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海涵
- 作品数:27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153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杰出青年学科带头人基金四川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MR成像和NSE表达水平被引量:4
- 2015年
- 目的:探讨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及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特点。方法:对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表现进行分析。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NSE表达。ELISA试剂盒检测血清NSE水平。结果 :髓母细胞瘤均位于小脑半球,其中右侧11例,左侧6例,部分累及小脑蚓部,肿瘤形状多不规则,小脑皮髓质同时受累,实质部分多分布性,10例为男性,发病年龄最大者为64岁。肿瘤实性部分与小脑灰质比较,T1WI为略低信号,T2WI为等或稍高信号。髓母NSE表达水平和强度显著高于正常人脑组织细胞瘤(P<0.01),17例髓母细胞瘤中NSE大部分呈强阳性表达。病理学显示光学显微镜下组织是原始的、未分化的肿瘤细胞,核梭形,形成许多菊形团瘤细胞。部分组织体积较小,向髓母细胞分化。局部分化为神经节细胞。结论: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MRI表现有一定的特征性,能够与其他小脑肿瘤相鉴别。NSE可作为小脑髓母细胞瘤的神经损伤指标。
- 马海涵游箭唐文国邵志成周继雍邵阳
- 关键词:成人小脑髓母细胞瘤磁共振成像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 神经病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研究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探讨神经病学研究生创新培养模式。方法:比较目前国内研究生培养模式。结果:提出了培养创新能力的神经病学研究生的培养模式和渠道。新培养模式是通过改革教学模式和临床训练方法,引导研究生快速掌握基础研究和临床技能关键内容,具有解决科研和临床问题能力。以新的评价与考核制度,激励教学相长,实现培养目标。结论:新的教学理念有助于神经病学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 邵阳肖波罗治彬马海涵杨期东
- 关键词:神经病学
-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氢质子磁共振波谱研究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海马注射β-淀粉样肽(Aβ1-42)诱发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模型的病理学变化及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 MRS)特性。方法:健康SD大鼠40只,实验随机分为假伤组(Sham组)、阿尔茨海默病模型(AD组)。采用大鼠海马注射Aβ_(1-42)复制AD模型。苏木精-伊红染色法染色观察海马CA1区神经元形态,免疫化学染色观察Aβ的沉积,采用Morris水迷宫法进行大鼠记忆功能的测定。~1H MRS检测AD鼠脑中的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胆碱(Cho)、肌酸(Cr)和乳酸(Lac)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AD组游全程时间延长,错误次数增加,差异显著(均P<0.01)。与Sham组比较,AD组双侧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减少,核固缩增加;且与注射对侧比较,Aβ_(1-42)注射侧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数目显著减少,核固缩显著增加。免疫化学染色Sham组呈阴性;AD组双侧抗Aβ1-42呈阳性,且与注射对侧比较,注射侧阳性显著增加。~1H MRS结果Sham组双侧半球无显著性差异。与Sham组比较,AD组双侧~1H MRS海马NAA/Cr明显降低、Cho/Cr增加、Lac/Cr增加;在AD组,与注射对侧半球比较,注射侧半球海马NAA/Cr明显降低(P<0.05)、Cho/Cr显著增加(P<0.01)、Lac/Cr显著增加(P<0.01)。结论:Aβ1-42能引起大鼠海马CA1区神经元损伤,记忆功能下降,注射Aβ后4周NAA/Cr已有明显改变,与免疫组化发现Aβ1-42表达增强结果一致,提示利用~1H MRS检测NAA/Cr改变,可能有助于AD早期临床诊断。
- 林富春杨期东何建川游箭邵志成马海涵邵阳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Β-淀粉样肽氢质子磁共振波谱
- 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纯化培养与鉴定被引量:20
- 2000年
- 目的纯化培养并鉴定大鼠脑组织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方法根据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的生长时间差异、细胞生长方式及细胞对培养层粘附等特性的不同,改进McCarthy方法纯化培养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用免疫组化法对其鉴定。结果(1)混合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生长分化状况均优于纯化后的生长,以少突胶质细胞表现更为明显;(2)星形胶质细胞呈向心性生长,细胞相邻的接触面有较多的伪足;(3)传代培养的星形胶质细胞保持较强的分裂增殖能力,可在1周左右生长至完全融合,其纯度可达%%以上。纯化后的少突胶质细胞生长缓慢,抗物理、化学损伤的能力差,收获细胞丰度低,传代效果差。结论(1)星形胶质细胞和少突胶质细胞存在相互促进生长的作用;而少突胶质细胞对损伤因素更敏感。(2)星形胶质细胞纯化培养较易;少突胶质细胞纯化培养较难。(3)改良 McCarthy方法简单可靠。
- 伍亚民马海涵廖维宏
- 关键词: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纯化
- 经鼻通路给予bFGF诱导在体成年大鼠SVZ区神经前体细胞增生和分化
- 目的:bFGF,即FGF-2或者heparin-bingding growth factor 2(hbgf-2),prostatropin,是一种具有多潜能的多肽类营养因子,它对于血管生成及干细胞分化诱导都具有一定的作用...
