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燕

作品数:4 被引量:24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妊娠
  • 1篇血压
  • 1篇营养
  • 1篇营养缺乏
  • 1篇再次剖宫产
  • 1篇术后
  • 1篇术后妊娠
  • 1篇双胎
  • 1篇双胎妊娠
  • 1篇剔除术
  • 1篇体育
  • 1篇胖子
  • 1篇剖宫产
  • 1篇子宫
  • 1篇子宫肌
  • 1篇子宫肌瘤
  • 1篇子宫肌瘤剔除
  • 1篇子宫肌瘤剔除...
  • 1篇子宫破裂
  • 1篇阻塞性

机构

  • 4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思南县人民医...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唐山市妇幼保...

作者

  • 4篇陈燕
  • 2篇赵扬玉
  • 2篇魏瑗
  • 2篇原鹏波
  • 2篇陈燕
  • 1篇王淑敏
  • 1篇赵诚
  • 1篇张春梅
  • 1篇姚婉贞
  • 1篇马静

传媒

  • 2篇中国计划生育...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0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妊娠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分析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laparoscopic myomectomy, LM)后妊娠子宫破裂的特点和危险因素。方法 通过检索数据库2005~2021年22篇中外文献,收集LM后妊娠子宫破裂病例共61例和近10年北京大学第三医院2例LM后妊娠子宫破裂病例,记录其临床资料,分析LM后妊娠子宫破裂的临床特点。结果 孕妇平均年龄(33.6±3.6)岁;LM后避孕时间中位数为24个月;发生子宫破裂孕周在10~41周,中位数为孕33周;肌瘤平均大小(4.5±2.4)cm;单发肌瘤占67.6%,多发肌瘤占32.4%;穿透宫腔病例占28.1%,未穿透宫腔病例占71.9%;患者均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其中未缝合占13.8%,单层缝合占37.9%,双层及三层缝合占48.3%;进入产程占18.2%,未进入产程占81.8%;平均出血量1 842 mL。孕产妇死亡率2.0%(1/49例),围产儿死亡率40.8%(20/49例)。子宫破裂发生在28周后有46例,占73.0%;死胎死产发生在24+~28周最多,占35.0%;新生儿重度窒息发生在孕28+~32周最多,占50%;子宫破裂、产后出血≥1 000 mL、产妇休克均于孕32+~37周发生最多。结论 LM后妊娠子宫破裂往往发生于孕中晚期,其母婴结局差,因此关注孕中晚期孕妇腹痛、出血及胎心异常等子宫破裂先兆表现尤其重要,做到早诊断、早干预,以改善母胎预后。
张春梅陈燕陈燕陈燕赵诚原鹏波
关键词:子宫破裂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
从小害怕上体育的高血压“胖子”
患者为外院会诊病例,男,37岁。以"间断鼻腔出血2天,高血压203/95mmHg"就诊。主诉自幼血压增高,药物治疗效果不满意。彩色多普勒检查显示双肾叶间动脉以及肾动脉主干血流频谱呈小慢波改变,增加扫查股动脉,三相波形消失...
马静陈燕王淑敏
文献传递
双胎妊娠再次剖宫产的分娩时机和临床结局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再次剖宫产的分娩时机和母胎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9年9月在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住院剖宫产分娩的双胎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将再次剖宫产的83例作为研究组,初次剖宫产的173例作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的手术情况、分娩时机和妊娠结局等。结果①研究组中单绒毛膜双羊膜囊比例高于对照组(62.7%vs 45.1%,P=0.009),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妊娠比例低于对照组(19.3%vs 53.2%,P<0.001),研究组应用地塞米松比例高于对照组(55.4%vs、35.8%,P=0.003),两组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的手术情况、胎膜早破以及产后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子宫破裂病例发生。②研究组分娩孕周早于对照组(35.1 vs 36.7,P<0.001)、早产率尤其是<35周早产率及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NICU)入住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控制绒毛膜性及手术情况后剖宫产史是IVF妊娠<35周早产的危险因素。③两组的分娩孕周大于36周时,NICU入住率均小于20%。④<36周早产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剖宫产史的暴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是危险因素,OR分别为2.144(1.193,3.854),3.626(1.821,7.222)、2.027(1.066,3.854)。双绒毛膜相较于单绒毛膜是保护因素,OR为0.210(0.115,0.385)o结论剖宫产史未增加双胎妊娠的母胎不良结局,但仍与36周之前分娩有关,36周之前分娩的其他相关因素包括: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及单绒毛膜性。
张丽珍朱培静谢家磊陈燕陈燕原鹏波魏瑗
关键词:再次剖宫产双胎妊娠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营养缺乏被引量:21
2004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全世界范围内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营养缺乏是COPD患者一个常见的问题,也是关系到其预后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除体重下降外,人体测量指标结合实验室检查的综合判定指标及去脂体重、瘦体重等身体组成的分析对营养缺乏的判定具有一定的价值。目前对COPD营养缺乏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研究表明除能量/代谢失衡、组织缺氧等因素外,系统炎症及瘦素、食欲素的相互调节可能也参与其发病。在COPD患者营养缺乏的治疗方面,除营养支持外,生长激素、睾丸酮等也可作为一种治疗措施。
陈燕姚婉贞
关键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营养缺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