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石根 作品数:24 被引量:44 H指数:4 供职机构: 复旦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轻工技术与工程 更多>>
枯草杆菌生长培养基的建立及其发酵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适合用枯草杆菌生产基因工程产物的半合成培养基的建立及其发酵方法。现有技术中由于有些受体菌表达水平低,或者会水解基因表达产物,致使产率低,价格高。也会由于培养基成分复杂,色素深,影响产品的质量。本发明筛选了一种... 张培德 周润琦 陈石根 李致勋文献传递 三尖杉酯碱等药物与小鼠白细胞DNA的结合实验 1987年 三尖杉酯碱已广泛用于治疗白血病,对非淋巴型白血病疗效更好。关于其抑癌机制,已有研究表明,该药物能抑制DNA及蛋白质的合成。吴氏等根据该药物与小牛胸腺DNA的结合实验认为,三尖杉酯碱对DNA合成的抑制不是由于该药物直接作用DNA模板的缘故。在探讨三尖杉酯碱的治疗机制过程中,为了排除三尖杉酯碱能否特异地作用于白血病白细胞DNA的可能性,本文以正常小鼠615与可移植性白血病小鼠L7712,通过吸收光谱测定该药物是否能与小鼠白细胞DNA形成某种结合。 江华 王蓓 王胜龙 郑升 陈石根关键词:三尖杉 抗癌药(中药) 小鼠 白血球 药物 高校生物技术产业化模式的探讨 1996年 高校生物技术产业化模式的探讨马彦,戴镇海·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研究生、研究员李致勋,陈石根复旦大学遗传所教授生物技术产业是一种新兴的高技术产业,技术含量高,生产投入大,高风险且周期长。其产业化过程要经历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中试生产以及产品及其规模化生产等... 马彦 戴镇海 李致勋 陈石根关键词:生物技术产业化 技术转让 股份合作制 高校 利益分配 L-谷氨酸脱羧酶电极的研制及性能 被引量:1 1994年 酶电极是由传感器和酶膜(或其它形式)组成的一种生物传感器,它通过酶催化反应作用,由传感器检测底物到产物转化或其他变化来进行测定,因此具有专一性好,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特点。自本世纪六十年代,Updike和Hicks首先提出酶电极这一概念以来,酶电极的研究发展十分迅速,许多成果已被应用于临床、发酵及食品工业、环境保护等领域。氨基酸,可通过氨基酸脱羧酶的作用,由瓦氏呼吸计检测生成的二氧化碳的量而定量测定。1976年,Tong和Rechnitz首先报道了应用赖氨酸脱羧酶电极测定赖氨酸。其后,White和Guilbault及Tran等人分别对之进行了改进;最近,谷氨酸脱羧酶电极的研究也有报道。 樊松山 陈石根关键词:生物传感器 酶电极 谷氨酸脱羧酶 枯草杆菌生长培养基的建立及其发酵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适合用枯草杆菌生产基因工程产物的半合成培养基的建立及其发酵方法。现有技术中由于有些受体菌表达水平低,或者会水解基因表达产物,致使产率低,价格高。也会由于培养基成份复杂,色素深,影响产品的质量。本发明筛选了一种... 张培德 周润琦 陈石根 李致勋文献传递 溶葡球菌酶的发酵生产 被引量:3 1991年 用溶葡球菌酶基因的克隆菌株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 0044作为生产菌,研究了该菌的生长和产酶条件。结果表明:该菌株能利用国产廉价培养基有效地合成和分泌溶葡球菌酶,产量达200mg/L培养液;添加抗菌素能维持质粒的稳定及保证溶葡球菌酶的产量;添加表面活性剂Tween-80可使酶产量提高20%~40%;产酶高峰期为12~15h,16 h以后,溶葡球菌酶产量迅速下降,这种产量下降的现象似与蛋白酶活性的升高有关;在适宜时期添加葡萄糖,可使产酶高峰期延长。 周润琦 张培德 阎栋材 潘敏 陈石根关键词:溶葡球菌酶 抗菌素 发酵 葡萄糖 蚯蚓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其动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8 2000年 目的 :建立一种高效的蚯蚓纤溶酶 (EFE)的分离纯化技术 ,并研究其特性。方法 :蚯蚓经组织匀浆、缓冲液抽提与选择性热变性 ,再经抑制剂 1,6 -己二胺 (HD)偶联的 Sepharose4B亲和层析 ,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结果及结论 :分离纯化得到具有强烈纤溶活性的酶组分 (EFE- F1 、2 ,EFE- F3)。其中 EFE- F3对合成底物 S- 2 2 88和 Chrom ozym P的 Km分别是 0 .0 1mm ol/L和 0 .0 2 mm ol/L ,HD的 Ki为1mmol/L;该酶热稳定性强 ,能抗 4mol/L 毛孙忠 严哲 陈石根关键词:蚯蚓纤溶酶 酶抑制剂 纯化 从Staphylococcus simulans消除含有溶葡球菌酶基因质粒的研究 1993年 溶葡球菌酶是Staphylococcus simulans分泌的能分解葡萄球菌的酶,它的基因位于一个约40kb的质粒DNA上。为了探索用高拷贝质粒取代原有的质粒的可能性,本文首先进行了从该菌株中消除含有溶葡球菌酶基因质粒的实验研究,获得了相应的“消除”菌株。根据对目的菌株和原始菌株的比较分析,包括细胞蛋白质的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Western blot分析,质粒DNA的琼脂糖胶电泳、Southern Blot分析,质粒DNA的限制性内切核酸酶酶切分析以及对溶葡球菌酶作用敏感性的分析,都表明该目的菌株确系Staphylococcus simulans的衍生菌株,只是清除了其中含有溶葡球菌酶基因的质粒。在此基础上,本文也进行了转化实验。 周润琦 陈石根 Recsei A.Paul关键词:溶葡球菌酶 基因 葡萄球菌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抗血清对胺前体摄取脱羧细胞肿瘤诊断的价值 1993年 为了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作为神经内分泌肿瘤标志物的价值,本文应用免疫酶组化技术对31例胺前体摄取和脱羧(Amino PrecursorUptake Decarboxylation,APUD)细胞肿瘤进行了抗NSE染色,结果表明所有APUD肿瘤均呈强度不等的阳性反应,敏感性达100%,而10例非APUD肿瘤中仅1例肺腺癌呈阳性染色,提示APUD肿瘤内含NSE,可作为病理学诊断的一个有用标记。 韩一平 李平升 马大烈 陈石根关键词:肺肿瘤 NSE 人脑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的提取及聚焦层析纯化 1992年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specific enolase,NSE)是特异的定位于神经元和神经内分泌细胞中的一种烯醇化酶[EC 4.2.1.11],由两个相同的γ亚基组成的二聚体,广泛地存在于脑组织中。其结构、功能、生物学特性和免疫学性质均不同于其他已知的αα型、αβ型、αγ型和ββ型烯醇化酶,是不同基因所表达的产物。 韩一平 李平升 陈石根关键词:神经元 烯醇化酶 同功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