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亮波
- 作品数:24 被引量:72H指数:6
- 供职机构: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氯吡格雷对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氯吡格雷对冠心病患者阿司匹林抵抗的影响。方法筛选出冠心病患者中发生阿司匹林抵抗的患者58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氯吡格雷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mg+安慰剂每天和阿司匹林100mg+氯吡格雷75mg每天,14天后采用全血电阻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氯吡格雷组使ADP(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抑制[(1.3±0.48)Ω比(12.8±2.5)Ω],P〈0.01,但对从(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没有影响[(12.3±4.3)Ω比(11.9±4.9)Ω],P〉0.05。结论合用氯吡格雷不能完全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阿斯匹林抵抗,对这部分患者应加强综合治疗。
- 黄壮光陈亮波
- 关键词:氯吡格雷阿司匹林
- DOCA-盐敏感型高血压大鼠主动脉血管重塑机制
- 目的:观察Bosentan、依那普利、硝苯地平对DOCA-盐敏感型高血压大鼠/(DHR/)主动脉血管重塑的影响,探讨其血管重塑的机制。
方法:28只160-180g重的雄性SD大鼠,切除左侧...
- 陈亮波
- 关键词:血管重塑BOSENTANDOCA内皮素
- 文献传递
- 桡动脉及股动脉途径在老年冠心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比较桡动脉和股动脉途径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的优缺点。方法选取我院心内科介入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冠心病患者72例,其中经桡动脉途径(桡动脉组)40例;经股动脉途径(股动脉组)32例;观察2组患者经皮冠状动脉球囊扩张成形加支架置入术的手术成功率及不良反应。结果与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组的穿刺成功时间[(5.3±1.2)min与(2.1±0.8)min,P<0.01]及手术时间[(112.0±6.1)min与(87.2±3.0)min,P<0.01]均比股动脉组长,而在手术成功率方面,两者差异无显著性(92.5%与93.8%,P>0.05)。2组在动静脉瘘、血管夹层及迷走神经反射方面没有差异(P均>0.05),与股动脉组相比,桡动脉组具有血肿发生率低(1/40与20/32,P<0.01)、加压包扎时间短[(5.0±2.5)min与(35.1±10.6)min,P<0.01]、住院时间短[(3.1±1.5d)与(5.7±1.8)d,P<0.05]的优点。结论经桡动脉途径具有并发症少、止血方便,无需卧床休息等优点,可以成为老年冠心病患者介入手术的常规途径。
- 陈灿黄石安陈建英陈亮波谢晓明李志根
- 关键词:桡动脉股动脉支架置入术冠状动脉成形术
- 依那普利不对DOCA-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发生影响被引量:9
- 2004年
- 目的 观察依那普利对DOCA -盐诱导的高血压大鼠 (DHR)血压、主动脉结构、血浆内皮素 (ET 1)和主动脉组织ET 1mRNA表达的影响 ,并探讨依那普利不影响其变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3 0只SD大鼠 ,等分和制作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依那普利组。依那普利组给予依那普利 2 0mg·kg- 1 ·d- 1 灌胃。每周测血压一次。四周后处死 ,抽动脉血放免法测血浆ET -1浓度、肾素活性 (PRA) ,取主动脉分别作病理分析和RT -PCR检测ET 1mRNA表达。结果 模型对照组血压明显上升 ,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肥大 ,弹力纤维层增厚 ,中层厚度及中层厚度 /内径明显增大。依那普利组血压也明显上升 ,四周后仅比模型对照组低 9mmHg ,两者相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主动脉亦明显重塑。血浆肾素活性 :模型对照组和依那普利组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 ;依那普利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差别 ;血浆ET 1及ET 1mRNA表达 :模型对照组和依那普利组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 ;依那普利组与模型对照组相比无差别。结论 依那普利不能改善DHR主动脉重塑 ,可能是DHR主动脉局部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受到抑制 。
- 陈亮波陈灿莫振兆洪小苏吾柏铭
- 关键词: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重塑依那普利
- 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门诊冠脉造影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研究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门诊冠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2006年1月-2008年5月,临床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Allen试验阳性、拟行冠脉造影患者265例,随机分为门诊冠脉造影组(133例)和病房冠脉造影组(132例)。冠脉造影选用5F TIG造影导管,经桡动脉途径进行。比较两组在穿刺时间、X线光照时间、造影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总费用等方面的差别。结果两组在穿刺时间[(2.15±1.48)min比(2.14±1.52)min]、X线光照时间[(3.07±1.67)min比(3.13±1.49)min]、造影时间[(11.65±2.74)min比(10.97±2.93)min]、穿刺成功率(97.0%比96.2%)、造影成功率(96.2%比95.5%)、并发症发生率(2.2%比2.3%)等方面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费用上相比,[(3 578.8±330.5)$比(5 068.7±35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门诊能很好地完成稳定性心绞痛患者的冠脉造影,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能有效降低检查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亮波陈灿黄石安
