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斐然

作品数:35 被引量:322H指数:10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化“十条龙”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9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8篇石油与天然气...
  • 14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9篇盆地
  • 15篇页岩
  • 9篇四川盆地
  • 8篇地球化
  • 8篇地球化学
  • 8篇页岩气
  • 8篇油气
  • 7篇地球化学特征
  • 7篇勘探
  • 7篇化学特征
  • 6篇塔里木盆地
  • 5篇地质
  • 5篇侏罗系
  • 4篇源岩
  • 4篇烃源
  • 4篇烃源岩
  • 4篇川东
  • 3篇东南
  • 3篇主控因素
  • 3篇龙潭组

机构

  • 18篇中国石化
  • 12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5篇陕西延长石油...
  • 4篇中国石化石油...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核工业北京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调查...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35篇陈斐然
  • 13篇陈践发
  • 12篇刘珠江
  • 7篇魏祥峰
  • 6篇刘高志
  • 5篇董劲
  • 4篇赵兴齐
  • 4篇陈娟
  • 4篇魏志红
  • 4篇李飞
  • 3篇胡东风
  • 3篇刘若冰
  • 3篇朱光有
  • 3篇张颖
  • 3篇史鹏
  • 3篇王强
  • 2篇刘忠宝
  • 2篇郭望
  • 2篇何大祥
  • 2篇姜呈馥

传媒

  • 6篇石油实验地质
  • 5篇天然气地球科...
  • 4篇第十四届全国...
  • 3篇中国石油勘探
  • 2篇天然气工业
  • 2篇测井技术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岩石学报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地学前缘
  • 1篇中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4
  • 7篇2023
  • 3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3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4
  • 5篇201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相页岩有机质成分对微纳米孔隙发育影响
页岩作为一种非常规储层,其孔径多为微纳米级别.大量研究认为页岩的微观储层特征是影响页岩储层原地含气量(GIP)及后期页岩气产能的关键因素.因此,定量评价页岩的微观孔隙体积和大小分布是国内外页岩气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页岩孔...
陈斐然陈践发姜呈馥冯德军成华勇朱心健
关键词:页岩气勘探页岩
文献传递
川东北地区中—上二叠统层序地层格架内多重地质事件耦合的富有机质页岩成因模式
2024年
