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振

作品数:36 被引量:218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8篇动脉瘤
  • 18篇颅内
  • 15篇栓塞
  • 13篇动脉
  • 11篇血管
  • 11篇颅内动脉
  • 11篇颅内动脉瘤
  • 9篇介入
  • 7篇介入治疗
  • 6篇弹簧圈
  • 6篇血管内治疗
  • 5篇肝癌
  • 4篇弹簧圈栓塞
  • 4篇缺血
  • 4篇疗效
  • 4篇颈动脉
  • 4篇急性
  • 3篇栓塞术
  • 3篇索拉菲尼
  • 3篇破裂动脉瘤

机构

  • 36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新乡医学院第...

作者

  • 36篇陈振
  • 34篇管生
  • 22篇刘朝
  • 18篇郭新宾
  • 18篇徐浩文
  • 11篇李明省
  • 10篇王子博
  • 8篇李冬冬
  • 7篇马南
  • 6篇权涛
  • 6篇金洁
  • 6篇范锋
  • 5篇王林玉
  • 5篇胡小波
  • 4篇韩凯昊
  • 3篇刘纪营
  • 3篇张松
  • 3篇杜鲲
  • 3篇李进一
  • 3篇魏森

传媒

  • 15篇介入放射学杂...
  • 6篇中华神经外科...
  • 2篇中华神经医学...
  • 2篇中国实用神经...
  • 2篇第十届中国介...
  • 1篇当代医学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中国介入影像...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国卒中杂志
  • 1篇中华介入放射...
  • 1篇第十四届全国...

