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煜春 作品数:16 被引量:55 H指数:5 供职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农业科学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更多>>
湖南地区不同集约化栽培模式下双季稻稻田CH_4和N_2O的排放规律 被引量:9 2013年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湖南双季稻稻田不施氮(NN)、当地常规(FP)、高产高效(YE)、再高产(HY)、再高效(HE)5种不同栽培模式下温室气体(CH4、N2O)的排放规律.结果表明:水稻生长季CH4累积排放量变化为(206.5±37.5)kg·hm-2(FP,早稻)~(490.5±65.7)kg·hm-2(HE,晚稻),N2O-N累积排放量变化为(0.08±0.05)kg·hm-2(NN,早稻)~(0.326±0.15)kg·hm-2(HY,晚稻).不同栽培模式对CH4和N2O的排放都有显著影响(p<0.05).HE模式CH4排放显著高于其他模式62%~87%(p<0.05),尤其是晚稻季节;除NN模式外,其他4种模式间N2O排放差异不显著.冬季休闲期也是CH4和N2O排放的重要时期,分别占全年排放量的9.7%~19.7%和42%~62%.CH4主导了稻田不同栽培模式下的综合温室效应,在各模式中均占95%以上.施氮肥提高了作物产量,降低了温室气体强度(GHGI).在5种模式中,YE和HY模式温室气体强度较小,HY模式下仅为(0.97±0.16)kg·kg-1(以每kg产量排放的CO2当量计).因此,与FP模式相比,YE和HY模式既能提高产量和氮肥利用率,也能减缓温室效应;但HE模式排放的温室气体较高,在实际应用前尚需进一步研究. 孔宪旺 刘英烈 熊正琴 马煜春 张啸林 秦建权 唐启源关键词:CH4 N2O 一种测定自然水面氨挥发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测定自然水面氨挥发的装置,包括水面集气罩、空气氨吸收瓶、水面氨吸收瓶和抽气泵,水面集气罩为顶面密封、底面开口的倒扣式空罩,水面集气罩靠近顶部的侧边对称固定有漂浮板,水面集气罩顶面设有竖直进气管和出气口... 马煜春 刘翠英 胡正华 孙丽英文献传递 太湖地区两种典型水产养殖系统CH_4排放研究 被引量:6 2018年 水产养殖系统是大气CH4重要的人为源,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太湖地区是水产养殖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但CH4排放原位监测数据比较缺乏,对水产养殖系统温室气体排放进行原位观测,有助于降低当前湿地生态系统温室气体排放估算的不确定性,可为进一步准确估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提供数据支撑和依据。为了比较太湖地区两种典型水产养殖系统CH4排放规律,探明其影响因素,以混养鱼塘和蟹塘两种具有代表性的水产养殖系统为研究对象,于2016年3月—2017年3月采用漂浮箱(淹水期)和静态箱(排水期)结合气相色谱法监测其CH4排放通量。结果表明,水产养殖系统中CH4排放主要集中在淹水时期,其排放通量与沉积物温度(t)、沉积物溶解有机碳(DOC)和水体溶解氧浓度(DO)呈显著相关(P<0.05)。混养鱼塘和蟹塘CH_4累积排放量分别为64.4 kg·hm^(-2)和51.6 kg·hm^(-2),差异显著(P<0.05)。水生植物(伊乐藻Elodea nattalii)显著影响蟹塘CH_4排放,有水生植物覆盖区域CH4排放量较无水生植物覆盖区域高14%(P<0.05)。与混养鱼塘相比,蟹塘单位收入的甲烷排放所引起净温室效应(NEB-scale·GWP-CH_4)提高了80%,达到显著水平(P<0.05)。以上结果表明,在评估区域温室气体排放清单时应考虑水产养殖池塘的类型。 马煜春 马煜春 刘翠英 刘翠英 汪方圆 周伟关键词:蟹塘 一种测定自然水面氨挥发的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定自然水面氨挥发的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水面集气罩、空气氨吸收瓶、水面氨吸收瓶和抽气泵,进行氨挥发测定时,由抽气泵提供动力,空气由竖直进气管进入,一部分空气经由通气嘴进入空气氨吸收瓶中,另一部分空气进入... 马煜春 刘翠英 胡正华 孙丽英文献传递 水网地区大气氮磷沉降采集方法及其采集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网地区大气氮磷干沉降采集方法及其采集系统,雨水感应器根据降雨与否控制箱体顶部的滑板,在雨天滑板滑动至干沉降接收器上方,由湿沉降接收器收集湿沉降;在非雨天滑板滑动至湿沉降接收器上方,由干沉降接收器收集干沉降... 熊正琴 孙丽英 李博 马煜春文献传递 不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下稻—麦轮作生态系统净温室效应研究 农田生态系统在全球大气温室气体(CH4、N2O和CO2)净交换和碳收支中占有重要地位。全面考虑农田生态系统碳收支和CH4、N2O排放的综合温室效应构成了该系统的净温室效应。