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天明 作品数:92 被引量:522 H指数:9 供职机构: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卫生厅面上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手术治疗分析 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根据椎间盘突出部位与程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手术方式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26例。结果 26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4个月,优良率92.3%。结论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复杂,强调早期手术及术中注意保持脊柱稳定性,术中仔细探查椎管和切除突出的髓核是治疗本病的关键。 韦敏祥 陈广祥 邹天明 王东来 黄士中关键词:腰椎 15327例新生儿髋关节超声筛查结果报告 被引量:6 2015年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指不同年龄阶段的小儿以不同形式表现出来的髋关节发育异常,是小儿矫形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目前国内外学者一致认为DDH疗效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恰当治疗,如错过治疗的最佳时机则难以矫正,导致成年后发生骨性关节炎(OA),已有学者观察到成年女性骨性关节炎的一半既往有DDH病史。因此,新生儿期进行体检和DDH筛查,在很多国家已成为新生儿保健的重要内容。 张向鑫 陆艳红 陈广祥 王东来 邹天明 韦敏祥 喻兆恒 宋媛关键词:新生儿 髋关节发育不良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外科治疗(附303例临床分析) 1996年 我院从1985年1月~1994年10月,外科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303例,其中男193例,女110例,年龄23~36岁,平均44.2岁。根据不同的病理特点,分别采用开窗式、半椎板、全椎板切除等方法,摘除椎间盘髓核,切除肥厚黄韧带,关节突和椎体后缘骨赘,扩大狭窄侧隐窝,神经根得到充分减压。手术证实腰椎管侧隐窝狭窄合并腰椎间盘突出275例,单纯侧隐窝狭窄28例,所有病例经1~10年随访,平均为5年。结果优279例,良11例,进步12例,差1例,优良率96%。 黄士中 王东来 陈广祥 合润基 邹天明 李力 沈雪明关键词:腰椎管 侧隐窝狭窄 外科手术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后的死亡率分析 被引量:2 2013年 背景: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VCFs)是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椎体成形术(PVP)或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可有效缓解OVCFs引起的疼痛,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国内外针对其术后死亡率的相关文献报道鲜见。目的:总结OVCFs手术治疗的术后死亡率,探讨患者术后死亡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3月至2010年6月因OVCFs行PVP或PKP并获得随访的203例患者资料。根据总体死亡率和术后1年内死亡率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及其构成特点。结果:PVP或PKP治疗OVCFs的术后死亡率为14.7%%(30/203),术后1年内死亡率为5.4%(11/203),无一例发生围手术期死亡。死亡原因依次为心血管事件(9例)、呼吸功能衰竭(7例)、慢性疾病引起的多器官功能衰竭(5例)、恶性肿瘤(5例)、脑血管疾病(3例)、原因不明(1例)。统计结果显示年龄、性别、是否有基础疾病是影响死亡率的主要因素。PVP与PKP治疗OVCFs的患者死亡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行PVP或PKP治疗OVCFs的创伤小,能显著缓解疼痛,适用于高龄患者,可降低术后死亡率。 徐人杰 朱国清 成亮 蔡小强 喻兆恒 陈广祥 邹天明 王东来关键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 椎体成形 椎体后凸成形 死亡率 一种用于颈椎后路手术中的一体化钢板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用于颈椎后路手术中的一体化钢板,包括钢板本体和翼片,都采用医用钛材料制成,钢板本体在其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分别成型有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两翼片在钢板本体的宽度方向上,一端分别成型在钢板本体的两侧壁面上,... 沈军 王东来 邹天明 张文文献传递 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预防 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下肢不等长的预防策略。方法:对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57例有相对完整的随访资料进行分析。术前骨盆平片评估健侧股骨头中心点到经大转子水平线的距离,术中以健侧为参考决定假体股骨头中点到大转子水平线的位置以恢复下肢长度。术后测量双下肢髂前上棘至内踝尖距离,骨盆平片中两侧小转子到坐骨结节水平线距离的差值。结果:THA术后双下肢等长33例(57.9%),不等长均为延长,延长0~10mm为20例(35.1%)。10~20mm4例(7.0%)。结论:以对侧股骨头中心点到经大转子水平线的距离为参考,术中决定假体股骨头中心的位置可简单有效地预防股骨颈骨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问题。 喻兆恒 邹天明 陈广祥 王东来 黄士中 沈军关键词:全髋关节置换术 股骨颈骨折 双下肢不等长 胸腰椎椎弓根钻孔点位移时的钻钉技术研究 被引量:3 2000年 邹天明 郑祖根 黄士中 董启榕关键词:胸腰椎骨折 下肢骨关节手术深静脉血栓16例形成要素和预防 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分析16例深静脉血栓(DVT)患者形成的全身因素、手术方法和进一步治疗措施。方法:2001年3月 ̄2004年12月对481例患者下肢手术(包括髋、膝关节置换,股骨髓内钉固定)围手术期DVT高危患者63例作筛选并预防,术后回顾性分析并随访。结果: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16例,临床(有症状)发生率仅为3.3%,治疗后有并发症2例。结论:对下肢骨关节手术围手术期有DVT形成要素高危患者作筛选并早作预防,术中术后积极应对有利于减少DVT发生。 喻兆恒 黄士中 王东来 邹天明 陈广祥 沈军关键词:深静脉血栓 围手术期 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比较人工股骨头置换与股骨近端髓内钉(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对53例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别采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28例,PNF内固定25例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比较两组间在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术后髋部功能评分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并发症、卧床时间人工股骨头置换组优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P<0.05和<0.01)。术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术后1、3个月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明显高于PF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6、12个月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术较为合理的替代术式。 成亮 邹天明 陈广祥 王东来 韦敏祥关键词:人工股骨头置换术 股骨粗隆间骨折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外科治疗(附303例临床分析) 1995年 腰间盘突出症髓核摘除术并不困难,已经普遍开展了。然而,有些病例忽视了合并腰椎管侧隐窝狭窄,失去了减压松解神经根的机会,不件已再次手术。近年来,随着CT、CTM和脊髓造影的检查,侧隐窝狭窄已被临床重视。 黄士中 王东来 陈广祥 合润基 邹天明 李力 沈雪明关键词: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 外科治疗 手术方法 腰间盘突出症 手术指征