川东北地区中—上二叠统发育大隆组、吴家坪组二段和茅口组三段3套优质页岩,是继五峰组—龙马溪组之后海相页岩气勘探重要的接替新层系。利用等时地层格架内建立重要地质事件与沉积构造、古环境及古生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对川东北地区中—晚二叠世上升流和火山活动等重大地质事件对富有机质页岩发育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①川东北地区茅口组三段—大隆组可划分为5个四级层序,其中TST1、TST3、TST4和TST5体系域为富有机质黑色硅质页岩发育有利层段,明确了中—晚二叠世等时地层格架内火山活动与上升流事件的地质响应特征;②建立了受火山活动和上升流等地质事件共同作用的优质页岩发育模式,明确了茅三段SqPm-2初始拉张期,上升流带来的丰富溶解硅和营养盐等物质,有利于硅藻、硅质海绵和放射虫等生物大量繁殖,为典型上升流—生物耦合发育模式,发育高碳(>10.0%)、高硅(>70.0%)页岩,但厚度相对较薄,具有典型“薄而肥”的特征,是普光地区页岩气勘探亟待突破的有利新层系;吴二段—吴三段SqPw-2快速拉张期,火山活动形成的火山灰携带营养物质有利于有机质的富集,为火山活动—热液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模式,页岩总有机碳含量超过4%、硅质矿物含量超过50.0%,但厚度相对较薄,是下一步积极拓展的有利层系;大隆组SqPd-1~SqPd-2拉张鼎盛定型期,基底沉降,上升洋流和热液活动造成硅质生物繁盛,大量有机质在深水缺氧强还原条件下得到良好保存,为上升流—热液富有机质页岩发育模式,优质页岩厚度相对较大(>30 m),具备良好的勘探潜力,是下一步提交页岩气规模储量的有利层系。
陈斐然刘珠江刘珠江魏富彬陆永潮郭金才李飞
关键词:层序地层火山活动上升流
四川盆地拔山寺向斜泰页1井页岩油气重大突破及意义被引量:46
2021年
2021年1月,在四川盆地涪陵北部拔山寺向斜针对侏罗系凉高山组实施的第一口页岩油气探井--泰页1井,通过水平井钻井及分段压裂测试,试获日产气7.5×10^(4)m^(3)、日产油9.8m^(3),实现了侏罗系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油气新层系勘探重大突破。基于泰页1井的钻探成果,系统分析了涪陵北部地区凉高山组湖相页岩油气成藏条件和富集规律。研究表明:泰页1井突破层系为凉高山组二段(凉二段)半深湖相富有机质泥页岩,其中(4)小层厚度约为25.20m,TOC均值大于1.5%,有机质类型以Ⅱ型为主,Ro为1.01%~1.41%,孔隙度平均为3.52%,以无机孔(黏土矿物层间孔、粒间孔、粒内孔等)为主,仅局部发育有机质孔,孔隙类型以介孔(孔径为2~50nm)和大孔(孔径大于50nm)为主,含气量约为1.81m^(3)/t。相对于其他小层而言,(4)小层泥页岩连续厚度最大、TOC和孔隙度最高、含气性最好,为自生自储的"纯页岩型"页岩油气藏。涪陵北部地区半深湖相优质页岩分布广泛,有利于页岩油气富集,其中保存条件好、地层高压、微裂缝发育有利于页岩油气高产。探索形成了以"少段多簇+暂堵转向+大排量+中粗砂强加砂"为主要特点的体积压裂关键技术,可实现陆相页岩的有效改造。泰页1井的突破对于中国湖相页岩油气的商业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胡东风魏志红刘若冰魏祥峰刘珠江陈斐然
关键词:四川盆地侏罗系成藏条件
陆相页岩气组分与碳同位素特征——对页岩气产量预测的启示被引量:7
2016年
为探究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陆相页岩气体组分与碳同位素特征,初步建立研究区页岩气产量预测模型,动态监测页岩气产能,有效指导页岩气合理开发。通过采集现场岩心解吸气体及生产井气体样品进行相关实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研究区气体甲烷含量相对较低,干燥系数(C_1/C_1-5)主要分布在0.6~0.8之间,碳同位素值相对偏负。受页岩气解吸及生产过程中气体吸附/扩散作用影响,样品干燥系数及碳同位素值随现场解吸或单井投产时间增加分馏效应明显,主要表现为重烃(C_(2+))组分含量增加及碳同位素值增高。气体干燥系数与单位质量页岩解吸气量相关性相对较好(R^2>0.8)。根据干燥系数与生产气量对数关系可初步建立预测模型,推测单井有效生产时间,对预测单井产量及动态监测页岩气产能具有重要意义。
陈斐然姜呈馥史鹏陈践发孙建博董劲冯德军成华勇
关键词:碳同位素
四川盆地东北部雷页1井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勘探突破及其启示被引量:5
2023年
