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莉莉
- 作品数:81 被引量:597H指数:14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 珠三角的区域分化与协同被引量:6
- 2010年
- 改革开放以来,因改革与开放政策的循序推进、地理位置和交通连接的差异、经济基础的作用及国际分工格局的变迁,珠三角呈现东、中、西岸分化发展的局面。随着政策差异的消失及全面开放格局的形成,珠三角各区域以不同路径和方式深刻融入全球产业链,并呈现协同增长的态势。因全球产业分工格局的内在矛盾,以及珠三角发展的现实基础,珠三角需走基于产业升级与区域融合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 马莉莉
- 关键词:珠三角区域分化
- 低碳城市建设对中国能源生产消纳耦合协调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运用2003—2020年全国288个地市级城市的面板数据,检验低碳城市建设对能源生产消纳耦合协调性的影响。研究发现:低碳城市建设能够通过加大地方主政官员晋升压力、促进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和推进居民生活绿色转型,对中国能源生产消纳耦合协调性产生正向促进作用;地方政府对能源安全的关注度将弱化低碳城市建设对能源生产消纳耦合协调性的促进作用;可再生能源生产消纳耦合协调性提高并不意味着资源型城市将丧失资源禀赋,资源型城市在不断寻求能源转型的过程中,能够形成新的发展优势。因此,需要继续加强低碳城市建设,统筹能源安全与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资源型城市能源转型,实现中国能源生产消纳空间格局的优化。
- 余紫菱马莉莉
- 关键词:低碳城市耦合协调度
- 绿色金融与贸易高质量增长——基于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视角
- 2024年
- 绿色金融作为传统金融与环境约束融合而成的新产物,是实现贸易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力量。本文基于当前中国绿色金融发展现状,从微观企业主体入手,探讨了绿色金融对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绿色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增加。机制分析表明,绿色金融会因环境评级的硬约束倒逼企业开展技术创新,也会精准分配资源要素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但这种缓解效应表现为非线性特征。异质性分析发现,绿色金融对出口国内附加值率的促进作用集中于强金融监管地区企业、外资企业及非重污染密集型企业。本文研究结论为推进绿色金融市场化改革以及促进贸易高质量增长提供新思路。
- 刘珊马莉莉
- 关键词:绿色金融技术创新
- 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出口贸易碳结构测算被引量:5
- 2015年
- 本文利用投入产出分析法,测算了2005—2012年我国商品出口中的隐含碳排放量。结果表明,高能耗部门是隐含碳的主要来源,并且我国出口商品贸易的隐含碳排放量呈持续增长态势。所以,本文提出我国需要实施"低碳化"的外贸对策,即外贸商品结构需要向结构多元化和产品高级化方向转型,鼓励高能效商品出口,不断提升商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 徐沛豪马莉莉
- 关键词:低碳经济出口贸易结构
- 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数字经济发展影响的实证检验被引量:1
- 2024年
- 文章基于2010—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多期DID模型检验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数字经济发展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借助反事实分析法进一步探究政策效应的强度差异。研究发现:(1)随着自贸试验区的设立,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得以提升,具体可通过贸易便利、技术创新和监管服务三条路径发挥作用。(2)自贸试验区设立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会受财政依赖程度的影响,更多地取决于政府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沿海型自贸试验区相比内陆型自贸试验区,其设立的“数字效应”更为明显。(3)未来应以广东、福建、河南、四川、浙江等为抓手,差异化打造数字自贸区建设标杆。同时,创新经验复制推广的样区可重点考虑贸易便利化方面、技术创新层面和监管服务领域。
- 王喆余紫菱马莉莉
- 关键词:贸易便利技术创新
- 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问题的述评及思考被引量:7
- 2014年
-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期我国向西开放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问题,既有文献的研究脉络与内在逻辑主要涉及:对其历史由来与提出背景进行解析;探讨其内涵及战略意义;分析现实基础与合作内容;把握潜在挑战及战略选择。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研究亟待深化,需要将潜在挑战纳入战略考量,建构协同转型机制以及重视人文交流与合作。
- 张亚斌马莉莉
- 东亚产品内分工中香港角色转化及其定位
- 2011年
- 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以中国为轴心的东亚产品内分工体系迅猛发展。香港凭借独特的地缘优势,通过发挥贸易平台功能、跨国机构集聚功能、外资中转功能和资本市场筹资功能,助推内地跻身东亚产品内分工体系的轴心地位。
- 马莉莉
- 破解陕西经济增长中的结构性矛盾
- 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实施以来,陕西作为西部重要省份,抓住政策机遇,推进地区发展,近年来实现了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与此同时,一些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并且有所深化。正确应对经济增长过程中的矛盾与问题,是陕西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
- 马莉莉
- 东亚生产网络兴起背景下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选择被引量:3
- 2015年
- 东亚生产网络兴起是20世纪末以来全球经济变迁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不仅使模块网络化这一新兴生产组织方式得以发展,而且重构了全球分工格局,深刻影响了中国、东亚、欧洲、北美、非洲等国的国际地位。丝绸之路经济带就是在全球分工格局的内在矛盾激化后,中国作出的现实选择。根据东亚生产网络发展提供的经验和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地区资源条件,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需要选择特定的发展战略。
- 马莉莉张彤黄文学
- 关键词:东亚生产网络互联互通
- 中欧制造业增加值贸易分解、分工格局及价值网络结构——基于“MRIO-VRCA-VSNA”方法的多维透视被引量:2
- 2022年
- 本文通过构建全球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创新性地融合多种方法深入分析了中国与欧洲国家制造业及细分部门的贸易价值构成、显性比较优势、全球价值链参与度、分工地位和价值网络结构。研究发现:(1)总体上,中国对欧洲制造业间接出口国内增加值的规模及其年均增长率均大于出口国外增加值,德国占中国对欧洲出口增加值总额的比重高达25.59%;中国为增加值贸易顺差,技术密集型部门增加值出口的年均增长率高于增加值进口。(2)中国劳动密集型部门增加值显性比较优势指数较高,但技术密集型部门较低,中欧制造业的比较优势具有较强的互补性;中国多数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部门的增加值显性竞争优势指数有所提升。(3)中国制造业的前向参与度总体上大于后向参与度,价值链分工地位普遍提升;中国的计算机、电子、光学设备以及机械设备部门前向参与度低于欧洲五国,但呈现出了先降后升趋势,后向参与度正好相反。(4)中欧制造业价值网络的“中心-外围”结构特征非常显著,德国大多数部门的网络中心度和网络权力指数处于领先地位,中国仅次于德国;中国正由价值网络中的“从属者”向“主导者”转型,双边增加值贸易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 张亚斌马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