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文
- 作品数:22 被引量:130H指数:7
- 供职机构: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深圳市龙岗区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鼻腔给药对七氟醚抑制患儿喉罩置入反应EC50的影响被引量:22
- 2015年
- 目的 评价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鼻腔给药对七氟醚抑制患儿喉罩置入反应半数有效呼气末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 择期全麻手术患儿,性别不限,年龄1~3岁,体重指数20~ 25kg/m2,ASA分级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对照组(C组)、右美托咪定1 μg/kg组(D1组)和右美托咪定2 μg/kg组(D2组).麻醉诱导前1h时,D1组和D2组分别鼻腔给予右美托咪定1和2 μg/k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 ml),C组鼻腔给予生理盐水1 ml.鼻腔给药后45~60 min患儿与父母分离,进入手术室.吸入8%七氟醚诱导意识消失后,用改良序贯法确定七氟醚呼气末浓度,起始七氟醚呼气末浓度为2%,根据喉罩置入反应确定下一例患儿的七氟醚呼气末浓度,浓度梯度为0.2%.评价患儿与父母分离时的镇静程度和对喉罩的接受程度,记录镇静满意情况和喉罩接受满意情况.用概率单位法计算七氟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结果 与C组比较,D1组和D2组镇静满意率和喉罩接受满意率升高(P<0.05);与D1组比较,D2组镇静满意率和喉罩接受满意率升高(P<0.05).C组、D1组和D2组七氟醚抑制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及其95%可信区间为2.03%(1.91% ~ 2.15%)、1.76%(1.65% ~ 1.87%)和1.63%(1.53%~ 1.73%),D1组和D2组EC50均低于C组,D2组EC50低于D1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1和2 μg/kg鼻腔给药可降低七氟醚抑制患儿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2μg/kg效果更佳.
- 纪宏新何世琼陈文李文兵李安学
-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喉面罩
- 多潘立酮片结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感染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观察多潘立酮片结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小儿幽门螺杆菌(Hp)感染伴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20例Hp感染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标准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多潘立酮片治疗。治疗1个月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清胃肠激素水平及Hp根除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Hp根除率均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血清P物质、 MTL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血清P物质、 MT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多潘立酮片结合标准三联疗法治疗小儿Hp感染伴功能性消化不良效果确切,可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儿胃肠激素水平,值得临床推广。
- 谢徽曹巧玲陈文
- 关键词:HP感染功能性消化不良多潘立酮片标准三联疗法胃肠激素水平
- 不同麻醉方式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影响
- 2021年
- 目的:分析不同麻醉方式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老年结肠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48例,分别予以七氟烷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右美托咪定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观察术后疼痛及康复情况、应激反应、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动态VAS低于参照组,排气时间、下床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前,两组患者BG、Cor、CR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BG、Cor、CRP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2.50%vs10.42%)差异无意义(P>0.05)。结论:老年结肠癌手术中,应用右美托咪定静脉麻醉联合腹横肌平面阻滞,有助于减轻术后疼痛、促进术后康复、减轻手术应激反应。
- 高军陈文孙大鹏陈奕冰朱秋宇秦棠琦
- 关键词:七氟烷腹横肌平面阻滞老年结肠癌
- Narcotrend联合Most Care监测下平稳麻醉方法的研究
- 2022年
- 目的:探讨Narcotrend指数(NI)指导七氟烷吸入麻醉与靶控输注(TCI)丙泊酚和瑞芬太尼麻醉诱导至气腹后5 min的血流动力学对比,提供一种能够保证足够的麻醉深度及平稳的麻醉方法。方法:择期手术患者60例行腹腔镜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TCI组(TCI组,n=30)和全凭吸入麻醉组(七氟烷组,n=30)比较两组分别在入室时(T_(1))、NI=40时(T_(2))、插管后5 min(T_(3))、气腹开始5 min后(T_(4))时段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每搏变异度(PVV)、周围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输出量(CO)、每搏量(SV)。结果:在T_(2)时,七氟烷组HR高于TCI组,MAP、SVRI低于TCI组,且均低于T_(1)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_(4)时,七氟烷组的MAP、SVRI低于T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_(3)时,七氟烷组NI值低于TC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arcotrend监测仪和MostCare血流动力学监测下,靶控输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比吸入七氟烷麻醉更能使患者的MAP、HR、SV、PVV等血流动力学指标趋于平稳,减少低血压的发生。
- 孙浩翔李飞芳纪宏新朱秋宇陈文李安学
- 关键词:NARCOTREND靶控输注吸入麻醉七氟烷
- 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休克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探讨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穿刺置管在休克抢救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75例休克抢救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B组(24例)、C组(22例)3组,其中A组行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B组行蝶型静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穿刺置管;C组行中心静脉导管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比3组穿刺时间、出血量、静脉通畅情况及并发症的差异。结果 A、B组穿刺时间均比C组短(P<0.01),A、B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出血量最多,A组出血量最少,3组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0.05);B组通畅率比A、C组低(P<0.05),A、C两组通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A、B组,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留置针颈内静脉直接置管是休克抢救时快速建立静脉通道的有效方法。
- 蔡云亮潘春杰王新李安学陈文
- 关键词:动脉留置针中心静脉导管休克抢救
- 一种用于患者麻醉时的调温保护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患者麻醉时的调温保护装置,包括基体,其左侧设置有把手,且基体的下端设置有滑轮,并且基体的上端设置有围栏板和透气床垫;所述基体内部开设有空腔,且基体内壁设置有固定挡块,并且固定挡块上端支撑网孔板;所...
