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秋萍

作品数:38 被引量:185H指数:8
供职机构:福建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电子电信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 5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7篇天文地球
  • 2篇电子电信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8篇雷达
  • 10篇降水
  • 7篇多普勒
  • 7篇多普勒雷达
  • 7篇强对流
  • 6篇气旋
  • 6篇强对流天气
  • 6篇强降水
  • 6篇回波
  • 5篇热带
  • 5篇暴雨
  • 4篇短时强降水
  • 4篇统计分析
  • 4篇潜势预报
  • 4篇热带气旋
  • 4篇阈值
  • 4篇雷达回波
  • 4篇回波特征
  • 4篇回波特征分析
  • 4篇冰雹

机构

  • 38篇福建省气象局
  • 3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安徽省气象局
  • 1篇中国气象局培...
  • 1篇中国气象科学...
  • 1篇江苏省气象科...
  • 1篇安徽省人工影...
  • 1篇福建省大气探...

作者

  • 38篇陈秋萍
  • 16篇陈齐川
  • 7篇刘锦绣
  • 6篇李白良
  • 6篇黄铃光
  • 6篇刘爱鸣
  • 5篇周乐照
  • 4篇林青
  • 3篇张远飞
  • 3篇陈敏艳
  • 3篇黄美金
  • 3篇刘铭
  • 2篇冯晋勤
  • 2篇高珊
  • 2篇吴昌叨
  • 2篇冯宏芳
  • 2篇隋平
  • 2篇林长城
  • 1篇俞小鼎
  • 1篇苏万康