年份

  • 4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6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3篇2013
  • 5篇2012
  • 4篇2011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介入栓塞对医源性肾损伤的治疗
目的:探讨介入栓塞对医源性肾损伤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对肾功能和血压的影响.方法:本组2 1例患者保守治疗无效行DSA(Philips FD-20荷兰)肾动脉造影检查,明确出血部位后行栓塞治疗(renal artery e...
金洁管生李明省马南杜鲲刘朝陈振张建好刘纪营
大脑前动脉A1段发育状况与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及重度发育不良对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全脑DSA检查的905例患者临床资料,对CTA、常规DSA疑有单侧A1段缺如患者作压迫对侧颈动脉(压颈)造影,判断A1段是否真正缺如,同时分析其中6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血管内栓塞治疗过程及随访结果。结果 905例患者经CTA或常规DSA检查有40例表现为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压颈造影后真正缺如30例,10例为重度发育不良。68例前交通动脉瘤患者中单侧A1缺如16例,重度发育不良4例,轻中度发育不良7例。所有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均成功接受介入栓塞治疗,其中可解脱式弹簧圈单纯栓塞39例,支架辅助栓塞29例;16例A1段缺如和4例重度发育不良患者中有13例接受支架辅助栓塞。术后即刻动脉瘤完全闭塞56例(82.3%),瘤颈残留10例(14.7%),瘤腔残留2例(3%)。术后48例获临床和影像学随访,3例(6.3%)明显复发,其中2例成功接受再次栓塞治疗。结论对CTA和常规DSA造影疑有单侧大脑前动脉A1段缺如的前交通动脉瘤患者,压颈造影能够鉴别A1段是否真正缺如。单侧A1段缺如及重度发育不良的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治疗时,应确保前交通动脉及双侧A2段通畅,使用支架辅助栓塞有一定帮助。
刘兵辉管生郭新宾徐浩文刘朝王子博权涛陈振李冬冬
关键词:大脑前动脉缺如前交通动脉瘤
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征及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疗效、安全性分析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总结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的影像学特征并评估其血管内介入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放射介入科自2012年6月至2022年9月收治的37例以颅内高压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并行血管内介入治疗的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影像学特征,依据患者手术前后闭塞静脉窦内血流复通、压力降低程度及神经症状改善情况评价近期疗效,统计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依据术后临床随访及6~12个月的影像学随访结果评价手术安全性和远期疗效。结果:(1)术前头颅MRI和(或)CT显示患者脑组织不同程度的肿胀,以患侧为著,同时闭塞的横窦、乙状窦内可见混杂信号/密度影,部分患者可同时合并静脉性脑梗死或梗死后脑出血表现;MRV、CTV和DSA显示患侧横窦、乙状窦显影较差或完全闭塞而对侧显影正常,闭塞的静脉窦机械开通后其内可见明显的血栓充盈缺损影。(2)术后所有患者的闭塞静脉窦内血流均得到复通,闭塞段压力梯度差由术前的(16.6±3.3) mmHg降至术后的(2.8±0.8) mmHg。出院前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分30例、1分5例、2分1例和3分1例],2例患者遗留单侧肢体活动障碍(肌力分别为Ⅲ级和Ⅳ级)。所有患者均获得临床随访,随访时间为(9.6±3.0)个月,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且无新发神经系统相关症状(mRS评分0分30例、1分6例、2分1例)。34例患者获得MRV或DSA随访,28例患者的闭塞静脉窦完全再通,6例患者部分再通,均未见明显狭窄或闭塞复发。结论:重型单侧横窦、乙状窦血栓形成可致局部颅内静脉内血液瘀滞,进而引起"静脉窦区域性压力增高",表现为单侧脑组织肿胀甚至静脉性脑梗死或梗死后脑出血等影像学改变。早期诊断并积极行血管内介入治疗能显著改�
李腾飞田奇史帅龙杨杰王晔陈振冉云彩文宝红郭栋水少锋韩新巍李晓马骥
关键词: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横窦乙状窦血管内介入治疗影像学特征
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性及有效性分析被引量:25
2017年
目的评价低剖面编织型设计的自膨式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127例LVIS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手术安全性、术后即刻效果、复发率及临床、影像学随访结果。结果12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介入栓塞术中成功植入130枚LVIS支架,1例植入失败,技术成功率99.2%。7例术中或术后出现支架内血栓事件(7/127,5.5%),无围手术期出血、死亡。术后即刻动脉瘤完全闭塞112枚(88.1%),瘤颈残余15枚(11.9%)。术后平均随访8个月,37例影像学复查显示33例(89.1%)动脉瘤完全闭塞,4例(10.9%)瘤体仍显影,其中3例为术后即刻有瘤体显影,1例为动脉瘤复发,无死亡。结论LVIS支架辅助栓塞颅内动脉瘤安全有效,但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观察。
陈振刘朝李冬冬徐浩文郭新宾管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治疗
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完全缓解病灶磁共振ADC值可重复性及一致性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目的评估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完全缓解病灶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ADC)值测量的可重复性和一致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对21个完全缓解病灶在术后第1、3、6个月时由同一名医师同一序列测量ADC值、不同医师间隔1周测量病灶的ADC值,通过计算组内相关系数(ICC)值及绘制Bland-Altman图表确定ADC值测量的可重复性及一致性。ICC值大于0.75表示信度良好,可重复性高,75%的位点位于Bland-Altman图95%的置信区间的参考线内,其一致性高。结果 A医师术后1、3、6个月测量ICC值分别为0.928、0.878、0.934;B医师术后1、3、6个月测量ICC值分别为0.873、0.940、0.871,1周前不同时间A、B医师1、3、6个月测量ICC值分别为0.854、0.940、0.960;1周后不同时间A、B医师术后1、3、6个月测量ICC值分别为:0.788、0.945、0.858,均大于0.75,提示可信度较高,可重复性强。90%的位点Bland-Altman图95%的置信区间的参考线内,数值测量的可重复性高。结论 HCC完全缓解病灶的ADC值稳定,测量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可以动态观察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后病灶的稳定程度,可及时有效的评估巩固治疗时机。
杜鲲管生胡小波刘朝李明省陈振彭强
关键词:肝肿瘤表观扩散系数
