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瑜
- 作品数:30 被引量:120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卫生系统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麻醉学临床实践教学的思考被引量:1
- 2013年
- 临床实践教学是高等医学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实现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目标的关键阶段。为保证临床实践教学质量,教学医院应在麻醉学临床实践教学方面,构建多层面培养模式。采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麻醉专业人才。
- 陆瑜韩如泉
- 关键词:麻醉学教学
- 23例RhD阴性患儿行神经外科手术围术期血液管理分析
- 2024年
- 目的分析RhD阴性患儿行神经外科手术围术期血液管理的特点以提高临床预后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至2022年接受颅内占位切除的RhD阴性患儿的病历记录,分析人口学资料、实验室检测结果、备血及输血相关围术期血液管理。结果23例RhD阴性患儿被纳入分析,患儿平均年龄(7±3.5)岁,术前22例(95.7%)申请备异体血,17例(73.9%)备血成功,5例(21.7%)术前备血未成功,从申请备血到手术的平均时间为(5.8±3)d,备异体红细胞260(260,455)mL,1例(4.3%)患儿术前储存自体全血400 mL;术中出血4.8(2.2,13.3)mL/kg,总计10例进行了输血,其中7例(30.4%)仅输入异体红细胞,1例(4.3%)输入异体红细胞及自体回收红细胞,1(4.3%)例输入自体回收红细胞,1例(4.3%)输入储存全血150 mL,输血率为43.5%,配血输注比(cross-match/transfused,C/T值)=2.7,输血指数(transfusion index,Ti)=1。术中12例(52.2%)患儿行动脉血气分析,2例(8.7%)患儿监测血栓弹力图,术后血红蛋白(117±19.4)g/L,6例(26.1%)患儿术后出现轻度贫血,2例(8.7%)中度贫血。结论RhD阴性患儿行神经外科手术备血困难,需根据病变类型及部位针对性制定围术期血液管理方案,并采用多模式治疗策略以减少出血及对异体RhD阴性血的依赖,保障患儿手术安全。
- 王琦梁辉陆瑜韩如泉
- 关键词:RHD阴性
- 术前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术后出血影响的Meta分析
- 2017年
- 目的采用Meta分析比较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ctomy,CEA)患者术前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对术后出血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和维普期刊网,时间从建库至2017年2月。收集所有关于术前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与CEA术后出血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研究。采用Cochrane协作网系统评价法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3软件对收集患者资料进行Meta分析评价。结果最终纳入4篇RCT,共514例患者,其中安慰剂组256例,干预组258例。所有结局指标各项研究结果无异质性(P>0.1,I2<5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CEA术前持续服用抗血小板药物可明显降低CEA术后脑卒中风险(RR=0.30,95%CI 0.11~0.83,P=0.02)。两组术后30d(RR=0.23,95%CI 0.04~1.32,P=0.1)及1年全因死亡率(RR=0.49,95%CI 0.24~1.02,P=0.06)、大出血发生率(RR=1.40,95%CI 0.54~3.59,P=0.49)和出血并发症发生率(RR=1.02,95%CI0.15~6.96,P=0.98)及TIA发生率(RR=1.08,95%CI 0.47~2.49,P=0.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前持续服用阿司匹林不增加术后出血并发症风险,但可明显降低术后脑卒中风险。
- 吴蓓于芸陆瑜韩如泉
- 关键词:颈动脉内膜剥脱抗血小板出血
- 颅脑损伤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住院转归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21年