2023年3月,四川盆地东北部(以下简称川东北地区)普光地区首口二叠系页岩气专探井——雷页1井在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分段压裂后测试获日产42.66×104 m3的高产气流,实现了四川盆地二叠系大隆组新层系页岩气勘探突破。为了进一步推进二叠系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应用雷页1井钻探资料,系统分析了普光地区大隆组海相页岩气成藏条件和富集高产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①普光地区雷页1井大隆组发育深水陆棚相优质页岩,岩性主要为硅质页岩、混合硅质页岩及含灰硅质页岩,具有优质页岩厚度大(33 m)、总有机碳含量高(5.82%)、孔隙度高(3.46%)、含气量高(5.37 m^(3)/t)、脆性指数高(90.7%)的“一大四高”特征;②雷页1井大隆组具有“高脆、低黏”和低水平应力差(9 MPa)特征,页岩可压性好;③研究区“厚层膏岩披覆+断层分层滑脱型”高陡构造区保存条件好,页岩气勘探潜力大。结论认为:①该区深水陆棚相优质页岩是大隆组页岩气富集的物质基础,“厚被子”膏岩披覆、顶底板条件及断层封闭性好是二叠系页岩气“超压富气”的关键;②开江—梁平陆棚大隆组、吴家坪组二段和茅口组三段3套优质页岩叠置连片发育,具备良好的立体勘探开发潜力;③基于雷页1井探索形成的二叠系海相深层页岩“穿层扩体”压裂技术,能产生大体积高导流的复杂裂缝系统,该技术可为复杂岩相页岩储层改造提供技术借鉴。
胡东风魏志红王威魏祥峰刘珠江陈斐然魏富彬李飞
关键词:四川盆地东北部上二叠统大隆组页岩气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沉积环境演化及其对有机质富集的控制作用被引量:2
2023年
通过对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下寒武统玉尔吐斯组沉积地层特征及地球化学分析,研究了玉尔吐斯组沉积时期水体氧化-还原环境及初级生产力的变化特征,探讨了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有机质富集机制及烃源岩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塔里木盆地西北缘玉尔吐斯组可分为5段:底部黑色含磷硅质岩段,下部黑色泥岩段,中部灰色白云岩段,上部黑色页岩与灰色微晶灰岩互层段,顶部浅灰色粉晶白云岩段。它们构成一个完整的海侵-海退沉积旋回。氧化-还原指标及热液示踪参数显示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不同层段的形成环境存在差异:底部硅质岩形成于缺氧环境,热液活动显著;下部黑色泥岩形成于强缺氧硫化环境,热液活动较强;上部黑色页岩形成于贫氧-氧化环境,热液活动较弱。综合研究表明:玉尔吐斯组黑色岩系沉积时期,水体先变深后变浅,氧逸度先降低后升高,古生产力逐渐减弱,在缺氧的水体条件和热液作用主导的高生产力综合控制下形成了以玉尔吐斯组下部黑色泥岩为代表的优质烃源岩。
陈践发陈践发王杰许锦陈斐然王杰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古生产力
全球前寒武—寒武系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被引量:3
2017年
前寒武—寒武系油气作为我国中西部含油气盆地未来油气勘探的重要接替领域,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本文以阿曼和东西伯利亚盆地为例,阐述全球典型前寒武—寒武系古老含油气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及成藏主控因素,为国内前寒武—寒武系油气勘探取得进一步突破提供参考。阿曼和东西伯利亚盆地烃源岩主要发育在盆地初始裂陷作用区,受埋深及地温梯度控制,在志留纪或泥盆纪之前就已大量生油;储集层岩性以砂岩为主,分布面积广,受表生风化淋滤、胶结物溶蚀及构造裂缝改造等后期作用影响,可形成优质区域性储层;优质的区域性盖层是前寒武—寒武系古老油气藏得以保存的关键性因素,盆地膏盐岩累计厚度都超过1 000m。塔里木盆地寒武系盐下深层含油气层系,同国外古老含油气盆地相比,同样具有多套高丰度优质烃源岩生烃、厚层区域性膏盐岩封堵及长距离运移、多层系成藏特征,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
