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高丽

作品数:72 被引量:565H指数:14
供职机构:烟台大学海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4篇学位论文
  • 3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1篇农业科学
  • 8篇生物学
  • 5篇文化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化学工程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政治法律

主题

  • 30篇沉积物
  • 13篇
  • 12篇磷释放
  • 7篇滇池
  • 7篇水体
  • 7篇土壤
  • 7篇花生
  • 7篇基因
  • 5篇低铁
  • 5篇营养盐
  • 5篇磷含量
  • 5篇磷形态
  • 5篇教学
  • 4篇滇池沉积物
  • 4篇绿潮
  • 4篇解磷
  • 4篇解磷菌
  • 4篇湖泊
  • 4篇基因型
  • 4篇赋存形态

机构

  • 54篇烟台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
  • 8篇青岛农业大学
  • 7篇山东农业大学
  • 7篇中国科学院烟...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山东省分析测...
  • 2篇美国农业部
  • 1篇鲁东大学
  • 1篇云南省环境科...
  • 1篇中国海洋大学
  • 1篇铜仁职业技术...

作者

  • 71篇高丽
  • 11篇史衍玺
  • 10篇周健民
  • 8篇柳莹
  • 7篇杨浩
  • 7篇魏权
  • 6篇唐志红
  • 6篇侯金枝
  • 5篇陈捷
  • 5篇唐永政
  • 5篇宋鹏鹏
  • 5篇徐刚
  • 5篇张文斌
  • 4篇孙卫明
  • 3篇冯俊荣
  • 3篇吕迎春
  • 3篇孟祥森
  • 3篇张友
  • 2篇邢荣莲
  • 2篇鞠宝