- 毕莹黄静陈文李梦迪李飞芳
- 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分析被引量:1
- 2021年
-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用于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老年下肢骨科手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手术治疗时间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是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给予两组患者不同的方式麻醉,观察组给予右美托咪定镇静,对照组给予用丙泊酚镇静,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当中的镇定效果,结果:两组患者不同手术围术期间的Ramsay评分,观察组患者在整个手术围术期Ramsay评分结果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生命指标评分对比中,观察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以及呼吸频次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科手术患者给予不同的麻醉镇定手段,采用右美托咪定麻醉手段的观察组在镇静效果和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上效果显著,有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推广价值。
- 高军陈文孙大鹏陈奕冰朱秋宇秦棠琦王嘉炜
- 关键词:老年下肢骨科手术麻醉
- 等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或含服用于患儿面罩吸入麻醉诱导前镇静效果的比较被引量:9
- 2018年
- 目的比较等剂量右美托咪定滴鼻或含服用于患儿面罩吸入麻醉诱导前镇静效果。方法选择ASAⅠ级接受面罩吸入麻醉诱导患儿76例,年龄2~6岁,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8例。麻醉1 h前,滴鼻组和含服组分别经鼻滴入或口内含服右美托咪定2.5μg·kg^(-1)。给药1 h后患儿与家属分离,送入手术室进行面罩吸入5%七氟烷麻醉诱导。记录给药前(T_0)及给药后20、40、60 min(T_2、T_3、T_4)时患儿的心率(HR)、收缩压(SBP)、脉搏血氧饱和度(SpO_2)及Ramsay镇静评分,评估给药时患儿药物接受程度、与父母分离时镇静状态及面罩接受程度。结果与T_0时比较,两组T_2、T_3、T_4时Ramsay镇静评分均上升(P<0.05),T_3、T_4时滴鼻组高于含服组(P<0.05)。滴鼻组患儿药物接受满意率低于含服组(P<0.05),面罩接受满意率高于含服组(P<0.05),与父母分离时镇静满意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与T_0时比较,两组T_3、T_4时HR、SBP均降低(P<0.05),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患儿麻醉前滴鼻给予右美托咪定2.5μg·kg^(-1)面罩吸入麻醉诱导前镇静效果优于等剂量含服给药,但含服给药患儿更容易接受。
- 李安学纪宏新陈文毕莹邓玉春
- 改良序贯法测定小儿核磁共振成像检查中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有效剂量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用改良序贯法测定小儿核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中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半数有效量(ED50)和95%有效量(ED95)。方法随机选择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Ⅰ~Ⅱ级、接受MRI检查需镇静的1~6岁患儿30例,MRI检查前30~45 min经鼻滴入右美托咪定,剂量根据改良序贯法确定,根据上1例患儿检查中的镇静效果,下1例患儿增加或减少0.25μg/kg。用回归分析法计算出右美托咪定有效镇静的ED50,ED95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CI)。结果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ED50为2.15μg/kg,95%CI为1.93~2.32μg/kg;相应的ED95为2.60μg/kg,95%CI为2.39~3.68μg/kg。结论小儿MRI检查中右美托咪定滴鼻简便安全,依从性好,不良反应少,改良序贯法测定其镇静的ED50和ED95分别为2.15μg/kg和2.60μg/kg。
- 柯昌禄纪宏新陈文李安学
- 关键词:鼻腔给药核磁共振成像小儿
- 麻醉前含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七氟烷抑制小儿喉罩置入反应半数有效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8年
- 目的探讨麻醉前含服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Dex)对七氟烷抑制小儿喉罩置入反应半数有效浓度(EC50)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拟行全麻患儿,年龄1~3岁, ASA分级Ⅰ级,随机分为3组。吸入麻醉诱导前1 h, N组患儿经口含服氯化钠注射液1 m L, D2组、 D4组分别经口含服Dex 2、 4μg·kg-1(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 m L)。入室后吸入5%七氟烷诱导,意识消失后按改良序贯法调整七氟烷呼气末浓度,起始为2%,依据喉罩置入反应确定下一例患儿增加或降低0.2%七氟烷呼气末浓度,直至出现七个交换点即研究结束。评估Dex给药45~60 min后患儿与父母分离镇静水平及吸入诱导患儿面罩接受程度。用概率单位回归分析法测定七氟烷抑制患儿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及相应的95%可信区间(95%CI)。结果 N组、 D2组和D4组分别纳入患儿26、 27和28例。D4组患儿与父母分离满意率和面罩接受满意率均明显高于D2组和N组(P <0.05)。N组、 D2组和D4组七氟烷抑制患儿喉罩置入反应的EC50分别为2.02%(95%CI:1.73%~2.32%)、 1.77%(95%CI:1.47%~2.05%)和1.60%(95%CI:1.21%~1.82%)。结论麻醉前含服Dex 4μg·kg-1的镇静效果优于Dex 2μg·kg-1,含服Dex 2和4μg·kg-1可使七氟烷抑制小儿喉罩置入反应EC50分别降低12%和21%。
- 纪宏新邓玉春陈文王嘉炜李安学
- 关键词:七氟烷喉罩通气道半数有效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