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健
- 作品数:24 被引量:156H指数:8
- 供职机构:泰山医学院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小鼠耗氧量动态变化测定装置的建立与应用被引量:36
- 2004年
- 目的 建立一种能够连续测定小鼠耗氧量动态变化的简易装置和方法。方法 用广口瓶、碱式滴定管、烧杯和连接管道建立小鼠耗氧量测定装置。两组小鼠分别灌胃给予普萘洛尔 2 0mg·kg-1和生理盐水 2 0ml·kg-1,应用该装置观察两组小鼠的缺氧存活时间 ,并测定小鼠耗氧量的动态变化。结果 普萘洛尔组小鼠的缺氧存活时间延长 4 3 35 %(P <0 0 1) ,存活期内的总耗氧量降低 4 3 4 2 % (P <0 0 1) ,其中前 10min的耗氧量降低尤为明显。结论 本测定装置具有简便易行、结果准确、可连续测定小鼠耗氧量动态变化等特点 。
- 高允生齐永秀李珂朱玉云郝立勇马健辛晓明
- 关键词:耗氧量耐缺氧作用小鼠普萘洛尔
- 同期与分期双侧全膝关节置换的临床分析研究
- 目的: 通过对同期与分期行膝关节置换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疗效的评估,探讨同期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bilateraltotalkneearthroplasty,BTKA)与分期进行双侧全膝关节置换术之间的差异。对患...
- 马健
-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骨关节炎临床疗效并发症
- 白花前胡中总香豆素组分对小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9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白花前胡中总香豆素组分 (TCP)对小鼠肝药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组 ,以氯霉素(2 5mg·kg 1 ,ig)为阳性对照 ,观察TCP(5 0 ,10 0 ,2 0 0mg·kg 1 ,ig)分别对戊巴比妥钠 (3 6mg·kg 1 ,ip)和巴比妥钠 (180mg·kg 1 ,ip)催眠作用的影响 ;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肝微粒体苯胺羟化酶 (ANH)和氨基比林N 脱甲基酶 (ADM)活性。结果 :TCP呈剂量依赖性地延长戊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 ,但对巴比妥钠的催眠时间无明显影响 ;且TCP能显著降低ANH和ADM活性。结论 :TCP能抑制小鼠肝药酶活性。
- 王德才赵晓民李同德马健孔志峰李珂高允生
- 关键词:戊巴比妥钠巴比妥钠
- 抗抑郁药氟西汀对抗甲醛诱发炎性疼痛的作用
- 2012年
- 目的观察抗抑郁药氟西汀的镇痛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小鼠左后掌心皮下注射6%甲醛溶液10μl制备炎性疼痛模型小鼠;造模前1h给予氟西汀灌胃,观察小鼠疼痛行为的变化,计算疼痛加权评分(PIS)。结果模型组一相PIS=(533.50±54.40)s,与模型组比较,氟西汀(35、70mg/kg)组PIS值明显下降[(198.28±62.71)s、(141.13±49.90)s];阿片受体阻断剂纳洛酮对此镇痛作用有一定的阻断作用,氟西汀与吗啡联合应用使镇痛效果加强。结论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对甲醛诱发的炎性疼痛有抑制作用;氟西汀与吗啡联合应用具有协同镇痛效应。
- 马健张晓飞王浩张峰张继国
- 关键词:抗抑郁药氟西汀炎性痛
- 白花前胡总香豆素解热镇痛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3
- 2004年
- 目的 观察白花前胡总香豆素组分(TCP)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方法 采用大鼠酵母致热法、小鼠扭体法和热板法、小鼠耳廓肿胀法和大鼠蛋清足跖肿胀法。结果 TCP对酵母引起的大鼠发热有显著解热作用;对热板所致的小鼠疼痛和醋酸所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并能对抗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和蛋清所致的大鼠足肿胀。结论 TCP具有较好的解热镇痛抗炎作用。
- 王德才马健孔志峰刘慰华
- 关键词:解热抗炎
- 抗肿瘤药物作用的新靶点——CHOP/GADD153凋亡通路被引量:2
- 2012年
- CHOP/GADD153是内质网应激反应特异的转录因子,参与各种细胞活动特别是能量代谢、增殖、分化、凋亡的调节。CHOP在正常情况下表达很低,在内质网应激反应时表达显著升高。CHOP介导的凋亡通路是内质网应激相关凋亡通路中的重要途径。本文综述了CHOP/GADD153介导的细胞凋亡与肿瘤研究的新进展,对于肿瘤的生物治疗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马健王浩苏雪慧陈美华祁红
- 关键词:CHOPGADD153凋亡肿瘤
- 磷脂转运蛋白基因缺陷对50周龄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
- 2013年
- 目的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确切的发病机制不明。本研究探讨了磷脂转运蛋白基因缺陷(PLTP-/-)后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改变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取50周龄的PLTP-/-及具有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J小鼠,通过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学习记忆能力,ELISA检测皮质及海马Ap40、A1342水平;刚果红及银染色检测p淀粉样蛋白的沉积及老年斑;Westernblot检测皮质及海马B淀粉样蛋白前体蛋白(APP)、β-分泌酶(BACEl)、早老素蛋白(Ps)的表达;荧光法检测皮质和海马BACEI活性。