陈斐然张颖徐祖新谭程周肖肖
关键词:石油地质特征塔里木盆地
川东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泥页岩基本特征及页岩气勘探潜力被引量:19
2021年
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龙潭期沉积相类型多样,为落实不同沉积相带的页岩气勘探潜力,针对不同相带典型井开展了系统的页岩气形成条件分析,四川盆地晚二叠世龙潭期富有机质页岩主要发育在潮坪—潟湖相和陆棚相,其中潮坪—潟湖相泥页岩分布在资阳—永川—綦江一带,岩性组合复杂,泥岩、页岩、泥质碳酸盐岩不等厚互层,煤层全段均有发育,具有“高TOC、高黏土、高孔隙度、高含气量”的四高特征,有机质类型主体为Ⅲ型;浅水混积陆棚相龙潭组分布在广安—长寿—南川一带,煤层减少,灰质增加,龙潭组二段煤层基本不发育,有机质类型为Ⅱ_(2)-Ⅱ_(1)型,具有厚度稳定、TOC中等、脆性矿物含量高、有机孔发育的特点,气测普遍活跃;深水陆棚相上二叠统吴家坪组分布在石柱—万县以及广元—梁平一带,煤层仅在吴家坪组底部发育,吴家坪组二段以硅质页岩、泥岩为主,具有“高TOC、高脆性矿物含量、高孔隙度、高含气量、高含气饱和度”等五高特征,有机质类型为Ⅱ1型,有机质孔普见,是目前二叠系页岩气勘探开发的主力层系。
翟常博邓模曹清古肖雄何贵松陈斐然邱建华刘栩张长江
关键词:页岩气龙潭组二叠系勘探潜力
页岩气“压力系数”分级资源评价方法--以川东南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被引量:12
2020年
随着我国页岩气勘探开发不断深化,亟需完善一套科学适用的页岩气资源潜力评价方法。该文重点考虑页岩气资源分布的非均质性以及保存条件的影响,在查明页岩气"压力系数"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将刻度区与评价区划分为A类区(压力系数大于1.2)、B类区(压力系数1.0~1.2)和C类区(压力系数0.8~1.0)。通过解剖四川盆地涪陵地区上奥陶统五峰组-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刻度区,确定体积资源丰度作为评价区类比计算关键参数,对页岩气资源进行分级类比评价。综合计算川东南地区页岩气总资源量为5.52×1012 m3,其中埋深4 500~6 000 m的五峰组-龙马溪组页岩气资源量达4.04×1012 m3,表明该地区埋深大于4 500 m的深层具有较大的页岩气勘探潜力。
陈斐然段金宝张汉荣魏祥峰刘珠江王强余光春
关键词:资源评价页岩气四川盆地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泥岩硅质成因及对可压性影响被引量:6
2023年
川东北地区二叠系大隆组泥岩的硅质成因复杂,基于乐坝1井岩心、薄片和地球化学等资料,开展了泥岩岩相划分,分析了不同类型岩相泥岩矿物组成、储集特征、含气性和硅质成因,结合岩石力学参数,分析了不同硅质成因泥岩的可压裂性差异,优选了甜点层段并分析了勘探潜力。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隆组泥岩可以划分为3种岩相:其中下部的富碳—中硅—中钙泥岩和中部的富碳—高硅—低钙泥岩分别具有较高—最高的TOC、孔隙度和含气量,有机质孔相对发育且孔隙类型以介孔—微孔为主;泥岩的硅质主要来源于生物作用,热液有一定影响;其具有相对较小的抗压强度和泊松比、较大的杨氏模量,可压性相对较好。上部的中低碳—高硅—低钙泥岩具有低TOC、低孔隙度、低含气量的特征,其有机质孔不发育,孔隙类型以介孔为主;硅质主要来源于火山热液作用;其具有相对较大的抗压强度和泊松比、较小的杨氏模量,可压性相对较差。总之下部的富碳—中硅—中钙泥岩和中部的富碳—高硅—低钙泥岩是地质工程“双甜点”层段,其展布稳定,保存条件好,埋深适中,是下一步有望实现勘探突破的有利层系。
李飞刘珠江陈斐然魏富彬郭金才苏泽昕
关键词:大隆组可压性生物成因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