传媒

  • 5篇土壤通报
  • 5篇农业环境科学...
  • 4篇海洋环境科学
  • 4篇生态环境学报
  • 3篇环境科学学报
  • 3篇水土保持学报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土壤
  • 3篇中国油料作物...
  • 2篇植物营养与肥...
  • 2篇生物学杂志
  • 2篇水土保持科技...
  • 2篇环境科学研究
  • 2篇大学教育
  • 2篇农业资源与环...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微生物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海洋科学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3篇2018
  • 6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5
  • 8篇2004
  • 3篇2003
7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滇池水体BOD_5和COD_(Mn)空间变化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通过对滇池进行全湖集中采样和分析,揭示了滇池水体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和高锰酸盐指数(CODMn)的空间变化规律.BOD5和CODMn变化范围分别是2.3~7.9mg/L,5.1~15.4mg/L,BOD5平均值草海(5.9mg/L)高于外海(5.1mg/L)CODMn平均值外海(10.17mg/L)高于草海(8.67mg/L),2个指标在入河口水域都相对较高.水平方向上,BOD5变化特点是南北高,中间低,西部高,东部低.垂直方向向上BOD5随水深增加递减.而CODMn的高值区域主要出现在草海和外海海埂、盘龙江、大青河入湖口水域、西部观音水域以及东北部宝象河、东部梁王河和捞鱼河入湖口水域、东南柴河入湖口水域.垂直方向上,从表层到水-沉积物界面水体,其CODMn都呈增加趋势.随着工业点源污染的控制,城市生活污水的排入和面源有机污染物的输入以及内源释放是决定滇池BOD5和CODMn空间变化的主要原因.
吕俊杰杨浩陈捷高丽徐晓锋刘忠翰庄严
关键词:滇池BOD5CODMN
清末侵权责任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侵权责任制度发轫于秦汉时期,唐朝时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此后又经过宋、元、明、清各朝的发展,到清代时已相对比较完备。但纵览各朝各代法条,我们不难发现,有关侵权责任的规定始终散落在各种法律法规中,比较散乱。所以,我国古...
高丽
关键词:清末时期侵权责任制度大清民律草案
沉积物解磷菌的研究进展:分布、解磷能力及功能基因被引量:11
2023年
磷是大多数水体富营养化和有害藻华暴发的重要诱因。当外源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后,沉积物内源释放可在较长时间内成为水体磷的主要来源。作为水圈磷地球化学循环的主要驱动者,解磷菌在沉积物磷的释放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相较于农业土壤而言,沉积物解磷菌的研究起步较晚,其分子机制的研究仍处于起始阶段。鉴于此,本文概括了解磷菌的主要种属、不同生境沉积物中分布的特征以及藻华生消对解磷微生物群落组成的影响,梳理了解磷菌的矿化、溶解等主要解磷机制和关键功能基因,并对水体生态系统解磷菌的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旨在为藻华期间水体磷循环以及富营养化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马凯王效昌谢嘉慧高丽
关键词:沉积物解磷菌功能基因有害藻华
微生物和硬毛藻对天鹅湖不同湖区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荣成天鹅湖为一天然瀉湖,近年来绿潮硬毛藻大量爆发,内源污染日益严重。以大型硬毛藻和不同湖区沉积物为试材,设置沉积物+水、沉积物+水(灭菌)、沉积物+水+藻、沉积物+水+藻(灭菌)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微生物活性及藻类条件下上覆水体氮磷质量浓度的变化,同步监测水土界面DO和pH等理化参数,以探讨藻分解和微生物对天鹅湖不同湖区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为藻华消亡过程中内源污染的治理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微生物存在和硬毛藻分解可使水体氮质量浓度明显增加(P<0.05)。试验过程中,水体总氮在有藻和无藻条件下的质量浓度变幅分别为1.56-14.11 mg·L^?1和0.11-8.96 mg·L^?1,后期灭菌处理明显低于未灭菌处理。藻分解对水体磷质量浓度具有极显著影响(P<0.01),有藻条件下灭菌处理总磷质量浓度为0.31-1.27 mg·L^?1,未灭菌处理为0.27-1.41 mg·L^?1;而无藻条件下灭菌和未灭菌处理变幅分别为0.019-0.047 mg·L^?1和0.025-0.078 mg·L^?1。在天鹅湖,不同湖区沉积物氮磷的释放能力存在差异,水体氮质量浓度在有藻和无藻条件下均表现为西北部>湖中心>湖南部,磷质量浓度有藻条件下与氮一致,而无藻条件下则表现为湖中心>西北部>湖南部。湖中心沉积物处理水体营养盐浓度受微生物活性影响较大。3种因素对水体氮磷质量浓度的影响效应表现为:藻类>微生物>沉积物。可见,在藻类大量暴发且微生物活性较高的湖中心及西北部,沉积物氮磷的释放潜力较大,尤其在藻类堆积腐烂时期,应引起足够重视。
魏烈群徐书童王效昌高丽
关键词:微生物活性沉积物氮磷
环境条件变化对滇池沉积物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25
2005年
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以滇池表层新鲜沉积物和湖水为材料,研究了氧化还原状况、水体扰动、pH值等环境因子对沉积物P释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好氧条件相比,厌氧状态大大促进沉积物中P的释放,最大释放量为3.96 mg.随着湖水pH值的升高,沉积物的释P量明显增加,碱性条件下P释放量是中性条件的几百倍.水体扰动对沉积物P释放的影响不大.不同环境因子相比,湖水在碱性条件下(pH 10.5)P的释放速率最大,高达68.04 mg/(m2·d),厌氧条件次之,变化在7.73~8.91 mg/(m2·d),对照和扰动条件下P释放速率很低.湖水pH值增加和氧化还原电位降低是滇池沉积物释P的主要机制.