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不同方法对介入治疗并发肝脓肿的影响被引量:16
2013年
目的探讨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不同方法对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所有行TACE治疗的患者560例,共行TACE治疗869例次。以2012年1月1日为界点,之前543例次TACE为A组,术前、术后都预防性使用抗生素,而后的326例次TACE为B组,抗生素均在TACE前使用。统计两组TACE后肝脓肿发生的例数并卡方检验肝脓肿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A组肝脓肿发生率0.73%(4/543),B组1.84%(6/326),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 7)。发生10例肝脓肿患者中9例有肝脏外科手术、PTCD及射频治疗史。结论临床预防应用抗生素的方法改变对TACE术后肝脓肿的发生率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TACE后并发肝脓肿的原因复杂,对TACE后有发生肝脓肿的高危患者积极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值得进一步探讨。
刘纪营马南管生金洁李明省胡小波陈振刘朝王子博
关键词:肝脏恶性肿瘤抗生素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肝脓肿
支架"摆尾"技术辅助栓塞伴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的后交通动脉宽颈动脉瘤的初步观察
2024年
目的初步观察支架"摆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伴有胚胎型大脑后动脉(fPCA)的后交通动脉(PCoA)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8月至2023年8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采用支架"摆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伴有fPCA的PCoA宽颈动脉瘤的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是否达到技术成功以及操作相关并发症的情况。术后6个月进行电话或门诊随访并择期复查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神经功能状态以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价,动脉瘤的栓塞效果以Raymond分级评价。结果14例患者全部获得技术成功,均未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1例患者术后16 d因呼吸衰竭死亡;另13例患者中,出院时mRS 0分11例,1分1例,2分1例。术后6个月随访时,13例患者的mRS均为0分。11例患者完成DSA随访,随访时间[M(Q_(1),Q_(3))]为7(5,10)个月;结果显示,PCoA均开放良好,未出现支架内狭窄,其中Raymond分级Ⅰ级8例,Ⅱ级3例。另2例患者仅复查磁共振血管成像,未见动脉瘤复发。结论初步观察发现,采用支架"摆尾"技术辅助弹簧圈栓塞伴有fPCA的PCoA宽颈动脉瘤的手术并发症较少,且可有效栓塞动脉瘤。
韩凯昊郭新宾刘烁陈振权涛范锋徐浩文管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后交通动脉
血流导向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合并毗邻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初步经验
2024年
目的探讨血流导向装置(FD)治疗颅内动脉瘤合并毗邻动脉中重度狭窄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7月至2023年11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介入科收治的颅内动脉瘤合并毗邻动脉中重度狭窄的40例患者(共42个动脉瘤)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FD置入术,毗邻的狭窄动脉予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以球囊扩张狭窄段。采用O′Kelly-Marotta(OKM)分级评估动脉瘤的即刻栓塞程度,观察手术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定期行电话随访,通过改良Rankin量表评分(mRS)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通过影像学随访,采用OKM分级评估动脉瘤的栓塞程度,并观察有无支架内狭窄。结果42个动脉瘤共置入41枚FD,无一例出现操作相关并发症。动脉瘤即刻OKM分级为:A级8个(19.0%)、B级23个(54.8%)、C级8个(19.0%)、D级3个(7.2%)。4例(10.0%)患者出现围手术期并发症,包括死亡1例、脑出血1例和脑梗死2例。39例(97.5%)患者出院后随访3个月,围手术期出现脑出血和脑梗死并发症的患者症状减轻或消失(mRS均为0分),2例既往以脑梗死起病的患者mRS仍为1分,其余34例患者的mRS均为0分。32例(80.0%)患者出院后随访6个月,2例既往以脑梗死起病的患者mRS为1分,其余30例患者的mRS均为0分。32例患者(34个动脉瘤)完成影像学随访,随访时间[M(Q_(1),Q_(3))]为6(6,10)个月,动脉瘤OKM分级为:A级3个(8.8%)、B级5个(14.7%)、C级4个(11.8%)、D级22个(64.7%);存在轻、重度支架内狭窄各8例(25.0%)。结论初步研究显示,采用FD治疗颅内动脉瘤合并毗邻动脉中重度狭窄有效,安全性可接受,但随访期支架内狭窄和缺血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仍需进一步研究。
韩凯昊宫文韬陈俊凡刘烁陈振郭新宾管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动脉狭窄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
青壮年肝癌患者围手术期心理特征与人文关怀被引量:1
2011年
青壮年患者因其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其在治疗阶段情绪波动较大,而围手术期患者紧张、悲观、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反应会对其生理功能产生巨大的不良影响,限制了对患者诊疗过程中配合,尤其是对围手术期影响明显。为了降低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应激产生的不良影响,同时适应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管床医生在围手术期必须对手术患者实施有效的人文关怀。
杜鲲管生胡小波李明省刘朝陈振
关键词:肝癌围手术期人文关怀
Waffle cone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初步经验探讨被引量:4
2014年
目的 探讨Waffle cone技术栓塞颅内动脉瘤的初步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2月至2012年8月郑州大学一附院介入科支架辅助颅内动脉瘤栓塞的病例中,应用Waffle cone技术患者的资料.根据术前患者的临床情况(Hunt-Hess分级)、颅内动脉瘤以及术后围手术恢复期、随访情况,总结分析该技术的安全性及合理应用时机.结果 共138例支架辅助下颅内动脉瘤填塞,其中应用Waffle cone技术6例;病例均为颅内动脉分叉口、宽径动脉瘤,远端分支血管均从瘤体接近瘤径处以锐角发出.6例均为急性破裂动脉瘤,分别位于基底动脉顶端2例、前交通动脉3例和大脑中动脉分叉部1例.术中栓塞程度Raymond Class分级Ⅰ级4例,Ⅱ级2例.围手术期无并发症.随访时间平均6个月,无再发出血.结论 颅内动脉分叉处宽颈动脉瘤、远端分支血管以锐角自瘤体发出的、尤其急性期破裂动脉瘤,Waffle cone技术不失为一种可供选择的治疗技术,它有较高的时效性,操作相对简单、安全程度也较高.近期疗效满意,远期疗效仍有待进一步随访.
郭新宾陈振王子博管生
关键词:动脉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