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在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月至2011年6月,采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32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行肺叶切除加系统性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32例均获得成功,胸腔闭式引流时间3~6 d,平均4.5 d;术后住院8~12 d,平均10 d;随访6~48个月,IIIa期有1例术后18月转移死亡。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非小细胞肺癌根治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疗效确切等优点,安全可靠,对术后化疗有更好的顺应性,值得临床推广。
- 顾亮蔡平石仲歧
- 关键词: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非小细胞肺癌肺叶切除术
- 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减轻胸腔镜心脏手术单肺通气患者的肺损伤被引量:2
- 2019年
- 目的:探讨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减轻胸腔镜心脏手术单肺通气(one-lung ventilation,OLV)肺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胸腔镜体外循环心脏手术患者63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试验组(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31)和对照组(不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n=32)。分别于OLV即刻、30 min、1 h、2 h时间点进行血气分析,进行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呼吸指数(respiratory index,RI)和动脉-肺泡氧气分率(arterial-alveolar oxygen fraction,PaO2/PAO2)的计算。手术开始前(T0)、手术结束(T1)、6 h(T2)、24 h(T3)检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10水平,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含量变化。结果:所有患者术中顺利,无手术死亡发生。术后机械通气时间试验组短于对照组。与OLV即刻相比,30 min^2 h时两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OI、PaO2/PAO2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在30 min^2 h时OI、PaO2/PAO2升高,RI降低(P<0.05)。两组患者T1、T2、T3时的IL-6、IL-10、TNF-α均较T0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试验组患者T1、T2、T3时的IL-6、TNF-α显著低于对照组,T1、T2时的IL-10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T1~T3时间点血清SOD水平较T0降低,且试验组T2、T3时间点SOD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肢体远隔缺血预处理能减轻胸腔镜心脏手术OLV的肺损伤,操作简便。
- 王冲顾亮伯平
- 关键词:缺血预处理单肺通气胸腔镜心脏手术肺损伤
- 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术后患者细胞因子和左心室功能的影响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脏瓣膜病行直视手术的患者术后的细胞因子及左心室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身麻醉体外循环心脏瓣膜病60例,纽约心功能分级(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和美国麻醉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y, ASA)分级为Ⅱ~Ⅲ级。采用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各3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心脏停搏液内加入乌司他丁15 000 U/kg,常规组无此处理。两组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1)、体外循环后10 min(T2)、心脏瓣膜置换术后2 h(T3)及术后24 h(T4)从中心静脉插管采集血标本4次,测定心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钙蛋白,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 TNF-α)、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 IL)-6、IL-8及IL-10。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术后血流动力学稳定情况和术后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均明显好转,心功能明显改善。观察组各监测时刻的TNF-α、IL-6及IL-8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均P<0.05),而IL-10水平均高于常规组(均P<0.05)。两组左心室舒张末内径、左心室射血分数、右心房平均压、平均肺动脉压、体循环阻力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通过调节细胞因子的水平,减轻体外循环后的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左心室功能。
- 王冲顾亮伯平
- 关键词:心脏瓣膜手术乌司他丁左心室功能
- MiR-146a靶向调控Smad4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增殖及迁移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究miR-146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增殖及迁移的影响,进一步研究miR-146a的靶向基因及其作用。方法:miR-146a mimics转染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CCK8及Transwell检测过表达miR-146a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及迁移的影响;利用Targetscan预测及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确认miR-146a可能结合的靶基因;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及Western Blot检测过表达miR-146a对靶基因的影响。结果:过表达miR-146a显著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增殖(P<0.001)及迁移(P<0.001);miR-146a结合的潜在靶基因为Smad4;过表达miR-146a显著上调其靶基因Smad4基因的表达(P<0.05)。结论:miR-146a通过上调其靶基因Smad4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A549的增殖及迁移。
- 顾亮顾亮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MIR-146ASMAD4
- 袖式肺叶切除与患侧全肺切除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回顾性分析袖式肺叶切除术对于治疗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36例,分为袖式肺叶切除组11例和全肺切除组25例。比较术中、术后的并发症和术后康复效果,总结术前准备、手术适应证、围术期处理及手术技巧。结果 :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袖式肺叶切除组常规开胸手术7例,胸腔镜辅助小切口下完成手术4例,联合肺血管成形2例,术中失血>800 m L的有3例,围术期无死亡病例;患侧全肺切除组均行常规后外侧胸壁切口开胸手术,其中术后支气管胸膜瘘3例,严重肺部感染5例,心功能不全5例,术后死亡3例。结论:对于不能耐受全肺切除手术的中央型肺癌患者,袖式肺叶切除手术有其优势,值得在临床推广。
- 顾亮姜赟蔡平石仲岐
- 关键词:中央型非小细胞肺癌
- 改良DeVega成形与人工瓣环成形治疗三尖瓣关闭不全的效果比较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同期行人工瓣环成形与改良DeVega成形后的三尖瓣反流及右心功能,总结相关的临床经验。方法:选择在南通大学附属瑞慈医院手术的心脏瓣膜病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体外循环心脏直视手术中同期三尖瓣成形方式的不同分为改良DeVega组和人工成形环组,各3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6、12个月的心功能状况及心脏超声学指标包括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右心房内径(right atrial diameter,RAD)、右心室内径(right ventricular diameter,RVD)、三尖瓣环内径(tricuspid regurgitation degree,TRD)、三尖瓣反流面积(tricuspid regurgitation area,TRA)、肺动脉收缩压(pulmonary artery systolic pressure,PASP)、Tei指数。结果:两组患者术前RAD、RVD、TRA、TR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6、12个月较术前均明显下降(均P<0.05)。与改良DeVega组相比,人工成形环组患者术后6个月TRA、TRD改善更为显著,而术后12个月RVD、RAD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ASP、Tei指数明显降低,LVEF明显升高。人工成形环组患者术后12个月的PASP、Tei指数明显低于改良DeVega组。结论:改良DeVega成形和人工瓣环成形对三尖瓣关闭不全都有良好的效果。人工瓣环成形能重塑三尖瓣空间立体结构,防止瓣环变形,明显减少三尖瓣的反流,效果更好。
- 王冲顾亮赵强
- 关键词:三尖瓣关闭不全心脏瓣膜病人工瓣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