高丽杨浩周健民
关键词:滇池环境因子
天鹅湖泻湖表层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空间分布特征被引量:6
2015年
以山东半岛天然泻湖—荣成天鹅湖为研究对象,研究了表层沉积物中总磷、各形态无机磷、有机磷的含量水平及空间分布特征,明确了不同湖区沉积物磷的潜在生物可利用性,并对各形态磷与磷酸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天鹅湖表层沉积物总磷含量变化在236.9~689.7 mg kg-1之间;在大多数样点,无机磷含量高于有机磷,钙结合态磷是无机磷的主要存在形式。有机磷含量变幅为40.57~198.7 mg kg-1,中等活性和非活性有机磷之和占有机磷总量的90%以上。相关性分析表明,有机磷与无机磷、铁铝结合态磷、总磷呈极显著相关关系,碱性磷酸酶与总磷、有机磷、铁铝结合态磷等呈极显著相关(P<0.01)。天鹅湖沉积物的总磷及各形态磷含量存在较大的空间差异性,其中西北部和东北部铁铝结合态磷、生物可利用磷和活性有机磷含量均较高,说明此湖区沉积物中的磷具有较大生物可利用性。
邵雪琳魏权高丽史衍玺
关键词:表层沉积物赋存形态
微生物和藻类分解对荣成天鹅湖沉积物氮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16
2019年
以荣成天鹅湖的沉积物和硬毛藻为试材,模拟研究了不同微生物活性和藻类条件下上覆水体氮磷的含量变化,探讨了藻类分解和微生物活性对沉积物营养盐释放的影响。在无藻条件下,不同处理水体的总氮和总磷含量随时间的波动较大,分别变化在0.42~11.71 mg/L和0.02~0.32 mg/L之间;中后期各微生物处理氮磷含量的顺序为氯化汞>葡萄糖、对照>甲醛。藻类分解条件下,水体的总氮和总磷含量远高于无藻条件,含量变幅分别为5.43~34.76 mg/L和0.28~1.80 mg/L;初期水体氮磷含量较高,之后随时间呈下降趋势。试验前期,有藻各处理总氮表现为氯化汞>葡萄糖>对照>甲醛,总磷为氯化汞>葡萄糖、甲醛>对照;后期各处理间差异减小。相同微生物活性下,有藻处理水体的氮磷含量均明显高于无藻条件。试验结束时,无藻组各处理沉积物的微生物活性均较低;而有藻条件下相对较高,各处理顺序为对照>葡萄糖、氯化汞>>甲醛。绿潮藻类分解条件下,微生物对天鹅湖沉积物的氮磷释放有着明显影响;微生物活性越强,沉积物氮磷的释放量越大。
张文斌董昭皆徐书童高丽
关键词:微生物沉积物氮磷
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壤碳氮磷分布及其生态化学计量学意义被引量:29
2016年
河口湿地是连接陆地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的纽带。土壤碳(C)、氮(N)、磷(P)元素是湿地生态系统营养水平的重要指示物,显著影响湿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本文研究了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不同植被下土壤C、N、P的分布特征和生态化学计量特征。结果表明,1)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C、N、P含量分别为1.2~8.4、0.2~0.8、0.4—0.6g/kg,平均值分别为3.5、0.4、0.5g/kg;土壤表层的C、N、P含量显著高于亚表层。2)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C/N、C/P、N/P比值分别为4.62~12.67、2.02~16.39、0.22~1.53,平均值分别为8.77、6.81、0.77。土壤C/N、C/P、N/P比值随土壤剖面深度向下递减,不同植被土壤之间的C/N、C/P、N/P比值有所不同。土壤生态化学计量比值显示黄河三角洲新生湿地土壤有机质分解快,氮的矿化度高。因此,提高该地区土壤有机质的归还,同时适当增加氮肥使用成为湿地生态恢复的优先选项。
张友徐刚高丽刘书花吕迎春
关键词:黄河三角洲湿地土壤理化性质
不同基因型花生铁营养效率的差异及其机理研究
中国石灰性土壤上花生缺铁黄化是制约高产、稳产的主要因素.该文针对花生铁营养效率研究与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采用水培、土培、田间试验与化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供试的52个花生品种进行了铁营养效率的筛选,研究了不同基因型花生...
高丽
关键词:花生基因型
文献传递
无机解磷菌对天鹅湖瀉湖沉积物内源磷释放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为研究解磷菌对荣成天鹅湖瀉湖沉积物内源磷释放的影响,以前期筛选的3株无机解磷菌和表层沉积物为试验材料进行室内模拟试验,分析了不同解磷菌接种条件下水体总磷及pH、Eh等参数的动态变化,比较了试验前后沉积物各形态无机磷的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在试验前期,各解磷菌处理水体的pH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沉积物灭菌组和非灭菌组分别降至6.46~6.88和6.66~6.78。试验期间各处理水体Eh不断下降,结束时沉积物-水界面呈厌氧状态。灭菌条件下解磷菌的接种明显促进了沉积物磷的释放,试验后期各加菌处理水体的总磷含量远高于对照;未灭菌条件下水体总磷上升较慢且总体水平较低,不同解磷菌处理间差异较小。试验结束时,大部分加菌处理沉积物中HCl-P(钙结合态磷)含量下降了19.92~50.08 mg·kg^(-1),BD-P(可还原态磷)含量下降1.81~4.19 mg·kg^(-1),而NaOH-P(铁铝结合态磷)未下降。研究表明,无机解磷菌的接种可明显降低上覆水pH,从而使得沉积物中HCl-P溶解释放;HCl-P为天鹅湖沉积物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在解磷菌作用下其对上覆水体磷水平的潜在贡献不容忽视。
王效昌马凯谢嘉慧高丽
关键词:沉积物磷释放磷形态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