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益源
- 作品数:30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台湾成功大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从嘉义县寺庙彩绘看《三国演义》在台湾的传播
- 2016年
- 《三国演义》流传广泛。在台湾,小说原著与戏曲、说唱、影视、动漫等各种改编作品屡见不鲜,以三国人物为祀奉对象的庙宇也非常多。本文以嘉义县与《三国演义》题材有关的寺庙彩绘作品作为讨论的对象。虽然嘉义县并无哪座寺庙集中彩绘《三国演义》故事,然而经过对18个乡镇市近200座寺庙的调查与统计,全县寺庙彩绘题材仍以"三英战吕布"、"子龙单骑救主"、"潼关遇马超"等一系列出自《三国演义》者出现的频率最高。本文按《三国演义》小说故事情节发展先后,择要介绍嘉义县寺庙常见的《三国演义》故事彩绘,并探讨各种相关的问题。
- 陈益源
- 关键词:三国演义
- 寓粤文人缪艮与越南使节的因缘际会──从笔记小说《涂说》谈起被引量:1
- 2011年
- 缪艮寓粤二十六年,曾经因为《文章游戏》一书,引发与越南使节的一场中外群英会,成为中越两国交流的佳话。然而缪艮与越南的关系,不仅仅能从《文章游戏》一书中见出,其中晚年撰写的另一部著作笔记小说《涂说》中,亦藏着一些少为人知,但又和越南有关联的信息。缪艮与李文馥等人自结识之后,虽然相聚日短,却往来密切,而中越双方人的交往,又隐隐地呼应了缪艮当年记载于《涂说》中的故事。除此之外,缪艮在会上后将《涂说》赠与越使等人,而得汝伯仕为之书后,是又产生另一联系,更让这段群英会有另一切入讨论的空间,也将成为研究中越文学交流中,值得注意的一场意外的会面。
- 陈益源赖承俊
- 越南女神柳杏公主汉喃文献考索被引量:1
- 2007年
- 越南母道信仰蓬勃,其中柳杏公主被誉为第一女神,香火鼎盛。本文依序考察越南女神——柳杏公主的各种越南汉喃文献资料(包含笔记、小说、仙传、神敕、神迹、玉谱、降笔、对联、题诗、演音、嘲文、显灵传说、民间故事等),探索柳杏公主故事的发展演变之迹,以藉此呈现越南母道信仰的丰富多釆,并彰显越南汉文小说(如《传奇新谱》)与越南民间信仰关系深厚之一端。此外,本文还注意到受中国道教影响的越南柳杏公主信仰,甚至回传到广西京族来,这也是中越两国道教文化密切交流的一项明证。
- 陈益源
- 关键词:道教
- 娄子匡近况及其龟俗研究
- 2000年
- 陈益源
- 关键词:民俗学家治学精神
- 全文增补中
- 越南《金云翘传》的汉文译本被引量:1
- 1999年
- 陈益源
- 关键词:《金云翘传》阮攸汉译本越南人中国小说七言古诗
- 中国域外汉文小说在台湾被引量:1
- 1994年
- 约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以前,韩国(或称朝鲜)、日本(包括琉球)、越南等地,都长期使用汉字为书写工具,和中国文化有深厚的历史渊源,故与中土合称“汉文化区”。其间,中国汉文化是主流,典籍浩瀚,自不待言;而域外各支流国家,千百年来,也留下了大量汉文献,经、史、子、集,应有尽有,既是他们民族的文化遗产,亦属于整个汉文化区共有的财富。
- 陈益源
- 关键词:越南汉文小说日本汉文学中国文化历史演义韩国汉文学中国古典文学
- 王翠翘故事的雅俗变迁——从史料传说到民间故事
- 2000年
- 一、前言1984年7月,在广西防城各族自治县防城镇,有三个京族人以汉语讲述了一个名为《金仲和阿翘》的民间故事。据搜集者(李向阳)表示,三人所述人名相同,故事基调一致,但细节上有些差异,他以其中一人所述为主,并选用了另二人所述的长处,加以整理。整理后的故事,长约五千字,内容以财主的女儿阮阿翘与富家书生裴金仲的悲欢离合为主轴。
- 陈益源
- 关键词:故事史料民间故事
- 民俗学家娄子匡教授
- 2000年
- 陈益源
- 关键词:民俗学家
- 娄子匡民俗学论著举隅
- 2000年
- 95岁高龄的娄子匡教授跟北京钟敬文教授同为中国民俗学的创业元老 ,德高望重 ,备受海内外学界所景仰。娄子匡教授致力于中国民俗的搜集、编纂、研究、出版工作长达七八十年 ,娄老称得上是大陆迁台民俗学家中 ,最先关注台湾民俗、最能入乡随俗 ,也是最肯结交台湾民俗学者的第一人。娄老很早便致力于台湾民间研究、民俗学的精彩论著不少 。
- 陈益源
- 关键词:民俗学
- 台、越民间风俗的比较研究──以《安南风俗册》为基础
- 2011年
- 在整理、校订《安南风俗册》之后,以书中关于元旦、寒食、端阳、中元、中秋等"岁时节俗",与嫁娶、纳妾、生子、入学……丧事、哭丧、吉葬、忌后等"人生礼俗",为主要讨论对象,比较台、越民间风俗的异同,重温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台、越两地人民的生活风貌。在比较双方民间风俗中,看到汉文化的深远影响,明了民俗文化传播的轨迹,清楚人类行为中诸多的共通性,也使我们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增进彼此的相互了解。
- 陈益源凌欣欣
- 关键词:民间风俗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