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马桂璋

作品数:25 被引量:54H指数:4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4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LMP1
  • 7篇细胞
  • 7篇EB病毒
  • 4篇蛋白
  • 4篇干扰素
  • 4篇病毒
  • 3篇单纯疱疹
  • 3篇单纯疱疹病毒
  • 3篇原核表达
  • 3篇生物学
  • 3篇潜伏膜蛋白
  • 3篇疱疹
  • 3篇膜蛋白
  • 3篇教学
  • 3篇Γ干扰素
  • 3篇EBV
  • 3篇EB病毒LM...
  • 2篇动物
  • 2篇短肽
  • 2篇医学微生物

机构

  • 22篇广州医学院
  • 4篇广州医学院第...
  • 3篇广州医学院附...
  • 2篇广州市儿童医...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2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呼吸疾病...
  • 1篇佛山市第一人...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东莞市人民医...
  • 1篇广东省药物研...

作者

  • 25篇马桂璋
  • 13篇杨英
  • 7篇梁希若
  • 6篇汤郡
  • 5篇李剑
  • 4篇张雪雁
  • 4篇莫薇
  • 3篇方强
  • 3篇蔡征涛
  • 2篇廖伟娇
  • 2篇郑志坚
  • 2篇韩守信
  • 2篇余琳
  • 2篇常汝虚
  • 2篇林勇平
  • 2篇陈广南
  • 2篇吴淑华
  • 2篇朱科伦
  • 2篇李群英
  • 2篇马佩球

传媒

  • 10篇广州医学院学...
  • 10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广州医药
  • 1篇广东医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国际检验医学...

