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名华
- 作品数:25 被引量:47H指数:3
- 供职机构:绵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 通过“留白”艺术和“元小说”叙事进入历史——叶兆言小说形态论被引量:2
- 2015年
- 叶兆言是一个追求小说文体形式创新的作家。他的小说故事情节疏荡,笔墨俭省,留下了很多空白。这种"留白"艺术,形成召唤结构,留待读者积极参与,共同进行小说创造;"元小说"的创作技法,引导读者出入小说文本内外,沟通历史与现实,读者可凭着人生阅历、生命体验与历史知识,丰富小说思想内容。这种开放的文本,每个读者都可以添加进自己的理解,容易造成小说可能被误读。不过,这种开放性,反而拥有更为广阔的被阐释空间。叶兆言小说给读者提供了一个故事框架,读者不但可以填充历史与生活细节,还可以增添小说的思想内容。本文以长篇小说《很久以来》为例,论述了叶兆言小说独具一格的小说形态。
- 郭名华
- 关键词:留白艺术元小说
- 灵魂的拯救与身体的逍遥——兼论艾伟小说《小卖店》
- 2011年
- 家庭妇女和妓女是一对天然的冤家,她们之间展开了争夺男人的战争。家庭妇女和妓女的性别角色都是女人,这让拯救者和被拯救者不期然竟成了一组矛盾,悖论由此产生。妓女的生存自有她们的价值观与道德哲学。捍卫家庭的妇女自然痛恨妓女勾引她们的男人,而妓女又痛恨家庭妇女社会赋予的道德优势。放纵身体欲望,肉体逍遥自在,是当今的人性迷幻花园。在物欲横流的社会,人的灵魂的空洞、精神的腐败、内心的脆弱,难以抵御物质欲流的冲刷腐蚀。当今社会的爱情婚姻家庭在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的潮汐冲击下不堪一击。
- 郭名华
- 关键词:拯救妓女逍遥物欲
- 游荡在大地上的行吟诗人——张炜论
- 2012年
- 张炜是一个敢于同文学风气相抗衡的反潮流作家,在三十年来的文学创作中,他一直坚持着自己的文学理想,努力实现心中宏伟的文学目标。张炜的写作犹如一棵树,富有生长性,包括前期很多中短篇作品在内,甚至是长篇小说,最终都百川1归海,故事情节、人物关系、思想内容进入到长篇巨著《你在高原》中去。
- 郭名华王辉
- 关键词:行吟诗人文学风气文学创作文学理想故事情节
- 抒写人生画卷的侦探文学——何家弘侦探小说叙事艺术初探被引量:2
- 2006年
- 郭名华何绚钟华友
- 关键词:侦探小说侦探文学推理小说画卷《生活周刊》
- 执着于农民历史命运的追问与思索——李一清长篇小说《农民》的人道主义关怀
- 2004年
- 《农民》讲述了当代农民生存之困境 ,生活之矛盾 ,谱写了一曲没有土地诗意的土地恋歌 ;表达了作家深切的人道主义现实关怀 ;它以独特而巧妙的叙事策略 ,为我们构筑了一个为之歌哭的动人世界 ,表达了农民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望 ,潜隐在文字背后的是深广的批判 。
- 郭名华
- 关键词:农民人道主义
- 青春燃烧不羁的生命力——李亚伟的诗歌《中文系》
- 2010年
- 上世纪八十年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时代,诗人李亚伟与万夏等发起"莽汉主义"诗歌运动,并成为这一诗歌流派的代表人物。2006年,李亚伟获得第四届华文文学传媒大奖。获奖诗集《豪猪的诗篇》中,就有代表作《中文系》。《中文系》勾勒了一个专业的精神追求者的群体形象。这首诗写出了中文系生活的基本精神风貌,字里行间洋溢着青春燃烧不羁的旺盛的生命力。诗歌揭示了两个对立的"中文系",诗歌敢于嘲讽、否定、批判,敢于挣脱羁绊去憎、去爱,去开创属于自己的美好生活!
- 郭名华
- 关键词:青春
- 穿越人性黑暗,寻求同世界和解——安昌河小说论
- 2016年
- 安昌河是一个有着丰硕创作成果的青年小说家。安昌河的川味乡土小说有着魔幻现实主义风格,小说具有川菜一般的麻辣鲜香特色,他的小说富有想象力,情节诡奇,结构艺术多变,着力于探索人性,穿越黑暗,寻找光明。安昌河小说的人性探索有一个艺术嬗变过程:从小说创作初期曾经的沉迷于人性黑暗的描绘,中间经历小说创作穿越人性的茫茫黑暗,寻找人存在于世的精神力量,到近期的小说创作理解善恶纠缠的复杂人性内涵,在人性探索中寻求同人性的和解,寻求同世界的和解。安昌河小说的人性探索和艺术探索是紧密结合的,人性恶的批判越来越宽泛而深刻,从单纯指向他者的批判,延展到人性的自我批判。
- 郭名华王辉
- 关键词:人性探索人性批判
- 现代性反思与生存方式的探寻——解读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匿名》被引量:5
- 2016年
- 王安忆的长篇小说《匿名》是一部在当代文学创作中有着重要意义的作品,本文拟从人类生存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人的生存方式涉及人和自然的关系、人和社会的关系、人和人的关系、人和自身的关系等。在中国当代社会发生巨大变化的历史进程中。
- 王光东郭名华
- 关键词:现代性反思当代文学创作现代化大都市中国当代文学前现代
- 论贾平凹长篇小说《老生》的结构艺术被引量:4
- 2015年
- 小说的结构几乎决定一部长篇小说的成败,然而,很长时间以来,研究界很少关注长篇小说的结构。贾平凹的长篇小说《老生》,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借鉴中国古典长篇小说和现当代长篇小说的结构艺术经验的基础上,在作家三十年来探索长篇小说结构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有着对称、均衡的建筑美和富有节奏感、韵律感的音乐美的小说结构,遵循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审美习惯。这种小说结构艺术,既清晰稳固,又活泼生动,道法自然,一动一静,阴阳相生,随物赋形,转接自然,有着中国古代哲学内蕴。回归中国文化,反映中国历史和社会现实,这种小说结构艺术的追求,对中国当代小说创作颇有启示意义。
- 郭名华
- 关键词:小说结构节奏韵律道法自然
- 民间记忆与《老生》的美学价值被引量:1
- 2015年
- 一、民间记忆与《老生》的历史叙述贾平凹在《老生》后记中写道:"人过的日子,必是一日遇佛一日遇魔,风刮很累,花开花也疼,我们既然是这些年代的人,我们也就是这些年代的品种,说那些岁月是如何的风风雨雨,道路泥泞,更说的是在风风雨的泥泞路上,人是走着,走过来了。"这已说得够明白了:这部小说与民间记忆有着深刻的内在关联。
- 王光东郭名华
- 关键词:当代历史美学价值革命历史小说《红旗谱》人面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