- 关键词:冠状动脉造影桡动脉途径门诊
- 经左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研究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经左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可行性。方法195例冠心病患者,Allen试验正常,随机分为左桡动脉组(98例)和右桡动脉组(97例)。冠状动脉造影选用5FTIG造影导管。对两种途径在穿刺时间、X线光照时间、造影时间、穿刺成功率、造影成功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左、右桡动脉组穿刺时间[(2.25±1.58)min比(2.19±1.62)min]、X线光照时间[(3.12±1.53)min比(3.21±1.49)min]、造影时间[(12.87±2.52)min比(12.98±2.85)min]、穿刺成功率(95.92%比95.88%)、造影成功率(94.90%比94.8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桡动脉途径能很好地完成冠状动脉造影,可以作为冠状动脉造影的可选择途径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陈亮波陈灿黄石安李果明陈建英谢晓明陈晓于
- 关键词:心血管造影术桡动脉
- 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对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及护理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司匹林和波立维对冠心病阿司匹林抵抗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影响,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筛选出冠心病患者中发生阿斯匹林抵抗的患者48例入选本研究,随机分为3组,分别给予阿司匹林100、300 mg和阿司匹林100 mg+波立维75 mg,14 d后采用全血电阻法检测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阿司匹林100 mg和阿司匹林300 mg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服波立维可使二磷酸腺苷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功能显著抑制(P<0.01),但对花生四烯酸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无明显影响。结论加大阿司匹林剂量或合用波立维不能明显改善冠心病患者的阿司匹林抵抗,对该类患者应加强临床观察和护理。
- 陈丽清陈亮波梁高燕
- 关键词:阿司匹林波立维阿司匹林抵抗血小板聚集功能护理
- 经挠动脉及股动脉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应用
-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两种途径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及不良反应。方法随机选取2003年3月至2005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行PTCA+STENT术治疗的70岁以上老年患者冠心病患者72例,并分...
- 陈灿黄石安陈建英谢晓明陈亮波李志根
- 关键词:股动脉支架术冠状动脉成形术
- 文献传递
- 辛伐他汀对野百合碱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IL-6和IL-8表达的影响被引量:8
- 2009年
-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对野百合碱(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大鼠炎症细胞因子IL-6和IL-8表达的影响,探讨辛伐他汀作用于肺动脉高压的机制。方法将3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MCT诱导的肺动脉高压组(模型对照组)、辛伐他汀干预治疗组(治疗组)。模型对照组和治疗组注射野百合碱造模。治疗21 d后,采用右心导管法检测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称量RV和LV+S,计算右心肥大指数(RVHI)。采用RT-PCR检测大鼠肺组织中IL-6和IL-8 mRNA的表达,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IL-6和IL-8水平。结果模型对照组mPAP和RVHI值显著高于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治疗组和正常对照组mPAP和RVHI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模型对照组大鼠肺组织中IL-6和IL-8 mRNA的表达和血清中IL-6和IL-8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治疗组,而治疗组大鼠肺组织中IL-6和IL-8 mRNA的表达和血清中IL-6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治疗组大鼠血清IL-8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辛伐他汀可通过抑制MCT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大鼠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的表达、下调大鼠炎性细胞因子的分泌,达到对肺动脉高压的治疗作用。
- 陈建英徐军发杨宇黄石安陈灿陈晓于陈亮波刘珍君
- 关键词:肺动脉高压野百合碱辛伐他汀IL-6
- 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被引量:10
- 2010年
- 目的:研究早期机械通气对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9例,随机分为早期机械通气组(n=45)和常规机械通气组(n=45),观察症状缓解时间、机械通气时间、7d病死率的差别。结果:两组患者在症状缓解时间上(4.7±1.7hvs5.0±1.8h,P>0.05);在机械通气时间上,早期机械通气组显著低于常规机械通气组(15.6±4.5hvs33.1±13.4h,P<0.01);早期机械通气组第7天病死率也显著低于常规机械通气组(8.9%vs26.7%,P<0.05)。结论:早期机械通气可降低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病死率。
- 陈亮波陈灿黄石安
- 关键词:机械通气急性左心衰竭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