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学良
- 作品数:42 被引量:242H指数:11
- 供职机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利用壳聚糖预处理高浓度味精废水被引量:15
- 2006年
- 观察废水pH值、搅拌时间、壳聚糖投加量、沉降时间对絮凝效果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优化处理条件。对高浓度味精废水进行混凝预处理研究表明,当pH值为5.3,搅拌时间为10 min,壳聚糖浓度为2 700 mg/L,沉降时间为48 h时,絮凝效果最佳,COD去除率达76.0%。
- 郝月张晶杨翔华洪新马学良
- 关键词:味精废水废水处理壳聚糖絮凝剂
- 非完全消化-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人发中的钾和锌被引量:11
- 2001年
- 刘立行王毅马学良
- 关键词:钾锌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微量元素
- 微生物脱硫菌株的筛选及其代谢产物分析被引量:8
- 2005年
- 从油污土壤中筛选出一株脱硫菌YZ-1,该菌能将二苯并噻吩(DBT)代谢生成二羟基联苯(2- HBP),经生理生化鉴定为红球菌属(Rhodococus sp.)。对DBT培养代谢产物进行了分析。Gibb’s试剂显色反应表明,代谢产物中有2-HBP存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结果表明,DBT代谢产物中同时存在2-HBP和二苯并噻吩砜(DBTO2)。氯化钡测试表明,DBT中的硫元素被转化为硫酸盐。代谢产物综合分析表明,该菌株的代谢途径为微生物脱硫的“4S”途径。YZ-1菌株培养73 h,对初始浓度为0.5,1.0 mmol/L的DBT脱硫率分别为87.4%, 64.7%。YZ-1菌株在油水体积比为1:6时,活细胞培养120 h对柴油的脱硫率为26.68%。该菌株能够用于高硫柴油的深度脱硫研究。
- 周东凯崔金久张全杨翔华佟明友马学良
- 关键词:生物脱硫二苯并噻吩红球菌属柴油脱硫
- 一种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的改进研究被引量:11
- 2005年
- 周东凯富雪菲吴刚马学良杨翔华崔金久赵海峰刘志刚
- 关键词:含量测定方法凯氏定氮法凯氏定氮仪氨基酸残基
- 过渡金属盐及络合物在乙苯液相氧化中的催化作用被引量:6
- 1998年
- 在常压氧、110℃的反应条件下,考察了不同过渡金属盐及乙酰丙酮络合物在乙苯液相氧化中的催化作用,其中钴的苯甲酸盐和乙酰丙酮络合物的活性较高,Co(acac)3的催化活性高于Co(acac)2。Co(acac)2在乙苯的液相催化氧化反应中的诱导期比Co(acac)3长,因此推测Co(Ⅲ)可能是反应过程中的活性物种。反应速度随Co(acac)3用量的增大而加快,表明反应可能是通过配位-链锁机理进行的。
- 姜恒马学良宫红
- 关键词:催化乙苯配合物液相氧化
- 乳化技术-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油漆中锰和钴被引量:5
- 2001年
- 将油漆样品与硝酸 ( 1 +1 )溶液一起煮沸 ,使不溶的无机物以沉淀形式析出 ,用苯 -丙酮 ( 1 +1 )混合溶剂溶解在煮沸过程中所形成的油漆结块 ,过滤 ,以吐温 80为乳化剂将滤液 (由酸溶液及苯 丙酮溶液两部分组成 )乳化成乳浊液。取适量样品乳浊液配制成试液 ,喷入火焰 ,用标准加入法测定。对样品处理方法、乳化剂的选择及干扰进行了考察 ,建立了测定油漆中锰、钴的快速FAAS分析方法。本方法的测定结果与灰化法一致 ,相对误差小于± 0 7%。方法简便、快速、准确。
- 刘立行马学良刘宝玉
- 关键词: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乳化技术锰钴
- 有机氰废水的生物降解性和微生物毒性试验被引量:12
- 2003年