传媒

  • 5篇福建气象
  • 4篇气象
  • 2篇气象科技
  • 2篇海峡科学
  • 2篇2007年中...
  • 2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高原气象
  • 1篇灾害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气象与环境学...
  • 1篇暴雨灾害
  • 1篇沙漠与绿洲气...
  • 1篇气象研究与应...
  • 1篇农业灾害研究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第29届中国...
  • 1篇第26届中国...
  • 1篇第31届中国...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 1篇2011
  • 9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4
3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登陆福建热带气旋短时强降水特征被引量:9
2016年
利用地面逐时降水资料、常规天气资料、雷达、卫星以及台风年鉴资料,对39个登陆福建不同地段的台风短时强降水空间、时间分布及强降水强度、落区、过程雨量分布及其与登陆时台风强度关系等进行统计分析,揭示登陆福建台风短时强降水规律,结果表明:(1)登陆中部台风强降水站数虽多,但单站强降水持续时间最短;登陆北部台风强降水站数虽少,但单站强降水持续时间最长。(2)强降水主要时段登陆北部、中部类是登陆前5小时至登陆后5小时,登陆南部及南海北上类是登陆时至登陆后15小时。此外,南海北上类及登陆北部类强降水落区多数在内核区;登陆中部类强降水落区在台风中心附近的频率是几类中最低的,大部分强降水落区在北侧的螺旋雨带上。
陈秋萍陈敏艳刘爱鸣陈齐川黄铃光
关键词:热带气旋强降水
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本文应用天气图,数值预报产品,并重点应用CINRAD/sA雷达资料分析了2003年4月12日福建中北部2003年4月12日一次强飑线过程,揭示了山脉地形及中尺度辐合线在飑线的组织、加强、维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小尺度气...
周乐照陈秋萍刘铭
关键词:强飑线过程雷达回波特征多普勒雷达中尺度辐合线
文献传递
强天气短时预报方法研究
利用2003—2007年中尺度数值模式mm5及探空资料计算的物理量,选取与强对流天气相关性好的热力、动力、能量参数作为预报因子,通过对各参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数值与强对流天气落区进行诊断统计分析,及通过参数的搭配,并在考虑...
陈秋萍李白良陈齐川刘锦绣
关键词:强对流天气统计分析中尺度数值模式
文献传递
1111热带气旋特大暴雨雷达回波分析
通过对莆田特大暴雨过程的影响系统、物理量条件、雷达回波特征等进行分析,揭示了此次特大暴雨的成因及雷达回波特征。这次特大暴雨过程是“南玛都”低压环流在闽南一带停滞少动的环流背景下产生,低压环流东侧的偏南暖湿气流为莆田地区特...
陈秋萍陈齐川林青
关键词:辐合线列车效应
文献传递
基于卫星、雷达资料的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系统
2010年
利用TBB亮温资料用逐步判别分析法建立强对流天气预报方程,并用于判别监测区域内某一云团未来可能产生区域性强对流天气、局地性强对流天气、无强对流天气:并采用指标叠加法判定某云团有、无强对流天气。在统计本省多年冰雹、雷雨大风的雷达回波参数的基础上,确定大冰雹、冰雹、雷雨大风强对流天气的雷达参数阈值,并根据当天的0℃、-20℃高度与风暴顶的高度差,将CINRAD雷达产品中输出的风暴进行筛选,对判定可能出现大冰雹、冰雹、雷雨大风的强风暴输出其未来1小时内将影响区域信息。
陈秋萍陈齐川刘锦绣李白良张杨成吴昌叨
一次飑线过程的多普勒雷达回波特征分析
2007年
2003年4月12日一条飑线袭击了江西、福建、浙江,所到之处出现冰雹、大风等强烈天气,这次过程强度强,维持时间长,影响范围大,三省交界及附近区域有二十几个站出现冰雹、大风,冰雹直径大的达3.2cm,最大风速达32m/s。建阳新一代天气雷达对这次过程进行了跟踪观测.探测到飑线的演变过程及强度场、速度场上强风暴单体的有界弱回波、人流缺口、中气旋等特征和降雹前后一些产品的参数变化.分析这些产品的演变特征有助于今后强对流的监测及临近预报。
周乐照陈秋萍刘铭
关键词:雷达回波特征飑线过程新一代天气雷达多普勒最大风速
雷达定量估测不同类型降水被引量:15
2008年
利用2002、2003年自记雨量资料及相应的雷达体扫资料,用最优化法统计得出福建中北部不同区域不同降水类型的Z-I关系,并将统计结果用于2005年、2006年的降水估测。同时利用实时雨量资料采用卡尔曼最优(卡尔曼滤波+最优插值)、变分等估测方法进行实时雨量校正,用福建北部武夷山九曲溪流域雨量计检验校正后的雨量值,并对上述几种方法的点及面的估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卡尔曼最优法及100 km距离范围内的最优化法对站点及面平均降雨量估测误差最小,Z=300I1.4估测的误差最大。
陈秋萍刘锦绣余建华杨林增夏文梅
关键词:雷达降水
“2012.4.11”两个强降雹超级单体特征分析被引量:49
2015年
利用常规气象资料、自动站资料、新一代天气雷达和风廓线雷达等资料,对一次强对流天气过程中两个强风暴单体的形势背景、强对流发生条件、强风暴单体演变及结构特征、风暴异同点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1)本次强对流过程是发生在强的垂直风切变条件下;高层冷平流降温减湿、低层暖平流增温增湿的对流不稳定层结,高CAPE值为强对流发生发展提供了必要的能量条件;上干下湿的水汽分布有利于冰雹、雷暴大风的产生;适宜的0℃、-20℃层高度使此次过程地面以降雹为主;地面倒槽低压、辐合线及低层锋区的南压是这次强对流天气的触发因子。(2)两个强降雹单体雷达回波共同特征是降大雹前均出现了三体散射长钉回波,弱回波区,回波强度强,VIL密度均大于4 kg·m^(-3),成熟阶段均右偏高空风约30°。(3)长生命史超级单体风暴Ⅱ的中气旋维持2个多小时,它保证了一支强上升气流支撑空中大冰雹的增长,维持了雷暴的持续发展,使其生命史长达近6 h,同时也存在前侧、后侧入流缺口,反映了上升气流与下沉气流共存的风暴动力特征,其高层辐散更强,移动路径东略偏南且移向稳定,平均右偏高空风约28°,移速均匀为14 m·s^(-1);超级单体风暴Ⅰ的中气旋维持时间仅十几分钟,且处于弱中气旋的下限,其高层辐散和上升气流更弱,风暴生命史更短,移动路径东略偏北,除成熟阶段外右偏高空风10°~20°。这些差异与产生风暴的环境条件如垂直风切变、垂直涡度等存在差异有密切关系。
陈秋萍陈齐川冯晋勤黄铃光
关键词:中气旋三体散射垂直风切变
基于卫星雷达等多源资料的短时暴雨预警被引量:4
2021年
利用2017—2018年葵花卫星(Himawari)TBB亮温资料,计算最低亮温、亮温梯度、红外与水汽亮温差和低亮温区面积及其随时间变化率等特征参量,确定短时暴雨的卫星参数阈值,并融合了雷达参数阈值及过去1 h地面加密降水实况资料,采用指标叠加法判定监测区域内某一云团未来2 h能否产生区域性短时暴雨天气,并采用交叉相关法外推云团的移动,进而对强降水云团进行预警。对2019年几次暴雨过程预报检验结果是:预警命中率(POD)为80.6%~97.1%,平均为91.0%,临界成功指数(CSI)为77.2%~79.2%,平均为77.9%,所预警的云团未来2 h影响区域出现≥30 mm/h短时暴雨站数占全省短时暴雨站数的76.4%~96.2%,平均为85.2%,整体预警效果较好。
阮悦黄铃光陈齐川陈秋萍
关键词:雷达阈值短时暴雨预警
福建省新一代天气雷达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防御关键技术及应用
陈秋萍张深寿冯宏芳李栋吴陈锋周乐照冯晋勤林文池艳珍杨林
该成果属大气探测技术和应用气象学等领域,针对冰雹、台风、暴雨、干旱等福建主要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警防御的科学技术难题,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网,历经15年深入系统研究,取得以下创新性成果: 1)突破了灾害性天气监测和自动识别...
关键词:
关键词:自动识别系统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