- 目的研究颅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EV1000血流动力学指标与住院转归的相关性,了解TBI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特点及EV1000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于全身麻醉下行颅内血肿清除术的TBI患者35例。根据去骨瓣前后(分别用0、1表示,将0、1置于相应血流动力学指标后以区分)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将患者分为MAP低常组与MAP正常组、心率(heart rate,HR)高常组与HR正常组、心指数(cardiac index,CI)低常组与CI正常组、每搏量指数(stroke volume index,SVI)低常组与SVI正常组、全身血管阻力指数(systemic vascular resistance index,SVRI)低常组与SVRI正常组,分别分析去骨瓣前后不同血流动力学指标不同分组间患者入院及出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ore,GCS)的差异。单因素回归分析进一步明确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入院及出院GCS的相关性。结果去骨瓣前,各指标的不同分组间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0低常组与MAP0正常组、CI0低常组与CI0正常组、SVRI0低常组与SVRI0正常组出院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HR0高常组出院GCS低于HR0正常组(P<0.05),SVI0低常组出院GCS低于SVI0正常组(P<0.05)。去骨瓣后,各指标不同分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AP1低常组与MAP1正常组、HR1高常组与HR1正常组、SVRI1低常组与SVRI1正常组患者入院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I1低常组入院、出院GCS低于CI1正常组(P<0.05),SVI1低常组入院、出院GCS低于SVI1正常组(P<0.05),HR1高常组出院GCS低于HR1正常组(P<0.05)。MAP1低常组与MAP1正常组、SVRI1低常组与SVRI1正常组出院GC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调整性别、年龄后,单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去骨瓣前各血流动力学指标是否异常与患者入院GCS无关联;去
- 宋婉晴岳红丽陆瑜吴蓓于芸闫合燕崔伟华
- 关键词:颅脑损伤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格拉斯哥昏迷评分
- 不同麻醉方式下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0
- 2021年
-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下髋部骨折患者术前等待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我院接受髋部骨折手术的2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全身麻醉53例,椎管内麻醉172例。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术前红细胞比容(HCT)、术前等待时间、手术类型、手术时间、麻醉方式、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术后第1天HCT、术后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等数据。采用多重插补方法对数据缺失进行处理,采用单因素回归分析及多元回归和交互作用分析术后住院时间的影响因素。结果通过调整年龄、性别、ASA分级、术前和术后第1天HCT、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因素,以及ASA分级和术后并发症的交互作用后发现,全身麻醉组术前等待时间与术后住院时间呈正相关β=0.5,95%CI(0.1,0.9),P=0.025,而椎管内麻醉组未发现此现象β=0.0,95%CI(-0.1,0.2),P=0.778。结论髋部骨折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手术,延长术前等待时间可导致术后住院时间延长,而椎管内麻醉无此相关性。
- 陈良刘丽陆瑜闫合燕崔伟华
- 关键词:髋部骨折手术椎管内麻醉住院时间
- 丙泊酚和七氟醚对颅脑创伤患者术中血压的影响
- 2022年
- 目的通过比较术中使用升压药物的情况,了解创伤性脑损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TBI)患者全麻过程中丙泊酚或七氟醚维持麻醉对患者血压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急诊行颅内血肿清除术214例TBI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麻醉维持药物不同分为丙泊酚组(120例)和七氟醚组(94例),因两组基线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使用倾向性评分匹配重新分组,比较两组之间升压药物使用是否存在差异。将术中是否使用升压药物作为结局变量,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术中使用升压药物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丙泊酚或七氟醚维持麻醉时术中使用升压药物的风险。结果两组TBI患者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1)重新分组后,每组为84例。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时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ore,GCS)、入院诊断(硬膜下血肿)、麻醉方式、麻醉时间、手术方式(去骨瓣减压)、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输液量等均与术中升压药物使用有关(P<0.05);无论是否校正混杂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均显示丙泊酚麻醉维持术中升压药物使用概率低[比值比(odds ratio,OR)0.40,95%CI 0.16~0.97,P=0.042]。结论急诊TBI患者手术时,采用七氟醚吸入麻醉术中使用升压药物的可能性更大,更不易维持循环稳定,提示术中需注意发生低血压。