- 在30℃条件下,采用血清瓶液体置换系统,模拟厌氧消化反应设备条件,测定了丙烯腈、腈纶生产过程废水等各种高浓度有机氰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及废水中丙烯腈、乙腈、聚合物和氰化物这些主要污染物质对产甲烷菌的毒性。结果表明,丙烯腈生产一段、二段急冷废水和腈纶生产工艺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能很差,3种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分别为36.3%、45.8%和53%,比代表一般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生化性能的苯酚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78%)低得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对产甲烷活性抑制性较强,丙烯腈、乙腈、聚合物、氰化物使厌氧菌产甲烷活性降低50%的质量浓度分别为85、320、1300、4.5mg/L。其毒素类型分别为:丙烯腈在低质量浓度下为代谢毒素,厌氧菌产甲烷活性在恢复试验中得到恢复;在高质量浓度(>120mg/L)下为生理毒素,毒性引起的产甲烷活性受抑制,但在短时期内得到恢复。氰化物在低质量浓度下为生理毒素;较高质量浓度下(>25mg/L)为杀菌性毒素,厌氧菌细胞已遭受严重破坏,无法修复。乙腈和聚合物始终为代谢毒素。
- 肖敏闫光绪马学良
- 关键词:有机氰废水微生物毒性试验
- 干法腈纶废水中SO_3^(2-)的空气催化氧化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02年
- 对干法腈纶废水中SO2 -3 进行了直接空气氧化和空气催化氧化处理的对比试验 ,并研究了直接空气氧化、加入不同剂量Mn金属离子均相催化剂对腈纶废水中SO2 -3 去除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当水温 80℃ ,空气流量为 0 .4L/min(压力 0 .2MPa) ,空气催化氧化处理与直接空气氧化处理对比 ,显著提高了对SO2 -3 的去除率 ,缩短了反应时间 ,使腈纶废水中的SO2 -3 浓度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同时 ,催化氧化处理中 ,SO2 -3 去除率与Mn金属均相催化剂投加量、氧化反应时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增加催化剂投加量、延长氧化反应时间都将提高SO2 -3的去除率 ,但催化剂投加量增加到 6 0mg/L以上对进一步缩短反应时间和提高SO2 -3 去除率的效果并不明显。作为干法腈纶生产废水预处理措施 ,在Mn金属离子均相催化剂投加量为 4 0mg/L 。
- 闫光绪杨小梅马学良
- 关键词:干法腈纶废水处理亚硫酸盐
- 有机氰废水的处理方法研究进展被引量:5
- 2002年
- 有机氰废水处理是石油化工污染治理和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 ,国内有机氰废水的处理方法多为研究性的报道 ,工业化应用的方法不多。目前 ,国内外有机氰废水处理方法及其进展 ,着重介绍电解法 ,超临界水氧化法 。
- 王东波肖敏陈春茂戴文军马学良
- 关键词:有机氰废水超临界水氧化法废水处理石油化工电解法
- 高浓度有机氰废水的厌氧生化特性被引量:3
- 2002年
- 在 30℃条件下 ,模拟厌氧消化反应设备条件 ,测定了丙烯腈、腈纶生产过程废水等各种高浓度有机氰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 (BD % )及废水中丙烯腈、乙腈、聚合物和氰化物这些主要污染物质的产甲烷毒性。结果表明 ,丙烯腈生产一段、二段急冷废水和腈纶生产工艺废水的厌氧生物可降解性能比一般石油化工工业废水的性能差得多。废水中主要污染物对产甲烷活性抑制较强 ,它们对厌氧菌产甲烷活性的 5 0 %抑制浓度 ( 5 0 %IC)及其毒素类型分别为 :丙烯腈 85mg/L ,代谢、生理性毒素 ;乙腈 32 0mg/L ,代谢毒素 ;聚合物 130 0mg/L ,代谢毒素 ;氰化物 5 0mg/L ,生理。
- 肖敏闫光绪马学良陈春茂王东波戴文军
- 关键词:有机氰废水废水处理水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