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雄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供职机构:顺德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成像
  • 3篇磁共振
  • 2篇动脉
  • 2篇心肌
  • 2篇磁共振成像
  • 1篇动脉炎
  • 1篇毒性
  • 1篇多发性大动脉...
  • 1篇多排螺旋CT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肌炎
  • 1篇性病
  • 1篇胸痛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乙状结肠
  • 1篇乙状结肠疾病
  • 1篇乙状结肠扭转
  • 1篇腮腺
  • 1篇腮腺肿瘤

机构

  • 6篇顺德第一人民...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6篇陈海雄
  • 4篇胡秋根
  • 3篇杨少民
  • 1篇李景雷
  • 1篇周正根
  • 1篇岑玉坚
  • 1篇陈鑫

传媒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现代诊断与治...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影像诊断与介...
  • 1篇广东医学院学...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4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在胸痛三联症成像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在胸痛三联症(TRO)成像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6例TRO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8例,观察组采用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模式,对照组采用64排回顾性螺旋扫描方式,对比2组主动脉和肺动脉CT值、噪声、SNR、噪声比、辐射剂量及冠状动脉图像评分。结果:2组主动脉及肺动脉CT值、噪声、SNR、噪声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冠状动脉图像主观评分优秀率为90.00%(243/270),对照组95.56%(258/27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辐射剂量观察组为(2.4±0.3)m Sv,对照组为(21.1±4.9)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O患者采用双源CT大螺距前瞻扫描方式,其图像质量与传统回顾式螺旋扫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能显著减少扫描过程中的辐射剂量,值得推广。
钟周军胡秋根杨少民陈海雄欧阳裕锋
关键词:胸痛肺栓塞主动脉夹层心肌梗塞
磁共振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探讨磁共振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入选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的疑似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3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以临床诊断作为参照,评价磁共振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对比不同的磁共振扫描方法和路易斯湖标准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的诊断价值.结果 在30例疑似患者中,19例(63.33%)临床诊断为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断急性病毒性心肌炎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磁共振心肌水肿比(ER)分别为57.89%、72.73%、78.57%、50.00%和63.33%,磁共振心肌早期钆增强成像技术计算的全心肌相对增强(gRE)分别为78.95%、63.64%、78.95%、63.64%和73.33%,磁共振心肌延迟强化成像(LGE)分别为78.95%、54.55%、75.00%、60.00%和70.00%,磁共振路易斯湖标准分别为84.21%、81.82%、88.89%、75.00%和83.33%.磁共振路易斯湖标准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度均高于其他3种扫描方法(P均<0.05);ER的特异度高于gRE和LGE(P均<0.05);gRE的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准确度均高于ER(P均<0.05),与LGE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磁共振在急性病毒性心肌炎中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欧阳海春陈海雄胡允兆吴焱贤黎文生陈玉映岑玉坚
关键词:心肌炎磁共振成像
普美显磁共振肝脏增强扫描方案的优化研究被引量:3
2016年
选取本院2014年5月~2015年5月62例肝硬化病人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行Gd-EOB-DTPA MR增强扫描,对照组行Dd-DTPA MR增强扫描,采用盲法比较两组动脉早、晚期,门脉第1、2期,延迟第1、2期的呼吸伪影分值,并采用5分评分法定义中重度伪影(≤3分)发生率。观察组动脉晚期呼吸伪影分值、门脉第2期呼吸伪影分值及延迟第2期呼吸伪影分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动脉晚期出现呼吸伪影58.06%及中重度伪影29.32%高于对照组25.80%、6.45%,差异明显(P〈0.05)。静脉团注Gd-EOB-DTPA更易引起动脉期伪影,单期扫描、降低屏气时间并准确应用动脉检测技术可能提高Gd-EOB-DTPA动脉期采集的图像质量。
钟周军胡秋根杨少民陈海雄
关键词:磁共振肝脏
多排螺旋CT对多发性大动脉炎的诊断价值
2014年
目的 探讨多排螺旋CT(MDCT)在多发性大动脉炎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2 例经临床确诊为大动脉炎患者的MDCT 资料及实验室检查,图像后处理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红细胞沉降率(ESR)和C 反应蛋白(CRP)。结果 按照Lupi-Herrea 分类法,Ⅰ型10 例,Ⅱ型9 例,Ⅲ型8 例,Ⅳ型5 例;共累及血管134 支,狭窄- 阻塞型112 支;扩张型8 支;混合型14 支。受累血管管壁最大厚度范围为1.3-8.6 mm(平均3.65±1.58),活动期管壁最大厚度约2.7-8.6 mm(平均5.24±1.59),明显大于非活动期1.3-6.0 mm (平均2.93±0.92)(P<0.05)。增强扫描活动期管壁强化8 例(80.0%),非活动期管壁轻度强化2 例(9.0%),非活动期管壁钙化 7 例(31.8%)。结论 MDCT 能准确判断多发性大动脉炎的分型、分期及病变范围,可作为其首选检查方法。
陈海雄胡秋根李景雷
关键词:大动脉炎血管成像
MRI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意义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观察磁共振成像(MRI)在腮腺肿瘤良恶性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且有完整MRI资料的腮腺肿瘤患者,观察病变的MRI信号、增强扫描表现、病灶边界、病变位置、生长方式与周围组织关系及颈部淋巴结情况,分析良恶性肿瘤间MRI征象的差异。结果腮腺肿瘤72例,其中良性40例,恶性32例。良恶性肿瘤在T1WI、T2WI、压脂T2WI信号强度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平扫T1WI、T2WI、压脂T2WI、增强扫描T1WI上良恶性肿瘤边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恶性肿瘤比较容易呈弥漫性生长及对周围组织侵犯,与良性肿瘤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恶性肿瘤在均质性、强化程度、位置、淋巴结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MRI图像上,肿瘤边界是鉴别良恶性的重要征像,其中增强扫描T1WI肿瘤边界是否模糊对良恶性的鉴别差异最明显。当病变呈弥漫性生长及对周围组织有侵犯时应考虑为恶性肿瘤。
陈海雄胡秋根周正根
关键词:腮腺肿瘤磁共振成像
CT仿真结肠镜及肠系膜血管CTA成像在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价值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CT仿真结肠镜及肠系膜血管CTA成像在乙状结肠扭转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经MSCT检查并且手术外科证实的乙状结肠扭转患者的影像资料,运用CT仿真内窥镜(CTVE)、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及多平面重组(MRP)等后处理重建技术显示肠管及肠系膜血管。结果:12例CTVE显示乙状结肠不同程度的积气扩张,11例呈倒"U"形,1例呈"C"形。CTVE显示扭转闭袢的马蹄形肠曲敏感度91.7%(11/12)要高于腹部平片41.6%(5/12),两者统计学上有差异(P<0.05)。8例CTA显示乙状结肠动脉走行位置异常,6例近段扭转,2例结构紊乱;MIP显示2例结肠动脉弓显影稀疏变淡,手术证实肠壁缺血。结论:MSCT结合CT仿真结肠镜及肠系膜血管CTA成像可以直观地显示乙状结肠扭转闭袢的肠曲形态,对判断是否合并肠缺血坏死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欧鸿儒贾红明简坚成陈海雄杨少民陈鑫
关键词:乙状结肠疾病螺旋计算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