- 刘新峰马海涵郭芮兵徐格林张仁良吴文涛毛晓薇
- 关键词:MCAO经鼻给药
- 文献传递
- 电针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功能修复的作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探讨电针治疗(EA)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功能修复的作用机制。方法: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Injury组)、损伤后EA治疗组(Injury+EA组),建立大鼠坐骨神经损伤模型,损伤模型成功后给予电针治疗。通过检测治疗前后展爪反射,趾间距,腓肠肌湿重的恢复率,以及脊髓诱发电位、运动诱发电位变化,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的作用机制。结果: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给予电针治疗,能显著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受损运动和感觉功能的恢复,降低肌肉萎缩。与Injury组比较,Injury+EA组展爪反射的恢复时间显著缩短(P<0.01),各组大鼠1~5趾趾间距显著增加(P<0.01),腓肠肌湿重的恢复率显著提高(P<0.01),感觉诱发电位波形恢复显著(P<0.01),消失的波形有部分恢复(95%),显著高于Injury组(86%)(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促进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功能修复,延迟肌肉萎缩。
- 袁婷邵志成欧婷陈力学马海涵邵阳
- 关键词:电针治疗坐骨神经神经损伤
- 何首乌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液流变学作用研究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何首乌治疗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流动力学变化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简易智能量表(MMSE)评分在10-24分之间血管性痴呆患者36例给予何首乌水煎剂(相当于制何首乌0.8 g),3次/d,连续服8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检测血液流变学。结果与治疗前比较,MMSE评分治疗前为(16.4±3.8),治疗后(19.4±4.6),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1)。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t=5.56,P〈0.01)、血浆粘度(t=8.56,P〈0.01)、红细胞压积(t=6.81,P〈0.01)、血小板聚集率(t=3.48,P〈0.01)血液流变学指标均明显改善。结论何首乌可以有效地改善血管性痴呆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智能。
- 马海涵邵志成邵阳
- 关键词:血管性痴呆何首乌血液流变学
- 亚低温对星形胶质细胞trkB受体表达的影响被引量:3
- 2002年
- 马海涵伍亚民廖维宏
- 关键词:亚低温星形胶质细胞
- 新生大鼠脊髓损伤修复差异表达基因的筛选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讨新生大鼠半横切后再生时运动皮层神经元基因表达变化及其机制。方法 新生大鼠脊髓单侧横断后即刻局部接受胚胎脊髓移植 ,术后 3d用抑制性消减杂交技术筛选大鼠双侧运动皮层神经元差异表达基因 ,构建差减cD NA文库 ,通过蓝白斑实验和RNA斑点杂交验证差异表达基因真阳性克隆 ,测序分析。结果 在Genbank中检索出 11个上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与 11个不同的蛋白基因有明显同源性 ,7个下调表达的基因分别与 7个不同的蛋白基因有明显同源性。结论 新生大鼠运动皮层神经元轴突中断后的再生过程中有基因表达变化 。
- 马海涵廖维宏伍亚民初同伟
- 关键词:胚胎脊髓移植差异表达基因抑制性消减杂交
- 新生大鼠半横切脊髓内胚胎脊髓移植后大脑皮层cDNA差示文库构建及部分相关基因分析
- 愈来愈多的研究表明,提供适当条件后损伤的CNS能够再生,轴突的再生是由神经元固有的特性和其所处的环境暗示/(environmental cues/)共同决定的。 影响CNS再生的因素很多,主要分为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
- 马海涵
- 关键词:抑制性消减杂交脊髓半横切新生大鼠胚胎脊髓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