不同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的实现依托于土壤-作物系统... 马煜春关键词:稻麦轮作系统 水稻育秧 氮肥农学利用率 高效栽培模式 文献传递 不同种植制度对稻田旱作季节CH_4和N_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20 2010年 通过大田试验研究了稻田旱作季节几种典型种植制度对CH4和N2O排放的影响,包括休闲(fallow)、油菜对照(OR-ck)、小麦对照(W-ck)、油菜施N(OR-N)和小麦施N(W-N)5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稻田旱作季节N2O排放明显,CH4排放量较低,甚至表现为弱的CH4汇。稻田旱作季节N2O排放除受到N肥和种植制度影响外,还受土壤含水量影响,施N处理显著促进了N2O排放,降雨后N2O排放明显。小麦和油菜施N处理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别为18.51和13.47μg.m-2.h-1,季节累积排放量分别为87.31和59.48 mg.m-2,均显著高于对照和休闲处理。不同作物种类间N2O平均排放通量无显著差异,N2O季节累积排放量则表现为小麦显著高于油菜。各处理综合温室效应(100 a)依次为:OR-N>W-N>W-ck>fallow>OR-ck。各施N处理综合温室效应以N2O为主,但各无N处理则以CH4为主,也不容忽视。 黄太庆 马煜春 熊正琴 孔宪旺 余丰毅关键词:CH4 N2O 稻田 旱作 新农科建设背景下作物栽培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24年 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对涉农专业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课程教学是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本文以作物栽培学课程为研究对象,从思政元素、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体系4个方面对该课程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并提出对应的优化改进建议,具体包括挖掘思政元素,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以及建立多元考核体系。目的在于为新农科背景下涉农高校作物栽培学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提供参考,提升新农科人才培养质量。 孙丽英 马煜春关键词:作物栽培学 田间实验 作物群体 环巢湖流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研究——以桐城市生态基地为例 2018年 随着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传统农业正逐步向现代农业加快转变。研究环巢湖流域生态农业对于促进安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以桐城市南口生态基地为例,按照田间、流域、县域3个层次,针对性地规划了桐城市生态农业的3种模式,设计了每个模式的内涵和建设内容,提出了桐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以期对安徽省环巢湖流域及全国同类地区提供借鉴。 杨波 EBISSATchister Morrel 张春雪 马煜春 方文杰 郑向群关键词: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基地 巢湖流域 太湖地区不同集约化栽培模式下稻田CH4排放 被引量:4 2011年 采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太湖地区水稻生态系统甲烷(CH4)排放进行田间原位观测,共设置无氮(NN)、常规(FP)、增产增效(YE)(增产10%~15%,氮肥利用率(NUE)提高20%~30%)、再增产(HY)(增产30%~40%)、再增效(HE)(NUE提高30%~50%)和保产增效(IE)(产量不变,NUE提高20%~30%)六种不同的栽培模式。结果表明,稻田CH4排放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在水稻生长期间先升高后降低,从水稻移栽至抽穗期CH4排放通量占全生育期的93%~98%。不同栽培模式间CH4累积排放量差异显著(p<0.05),HY处理高达258.8 kg hm-2,显著高于未施有机肥各处理;单位稻谷产量CH4排放量差异不显著,平均为CO2 0.60 kg kg-1,提高稻谷产量的模式不会显著影响CH4排放;其中YE处理单位稻谷产量CH4排放量最低,为CO2 0.49 kg kg-1,可以同时实现增产、增效和减排,值得推广。 马煜春 孙丽英 孔宪旺 黄太庆 熊正琴关键词:栽培模式 CH4排放通量 氮肥利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