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郭艳东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黑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3篇抗氧剂
  • 2篇酚类抗氧剂
  • 2篇丙烯
  • 1篇新型聚烯烃
  • 1篇性能评价
  • 1篇有机磷酸盐
  • 1篇支化
  • 1篇扫帚
  • 1篇收率
  • 1篇树枝状
  • 1篇热氧稳定性
  • 1篇种树
  • 1篇羟基
  • 1篇羟基苯
  • 1篇羟基苯基
  • 1篇迈克尔加成
  • 1篇迈克尔加成反...
  • 1篇聚丙烯
  • 1篇聚烯烃
  • 1篇加成

机构

  • 5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大庆石化公司

作者

  • 5篇郭艳东
  • 4篇王俊
  • 3篇李翠勤
  • 2篇吕春胜
  • 2篇曲红杰
  • 2篇李杰
  • 1篇张会平
  • 1篇张荣明
  • 1篇唐文秀
  • 1篇张怀志
  • 1篇邸晓贺
  • 1篇史春霞
  • 1篇张娜
  • 1篇杨洪军

传媒

  • 1篇化工时刊
  • 1篇化工进展
  • 1篇化学与生物工...

年份

  • 1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扫帚型酚类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本论文根据超支化大分子的端基可以进行功能基转化这一特点,通过分子设计将具有抗氧化功能基团的中间体接枝到超支化大分子上,即以β-(3,5-二叔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甲酯为原料,通过水解反应和卤置换反应,合成了具有抗氧化功...
郭艳东
关键词:酚类抗氧剂性能评价
文献传递
有机磷酸盐成核剂NA-21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以2,4-二叔丁基苯酚和甲醛为原料,经缩合、酯化水解、中和成盐、置换等反应,合成有机磷酸盐类聚丙烯成核剂NA-21,并对中间体的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以2,4-二叔丁基苯酚计产品的总收率为88.29%;采用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中间体及产品进行了表征和组成分析;采用合成的NA-21对聚丙烯进行了成核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当其用量为0.1%时,可使聚丙烯的雾度由36.3%降低至24.6%。
唐文秀郭艳东李翠勤王俊张怀志
关键词:聚丙烯有机磷酸盐成核剂
一种树枝状酚类抗氧剂的合成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树枝状酚类抗氧剂的合成方法。该方法首先以乙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通过Michael加成反应和酰胺化缩合反应,两步合成树枝状酚类抗氧剂的骨架聚酰胺-胺0.5代和1.0代,然后以1.0代聚酰胺-胺与β-(3,...
王俊李翠勤杨洪军邸晓贺李杰吕春胜张会平郭艳东
文献传递
新型聚烯烃抗氧剂的协同抗氧化作用被引量:4
2011年
以PP和LLDPE树脂为基料,采用熔体流变速率和氧化诱导期研究了新型聚烯烃抗氧剂与亚磷酸酯抗氧剂168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结果表明,添加单一新型复合主抗氧剂的PP和LLDPE树脂具有良好的加工稳定性和热氧稳定性,优于抗氧剂3114。与抗氧剂168并用时,具有良好的协同效果,应用于PP树脂中,其加工稳定和热氧稳定协同效应分别为274.62%和59.90%;应用于LLDPE树脂中,其加工稳定和热氧稳定协同效应分别为257.74%和109.64%;并能较好地改善两类聚烯烃树脂的力学性能。
王俊史春霞吕春胜李杰张荣明郭艳东曲红杰
关键词:聚烯烃热氧稳定性
一类超支化功能分子骨架的合成与表征
2009年
采用发散合成法,分别以C12和C16脂肪胺为核心,与丙烯酸甲酯和乙二胺交替进行迈克尔加成反应和酰胺化缩合反应,合成了碳链长度为12和16、端基分别为酯基和氨基的超支化功能分子骨架。通过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对产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合成的4种产物分别属于两种分子结构,即归属端基为酯基和氨基的结构,这一结果与理论上是完全一致的;而元素分析结果也初步证明了产物的结构与设计的目标分子相符合。
王俊郭艳东曲红杰张娜李翠勤
关键词:迈克尔加成反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