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峥
-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Bart’s水肿胎并发镜影综合征9例临床特征探讨被引量:6
- 2010年
- 目的探讨Bart’s水肿胎并发镜影综合征的临床特征。方法复习镜影综合征相关文献并对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1999年1月至2008年1月9例Bart’s水肿胎并发镜影综合征病例的临床特点及处理进行分析。结果 9例病例临床特点为发病在妊娠28~34周、不同程度的贫血、水肿、容量依赖性高血压、蛋白尿、低蛋白血症,产后出血发生率高;在临床处理上予以利尿、纠正低蛋白血症及终止妊娠后病情迅速缓解。结论 Bart’s水肿胎并发镜影综合征的孕妇临床显著特点为早发型子痫前期、贫血及低蛋白血症,处理的重点为终止妊娠、预防产后出血和纠正低蛋白血症,提示在处理此类患者时应高度重视此类特殊类型子痫前期所表现的临床异质性及临床可预防性。
- 周杨郑峥刘慧姝陈敦金王沂峰
- 关键词:子痫前期
- 建立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系统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1
- 2013年
- 目的根据孕产妇妊娠期生理、病理变化的特点,建立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系统。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7月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孕产妇救治中心救治的311例危重症孕产妇临床资料,以死亡为病情严重的最终结局将患者分为生存组(239例)和死亡组(72例);选出与死亡相关的临床生理指标作为系统参数并进行赋值,参考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建立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系统;筛选指标采用t检验,产科危重症病情评估系统死亡风险预测公式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建立的产科危重症病情评估系统由18个参数组成,包括体温、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氧合指数、pH值、钠离子浓度、钾离子浓度、血糖、血清肌酐、血清总胆红素、白蛋白、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小板计数、血浆纤维蛋白原、白细胞计数、血细胞比容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死亡风险预测公式为:log eY/(1-Y)=-7.275+0.245×总评分。结论初步建立了产科危重症病情评估系统,以利于提高危重症孕产妇的病情评估。
- 邝鉴銮刘慧姝陈敦金陈敦金郑峥黄东健
- 关键词:疾病严重程度指数病情评估
- 水通道蛋白1生理功能的研究进展
- 2009年
- 水是生命之源,在活细胞中水的比例约占总质量的70%。大多数细胞的生化反应都是在水环境中进行的,而细胞内外水平衡的稳定是维持生命的关键因素之一。研究显示,水分子跨细胞膜快速转运是通过细胞膜上的一种水通道蛋白(aquaporin,Ape)实现的。AQP是一族广泛存在于上皮和内皮细胞膜上的小分子糖蛋白,相对分子质量28000~30000,因其介导自由水快速被动跨生物膜转运故名“水通道”。
- 郑峥刘慧姝
- 关键词:水通道蛋白1生理功能相对分子质量细胞膜生化反应活细胞
- 剖宫取胎终止中期妊娠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探讨医源性母亲因素剖宫取胎终止中期妊娠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0年8月至2008年10月8年间在中山大学附属博济医院和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收治的医源性母亲因素终止中期妊娠患者134例资料,其中剖宫取胎患者68例,经阴道引产66例。结果医源性母亲因素终止中期妊娠的引产指征前3位为:子痫前期重度94例(70.1%)、器质性心脏病16例(11.9%)、肾炎和(或)肾衰8例(6.0%)。剖宫取胎手术指征前3位为急性心衰(28例)、胎盘早剥(16例)、高血压危象(10例);剖宫取胎组心衰、胎盘早剥、肺水肿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阴道引产组(P<0.05)。结论胎盘早剥、心衰和肺水肿是医源性母亲因素中期妊娠剖宫取胎的主要高危因素,剖宫取胎术是危重症孕妇终止中期妊娠一个值得选择的分娩方式。
- 周杨郑峥刘慧姝
- 关键词:中期妊娠引产剖宫取胎
- 阴道助产掌术——一种新的阴道助产技术
- 目的:介绍阴道助产掌及其操作并评估其在阴道助产中的作用。方法:设计阴道助产掌,并对 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期间应用的阴道助产掌分娩30例,与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出口产钳助产50例、胎头吸引助产26例...
- 刘慧珠陈敦金张红霞郑峥
- 关键词:产钳助产
- 文献传递
- 阴道助产掌临床应用研究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介绍阴道助产掌及其操作并评估其在阴道助产中的作用。方法:设计阴道助产掌,并对2006年7月至2007年3月期间应用阴道助产掌分娩的30例,与2004年1月至2007年3月期间应用出口产钳助产的50例、胎头吸引助产的26例进行比较分析,比较阴道助产掌与自然分娩及其他阴道助产方法对母儿损伤的情况。结果:阴道助产掌组产后24h出血量及软产道损伤例数较出口产钳组显著减少(均P<0.05),而与胎头吸引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均P>0.05);阴道助产掌组的新生儿损伤发生率显著低于出口产钳组及胎头吸引组(P<0.05)。结论:阴道助产掌助产母儿并发症少、安全,可作为除产钳术、胎头吸引术外的另一阴道助产技术选择。
- 刘慧姝陈敦金张红霞郑峥
- 关键词:助产学产伤分娩新生儿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