.5%),静脉窦血栓形成4例(5.7%),未发现责任病变血管42例(33.6%).结论 对青年卒中患者应积极查找血管因素,对发现的责任病变血管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
- 李方明刘亚杰黎冠东梁宇闯高娟碧
- 关键词:青年脑卒中脑血管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