年份

  • 2篇2006
  • 3篇2005
  • 3篇2004
  • 5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2篇1999
  • 2篇1998
  • 1篇1995
  • 2篇1993
  • 2篇1989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EB病毒潜伏膜蛋白1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04年
高俊陈文静廖伟娇马桂璋
关键词:LMP1潜伏膜蛋白1单纯疱疹病毒跨膜蛋白双链DNA
γ干扰素对Bel-7402细胞株Fas/FasL表达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研究γ干扰素对肝癌细胞Bel-7402Fas/FasL表达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γ干扰素对Bel-7402肝癌细胞株进行处理,不同时间免疫组化法观察Fas/FasL表达的改变,并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结果γ干扰素对肝癌细胞Bel-7402Fas/FasL表达随时间和浓度的不同呈动态的变化。γ干扰素100U/ml时FasL的表达表现为一过性升高,24h到顶峰,阳性率(+++),Fas只有微弱表达,二者差异显著(P<0.01)。γ干扰素浓度升高后,Fas的表达升高,500U/ml24h时达到顶峰,阳性率(+++),与100U/ml和250U/ml组Fas组表达有显著差异(P<0.01)。阳性单位(PU)的变化也大致呈此规律。结论γ干扰素对Bel-7402细胞的Fas/FasL都有明显的上调,并与γ干扰素的浓度和作用时间有相关性。
刘琦马桂璋马佩球朱科伦
关键词:Γ干扰素FAS/FASL肝肿瘤
EB病毒LMP1蛋白CTAR23结构域的原核表达及纯化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获得纯化的LMP1CTAR23结构域蛋白。方法用RT-PCR方法从B95-8细胞中扩增EBVLMP1CTAR23结构域的cDNA,将其克隆至PGEM-Teasy载体后进行测序鉴定。亚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GEX-6P-3,转化大肠杆菌BL21,IPTG诱导重组菌株表达。用SDS-PAGE与Westernblot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用Sepharose4B亲和层析柱对表达产物进行纯化,PreScissionProteas酶对融合蛋白进行解离。结果扩增的LMP1CTAR23长度为357bp,测序结果与已知序列吻合。获得PGEX-6P-3-CTAR23原核表达菌株,Westernblot表明重组蛋白能被LMP1单克隆抗体特异结合。获得约42000u的PGEX-6P-3-CTAR23融合蛋白,分离纯化出约13000u的LMP1CTAR23蛋白。结论成功获得EBVLMP1CTAR23蛋白,为研究LMP1致瘤机制,研制生物抗癌药物奠定基础。
张雪雁杨英马桂璋
关键词:EB病毒LMP1原核表达
膦甲酸钠对九种病毒的体外抑制作用被引量:4
1993年
本文观察了膦甲酸钠对人胚肾细胞、人胚肺二倍体细胞、Hep-2细胞及A549细胞等的细胞毒作用,结果表明本品对这些细胞毒性极小。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外有关文献报道,挑选了九种对膦甲酸钠敏感或不敏感的DNA病毒和RNA病毒,用病毒细胞病变抑制法,研究膦甲酸钠在体外对这些病毒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膦甲酸钠对HSV—1、HSV—2、CMV、EBV等疱疹类病毒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特别是对单纯疱疹病毒的作用最为显著,37.8~42μmol/ml即可抑制HSV和100个TCID_(50)的50%细胞病变。
郑志坚马桂璋李叔田常汝虚梁希若
关键词:膦甲酸钠
EB病毒LMP1与细胞信号转导被引量:1
2003年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最先从非洲恶性淋巴瘤组织培养中发现的一种病毒,在分类学上将EBV归入疱疹病毒γ亚科嗜淋巴细胞病毒属的DNA病毒.
张雪雁马桂璋
关键词:EBV信号转导
EB病毒LMP1 CCT蛋白特异性结合短肽的筛选
2006年
目的筛选能与EBVLMP1CCT蛋白高效结合的短肽。方法利用亲和层析和酶切的方法纯化CCT蛋白,并用CCT蛋白筛选噬菌体12肽库。通过夹心ELISA方法分析噬菌体克隆与CCT蛋白的亲和力。通过硝酸纤维膜斑点印迹法进行阳性克隆鉴定。并对阳性克隆进行测序分析。结果对肽库进行3轮筛选后,噬菌体克隆具有良好的富集效果。ELISA方法提示筛选出来的噬菌体克隆能与CCT蛋白高效结合。硝酸纤维膜斑点印迹法证实阳性率达到100%,测序结果显示噬菌体上的短肽有共同序列:IQMPPKWPWPAA。结论从噬菌体肽库中筛选到的噬菌体短肽IQMPPKWPWPAA为探讨LMP1致瘤机理、开发抗鼻咽癌短肽药物及基因疫苗奠定了实验基础。
余琳张雪雁杨英马桂璋
关键词:LMP1
EBV LMP1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1年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于1964年首先从非洲Burkitt淋巴瘤培养细胞中发现的一种人疱疹病毒。在随后的研究中证实其是一种在全球广为分布的双链DNA病毒。约90%的人群感染EBV,EBV感染人群后通常在人体内终生潜伏存在。
莫薇马桂璋
关键词:EB病毒潜伏膜蛋白基因
轮状病毒(HRV)感染患儿双份血清特异性IgG、IgM、IgA抗体动态观察
1989年
HRV是婴幼儿急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36~63%需住院治疗的病例与HRV有关。目前,对HRV感染的诊断主要是以电子显微镜检查,ELISA和核酸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等方法检查粪便中的病毒。但此只能发现粪便中有HRV存在。
郑伯建韩守信严詠楷马桂璋杨英梁希若
关键词:轮状病毒血清诊断
两次打击大鼠所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动物实验模型的建立及病理观察被引量:19
2005年
目的建立两次打击大鼠所致的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动物模型,研究动物各器官代偿与失代偿的反应过程。方法选择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32只),出血+腹腔注射内毒素组(B组,42只),出血组(C组,42只),腹腔注射内毒素组(D组,42只)。在实验的第8、24、48、72小时随机抽取每组大鼠各8只,观察各组大鼠的症状、体征、死亡率;血清内毒素血症阳性率(鲎试验);各脏器功能指标[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动脉血氧分压(PaO2)、丙氨酸转氨酶(ALT)、血尿素氮(BUN)、血肌酸激酶(CK)]及重要脏器的病理形态学变化。结果在实验8~24h,B组大鼠的症状、体征与功能指标(WBC、PaO2、ALT、BUN、CK)均有明显变化,与A组、C组、D组差异有显著性;其肺、肝、肾、心、脾及小肠等重要脏器病理改变明显。在48~72h,存活大鼠的症状、体征、功能指标及重要脏器病理变化逐步恢复;血清鲎试验阳性率为16.7%。MODS的发生率45.2%,总死亡率为21.4%。结论以失血加腹腔内注射内毒素的方法,可成功复制大鼠MODS模型,方法简便,能较好地反映大鼠对创伤和感染因素表现出器官功能由代偿到失代偿的反应过程。
陈德晖黎毅敏陈福雄马桂璋顾莹莹陈国勤张丽梅王国华
关键词:内毒素创伤
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1998年
为建立小鼠病毒性肝炎动物模型,采用单纯疱疹病毒通过小鼠尾静脉注射的方法,成功地建立了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坏死性肝炎的动物模型,并用不同剂量的膦甲酸钠进行试验治疗,收到了较满意的疗效。提示小鼠单纯疱疹病毒性坏死性肝炎动物模型完全适用于抗病毒药物的系统性测定。
马桂璋李剑李叔田梁希若
关键词:动物模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