- 王浩于杨陈伟崔英杰罗甜马健秦树存
-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学习记忆
- 替莫唑胺诱导的耐药细胞系U251/TR的构建及衣霉素对其耐药性的逆转作用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构建替莫唑胺(temozolomide,TMZ)耐药细胞系U251/TR,并观察衣霉素(tunicsmycin,Tm)逆转对替莫唑胺耐药细胞系U251/TR细胞的作用。方法采用替莫唑胺对U251细胞进行体外分步诱导,产生耐药的U251/TR细胞系;CCK-8法检测TMZ对U251和U251/TR细胞增殖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得到U251/TR细胞系对TMZ的耐药指数(RF);采用细胞集落法确定U251/TR的耐药性;将Tm联合TMZ作用于U251/TR细胞系,采用CCK-8法分别测定不同给药组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结果通过体外分步诱导法成功地建立了对TMZ具有稳定耐药性的U251/TR细胞株。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U251/TR的耐药指数约为5.2;细胞集落法确定诱导过程中的U251/TR的耐药性为1.2-3倍。Tm和TMZ联合应用呈协同效应。结论成功建立了由TMZ诱导的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株U251/TR。Tm联合TMZ能显著逆转U251/TR细胞系的耐药性。
- 杨艳茹刘景景孙利利赵晶王浩马健王德才
- 关键词:替莫唑胺耐药性衣霉素
- 地昔帕明逆转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U251/TR对替莫唑胺的耐药作用(英文)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抗抑郁药地昔帕明(DMI)对人脑胶质瘤耐药细胞(U251/TR)对替莫唑胺(TMZ)耐药作用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DMI 20~80μmol·L^(-1)或TMZ 0.5~10 mmol·L^(-1)处理U251/TR细胞24 h,用CCK-8法测定DMI和TMZ对U251/TR细胞增殖抑制的半数有效量(IC50)。CCK-8检测TMZ(1和2 mmol·L^(-1))和DMI(20,30和40μmol·L^(-1))联合或单独处理U251/TR细胞24 h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用金正均法计算Q值来评价两种药物的协同效应。TMZ(1 mmol·L^(-1))和DMI(30μmol·L^(-1))联合或单独处理U251/TR细胞24 h,以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核形态,发光法检测胱天蛋白酶3活性;实时定量PCR和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C/EBP同源蛋白(CHOP)的表达;小干扰RNA(si RNA)沉默CHOP的表达后,观察TMZ(1 mmol·L^(-1))和DMI(30μmol·L^(-1))联合给药对U251/TR增殖抑制的影响。结果 DMI或TMZ单用对U251/TR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呈浓度依赖性(r2=0.983,0.982,P<0.05),IC50分别为(33.6±0.5)μmol·L^(-1)和(2.5±0.6)mmol·L^(-1)。TMZ(1和2 mmol·L^(-1))和DMI(20,30和40μmol·L^(-1))联合给药能24 h对U251/TR细胞的增殖抑制率明显强于单独给药,以金正均法计算联合给药的Q值均>1.15,证实TMZ和DMI联合给药具有协同效应。同时,DMI 30μmol·L^(-1)和TMZ 1 mmol·L^(-1)联和应用可诱导U251/TR细胞凋亡,主要表现为细胞核固缩、染色质沉积和胱天蛋白酶3的激活。这种凋亡诱导作用明显好于单独给药的效果(P<0.05)。DMI和TMZ联合应用能显著激活细胞内质网应激标志蛋白CHOP的表达(P<0.05)。以si RNA沉默CHOP表达后,DMI逆转TMZ耐药的作用明显减弱,联合给药组细胞生存率由51.8%升至62.2%(P<0.05)。结论 DMI能逆转人脑胶质瘤细胞U251/TR对TMZ的耐药性,其机制可能与激活CHOP表达有关。
- 马健杨艳茹刘景景李芳芳陈美华王浩王蕾孙立立王凤泽王德才张汉霆
- 关键词:地昔帕明替莫唑胺逆转耐药C/EBP同源蛋白
- 乙烷磺酰氯的合成被引量:2
- 2004年
- 目的 探索有机药物中间体乙烷磺酰氯的最佳合成方法。方法 通过探讨对比乙烷磺酰氯几种合成方法的收率、成本、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初步确定乙硫醇氯化法具有更好的推广价值 ,并对该方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乙硫醇氯化合成乙烷磺酰氯的优惠实验条件 :向配比为n(C2 H5SH)∶n(H2 O) =1∶3~ 4的料液中加入相转移催化剂 ,搅拌下通入氯气n(C2 H5SH)∶n(Cl2 ) =1∶3.14 ,分段采用较低的氯化温度 ,氯化温度前期不超过 5℃ ,中后期不超过 2 0℃ ,反应完毕分层 ,下部油相w(乙烷磺酰氯 )≥ 95 % ,以乙硫醇计收率≥ 95 %。以无水氯化钙干燥 ,真空蒸馏得w(乙烷磺酰氯 )≥ 98%。结论 乙硫醇氯化合成乙烷磺酰氯以其产品收率高 ,质量好 ,成本低 ,原料易得 ,操作简便等优点被认为是一条最佳合成方法。
- 郝立勇陈玲王玉民马健
- 关键词:乙硫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