- 陈良于芸吴蓓陆瑜闫合燕崔伟华
- 关键词:颅脑创伤全身丙泊酚七氟醚血压
- 模拟演练及真实患者在麻醉科出科考试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7年
- 基于"岗位胜任力"培养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医学生学院后教育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麻醉专业的特殊性使得经过规培的住院医生需要胜任"医学专家、沟通者、合作者、管理者、职业精神"等多重角色。如何有效地体现教学效果、考核规培医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评价他们的临床思维和临床综合能力以及科学地评价我们的培养质量,是目前较为关注的问题。标准化病人、物理解剖模拟器、人类模拟器、客观结构化临床考核(OSCE)等先进的理念和考核体系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于住院医师规培考核。以上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再加上不同专业的特点不同,所以不同方法在不同专业的运用存在差异。现仅探讨模拟演练及真实患者在麻醉科出科考试的应用。
- 岳红丽陆瑜张园马佳佳熊蔚
- 关键词:胜任力麻醉科模拟演练
- miRNA-29a在神经细胞的表达特征被引量:1
- 2015年
- 目的观察微小RNA(mi RNA)-29a在小鼠神经系统内的表达特征。方法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经原代培养第3、7、15、21天星形胶质细胞、神经元和出生后相应时间点小鼠大脑皮质mi RNA-29a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小鼠生长发育,mi RNA-29a在神经系统内的表达逐渐增强,与体外原代培养第3天相比,第7、15、21天时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mi RNA-29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P〈0.05或P〈0.01);与饲养第3天小鼠相比,饲养第7、15、21天小鼠大脑皮质mi RNA-29a相对表达量亦升高(P〈0.05或P〈0.01);同一观察时间点星形胶质细胞mi RNA-29a相对表达量是神经元的20~40倍(P=0.000),而大脑皮质mi RNA-29a相对表达量仅为星形胶质细胞的1/3(P=0.000)。结论 mi RNA-29a在小鼠大脑皮质发育过程中呈现的高丰度特异性表达,主要表现为星形胶质细胞mi RNA-29a表达上调。
- 陆瑜菅敏钰李晔韩如泉
- 关键词:微RNAS星形细胞神经元大脑皮质聚合酶链反应
-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结构的雌激素受体被引量:15
- 2007年
- 目的探讨女性盆底支持结构雌激素受体(ER)α和β与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及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绝经前后SUI患者肛提肌及周围组织中ERα和ERβ的表达。结果绝经前、后SUI组肛提肌活检阳性率分别为11%、0,对照组分别为35%、33%。肛提肌未见ERα和ERβ表达,ERα和ERβ分布于肛提肌周围筋膜组织。ERβ在部分盆底筋膜组织切片标本染色呈阴性,绝经前、后SUI组盆底筋膜组织ERβ染色阳性率分别为57%、33%,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绝经后各组盆底筋膜组织ERβ染色阳性率较绝经前显著降低(P<0.05)。绝经前、后SUI组盆底筋膜组织ERα测定值分别为(4.43±2.64)%和(5.14±1.79)%,均显著低于相应对照组的(9.61±5.48)%和(10.88±2.90)%(P<0.05)。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表明,盆底筋膜组织的ERβ表达低于ERα,SUI组ERα和ERβ表达较对照组降低。结论女性肛提肌未检测到ERα和ERβ。妇女绝经前SUI的发生与低雌激素水平有关。盆底筋膜组织ERα表达减少和ERβ表达阳性率降低与SUI发生有关。
- 陆瑜郎景和朱兰
- 关键词:压力性尿失禁肛提肌雌激素受体
- 利用EndNote软件教学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能力被引量:3
- 2018年
- EndNote软件可以将从不同数据库获取的文献批量导入至本地数据库,导入后可进行编辑、分组、添加全文附件、添加阅读笔记、进行数据统计等。EndNote亦可嵌入Microsoft Word软件,自动编排参考文献、自动进行格式转换,为论文写作提供方便。EndNote文献管理软件不仅有助于提高医学研究生对海量参考文献的阅读、分析、管理能力,也极大提高了科研论文写作的能力和效率,是研究生科研培训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 于芸陆瑜韩如泉
- 关键词:ENDNOTE文献管理论文写作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